两位大明无敌猛将一时也是相对无言,若是抛开立场,两人定可成为那生死之交,把酒言欢。喜欢网就上。更何况他们两人的父辈,便是当年一同打天下的好兄弟。此时两人惺惺相惜,但是自身立场,又注定了两人也许今生必然是那生死敌手。
“可惜你我各为其主,今生注定无法携手合作。不然你我联手挥军,凭借你我的手段,我大明的疆域又何尝不能开拓千万里?”
常万里望着这个老对手,心中也是一叹。徐千山在统兵一道,绝不下于自己,若是双雄联手,大明的军队,绝对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莫说那心腹大患瓦剌,纵然是开拓大明版图,也绝对不是妄想。
“常将军的才能,徐某也是十分的佩服。当年你我二人便是齐名天下,但是徐某却自知。无论是武功还是那统兵作战,徐某都是及不上常将军的。”
徐千山望着常万里,听到他说道那开拓千万里的丰功伟绩,心中也是一热。他从军多年,为的不仅仅是报答义父的养育之恩。作为一个军人,守护疆土,保一方安宁自然是重要。但是又有哪个将军,不希望在有生之年挥军为祖国开拓疆域。
当年霍骠骑远攻匈奴,杨门虎将交战大辽,岳武穆抗击大金,又何尝不是他们心中的梦想。也许最后没能灭辽亡金有所遗憾,但是谁这一生不希望能够成就那千古的丰功伟绩。
谁这一生不希望名垂青史,万古流芳,留待后人赞扬。当然,他若是能与常万里联手,这一切的一切,也许就不再是梦想。
“皇上敌视的仅是建文帝父子二人,常将军却并不在此列。更何况如今天下太平,大局已定,纵然建文帝回归,也改变不了什么。常将军又何必跟着建文遗孤作乱,再让这天下再起兵祸?”
“若是常将军有意,你我二人携手为大明开拓疆土,一举扫平瓦剌,岂不快哉。我到时愿为常将军的副将,你我一同再战天下,扬我大明国威。”
“瓦剌始终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也在边境侵扰多年。徐某此生的愿望便是为大明除此大患,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徐千山大声说道,他望着常万里的双眼,满是真诚。
如今瓦剌在边境虎视眈眈,朝廷虽然打退了他们数次的侵入,但是始终是大明的一大隐患。瓦剌始终在大明边境游走徘徊,瓦剌对于大明而言就好比喉咙上的一根刺。让人不吐不快,也始终让人提心吊胆。
而且瓦剌虽然正面不敌大明军队,但是瓦剌的铁骑也绝不是浪得虚名。瓦剌便是大元朝兵败逃入蒙古腹地的后裔,他们本就是马背上长大的民族。
当年成吉思汗征战天下,名震蒙古大漠。虽然最后未曾一统天下,但也灭了骁勇善战的大金。若不是郭靖夫妇等武林英雄,拼死守卫襄阳城数十年,成吉思汗能灭亡大宋也绝不稀奇。瓦剌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绝对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精兵强将,以一当十也绝不在话下。
“好一句,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此时城楼之上的朱棣用力一拍城垛,大喝道。那城垛被他那一掌,也是打的有了一丝摇晃,还有着那丝丝灰尘落下。徐千山这一句话,也燃起了朱棣心中那熊熊的战意。荡平瓦剌,让其此生不敢犯我大明,乃是朱棣一生的梦想。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不仅仅是朱棣,此时场下的众多平民百姓,武林人物,朝廷大员均是充满了战意。不管皇权与否,不管谁是那当朝天子。有一点始终不变,他们始终是大明的人,始终是汉人。
谁会没有那一丝故土情结?又有哪个汉人愿意被蒙古鞑子统治?又有谁,也许武艺平常,就没有那一颗报国之心?只见此时场内外声势鼎沸,人人握拳向天,不住的呼喊着。
常万里望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又何尝没有感触?不管怎么说,他始终是大明的子民。边境人民水生火热的生活,他又何尝不想改变?作为一个当年驰骋疆场的无敌猛将,如今却只能畏首畏尾隐姓埋名的活在暗处,心中又怎么会痛快。
常万里今生的梦想就是纵马驰骋疆场,纵横天下。挥军荡平瓦剌,为大明开拓疆域。如今徐千山的提议,也使得他那颗沉寂了十几年的雄心,又再次火热了起来。
徐千山见常万里沉默不语,知道他心中也是在考虑,便也不再多言。而此时朱棣见状,却是微微一笑,恰当好处的接上了话。
“常将军,你当年便是号称万里金枪的无敌猛将。如今却不能纵马驰骋疆场,也的确是埋没了你那一身好本事啊。”朱棣望向远方,微微一叹,接着道。
“事情都过去了那么多年,说到底,允炆也是朕的侄儿,是朱家的子孙。只要他不回来搞风搞雨,朕也绝不会再去为难于他。而且允炆并不热衷于帝王权术,做天子也并不合适。”
朱棣望向远方,叹了口气,接着道。
“朕便封他做个安乐王爷,在金陵颐养天年,岂不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荣华富贵,后辈们衣食无忧。为了大明的百姓,这样也不用再起刀兵。百姓们也不必再次重燃战火,流离失所,岂不是最好的选择。”
“若是常将军点个头,朕定不会再去为难允炆父子。而常将军也可再披战甲,为我大明征战疆场。就如同徐将军所说,你们二人联手,世间能够阻挡你们的又有几人?莫说这区区的瓦拉,纵然是远征千万里,又有何难?”
此时的朱棣却仿佛并没有那刻骨的仇恨,望着常万里,眼中满是真诚。而场内场外的百姓却是连连点头,说实话他们并不在意谁做那当朝天子。只要能够安居乐业,没有战火,那么是建文帝当道,还是明成祖当权,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常将军,你就答应皇上吧。这天下太平了十几年,不要再打仗了啊。”
“常将军,皇上在位的时候,我们都是安居乐业。一旦建文帝回来,再起战乱,又要死多少人啊。”
“常将军,为了我们百姓的安定生活,别再和皇上斗下去了啊。”
此时场外的百姓纷纷劝阻道。之前朱棣那一句永不加赋,便深得民心。如今这一番为了百姓考虑的说辞,更是牢牢的把民心握在了手中。
常万里闻言却是低头沉思不语,仿佛有些心动。冷宇轩三人见状,唯恐常万里临阵倒戈,便齐齐站到了朱文奎身边,警惕的看着那低头不语的常万里。
朱文奎见状,却是微微一笑,显然并不是十分的担心。他望着常万里的眼中,并没有一丝的警惕提防之心,而是充满了信任。
“哈哈。”
此时常万里却是抬起了头,仰天大笑不已。只见他盯着朱棣,脸上似笑非笑。
“朱棣老贼,论起帝王权术,皇上的确不是你的对手啊。好一句为了百姓着想,这一招的确厉害。若是皇上答应了你得请求,做了那安乐王爷。也许在不久之后,便会病死,亦或是不明不白的死了吧。”
而常万里此时口中的皇上,自然是那建文帝朱允炆了。
常万里纵横天下,虽然是一介武夫,但是作为那无敌猛将,智谋方面又岂是易于之辈。他之前虽有沉思,其实也并不是在考虑朱棣与徐千山的提议。而是在考虑瓦剌,考虑将来自己如何能为大明,永远除去了这个心腹大患。
至于朱棣的心思,常万里又何尝不会明白。当年便是赶尽杀绝,丝毫不顾念叔侄之情的朱棣老贼,莫非过了这十几年便会转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