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风日下,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还未过去多远,新一代的人就已经忘记仇恨,谄媚日人,不知道是我们教育的懈怠,还是人性的缺失,数千万的同胞尸骨未寒,面对曾经的凶手,你又如何能笑得开?”大公报以如此的标题出现在首页版面,上面是一幅张爱家被一帮人围住笑逐颜开的模样。
持此观点的报纸很多,有情绪激愤的就差点着鼻子骂忘本了,还有些报纸连张艾铃都扯上了,子不教父之过,他没有父亲,这份罪责自然就由母亲承担。星岛日报甚至都在隐晦的提议要抵制母子两个的书籍。
张艾铃看过后就没放在心上,前夫胡烂成就是个著名的卖国贼,受到牵连还少了?不过张爱家却很愤怒,但也没有出声,外界的批判声越来越高,很多人呼吁要让张爱家当众道歉,否则将强烈抵制他的电影,若非有政府的人监控,估计会有人走上街游行示威,香港游行不算犯法,但却需要正当的理由,只因为对日本人态度好就游行示威,估计日本人会直接外交照会,英国总部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政府只能加强警力,增加巡游的频率,以防止有人聚会,这样的形式持续了十多天,直到电影首映会开始,这段时间各家影院也是胆颤心惊,很多影院都收到警告,不要上映小鬼当家,有的影院身后有势力,不怕这些,但是一些小影院就不成了,找到蔡加希望退出上映计划,蔡加直接扔给他一份文件,退出可以,十万块钱,合同里商定好的赔偿方案,当初形势一片大好,他们以为这一定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因此也没多计较就签了,哪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如今退都退不了,一时后悔不跌。
首映会地点定在香港位于中环的大戏院,离开幕式还有两个多小时,外面就已经人声鼎沸,记者,看热闹的市民,还有一些心怀鬼胎的人都集中在此,戏院外是个小广场,连同道路两边都沾满了人,怕不得有数千人,外面十多辆警车,上百的警察在中间徘徊,生怕这些人趁机作乱,心中也是愤恨不已,你说你现在都千夫所指了,还开什么首映会,不怕这些人把你给吃了?
不管他们怎么想,时间缓缓过去,人数不仅没有减少,还越来越多,离正式开幕半个小时,戏院打开大门,放人群进入,没票的就挤在门口,戏院老板见人太多,干脆卖起了站票,后面站的满满的,整个戏院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头,空气中都散发着各种异味,戏院无所谓,老板甚至想着是不是也就这一次收入了,自然要狠命搂钱。
下午三点钟首映会准时开始,张爱家从后台走出来,还没等他讲话,就见一个黑影飞了过来,“刷”一把大伞迅速张开,“碰”黑影撞在伞上,滚出一滩墨汁,将大伞晕开大半,张爱家捡起墨水瓶,示意越南女保镖收了伞,面色不变,笑吟吟的道,“樱花,日本产的墨水,这是一个所谓的爱国人士吗?知道这一瓶墨水会给日本人创造多少利润吗?你们一边骂着日本人,鼓吹自己爱国,一边悠然自得的吃着日本人的稻米,用着日本人的百货,给他们送钱,为他们创造价值,你们除了口头上叫嚣自己爱国,标榜自己仇日,你们还会做什么?能从日本人身上得到什么?什么也没有,除了为他们创造价值,我对日本人笑颜相对又怎样?我能从他们身上赚到钱,我能让他们经济受到损失,而不是像你们一样资敌,一帮废物,还有脸出来让我道歉,告诉你们,我永远都不会道歉,电影就要上映,有本事你们就别看,我自己去赚日本人的钱,你们这帮爱国人士继续为日本人送钱,你们送多少,我这个卖国贼就赚多少。就讲到这,我真为与你们同为中国人感到悲哀。”
张爱家愤恨的说完,将话筒直接扔在台上,踢踏着小步走下去,留下一众呆滞的人群,好一会儿,才有人小声说道,“这是怎么回事?”
“估计是被那些报纸气坏了吧,人家见见影迷,也没什么不对啊,再说现场也并不都是日本人,中国人也不少的。”
“那些报纸就是胡乱报道,夏梦也有日本的影迷,她也是笑颜相对,怎么不见人出来反对,估计就是见人家小孩子,好欺负。”
“报纸不都是喜欢夸大其词,一件小事生生琢磨出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人家一小孩子拍个电影多不容易,非要搞那么多事。”
“就是,自己没本事,看人家势头好就百般打压,估计这事就是那些导演鼓捣出来的,人家一小孩子拍的电影都卖到日本了,他们面子上能好看?”
人群议论纷纷,加在中间的一些导演脸色也黑了下来,这绝对是躺着也中枪,明显是那帮文人搞出来的,这帮无脑子的民众偏要往他们头上栽,不过对于张爱家的小脾气也相当的意外,这气生的,民众都没脾气了。
那帮正准备质问的记者也纷纷哑火,面面相觑。
这个香港电影史上第一次电影首映式就在如此诡异的形势下,悄然结束,没有邀请其他明星,也没有演员致辞,原先约定的总督夫妇,及那些政界,文化界名人,也没有来,只有张爱家在台上的一番咆哮。
接着是电影放映,跟时下的电影相比,它就是纯粹的商业娱乐电影,没有什么深奥的涉及人性,教育,社会等现实的话题,有的只是轻松,搞笑,就是一个小孩子智斗歹徒的故事,但人们却看的津津有味。
“或许,我们的担心有些多余了。”戏院老板看看里面的观众有些惊奇的道。
第二天,张爱家咆哮的那段话就被华商报等一些由美国基金会支持的报纸原封不动的刊载在首页,还挂了一张他狠狠摔掉话筒的画面,前段时间的批判热潮,他们并没有参与,因为话题是由以大公报为首的左派发起的,他们没有反驳,是因为当时的舆论几乎一面倒,干脆置身事外,没想到这个小娃娃居然这样有理有据的咆哮出来,这样强硬无比的态度,这样坚实的言论,足够那些报纸文人一个响亮的巴掌。
“看看吧,这小家伙相当聪明呢。”李左元将报纸放下来,港岛李家始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李配材,先任职南和行合伙人,及后创办和发成有限公司。
李配材有三子,长子李左元,创办三兴有限公司,并与兄弟李左联及几位华商共同创立东亚银行,另外还有一子李左芳涉足地产业,并与人合伙创立九龙维记牛奶有限公司。而第三代则纷纷进入政界发展。他们对张家母子如此关注,也是因为与总督夫人的亲密关系,其实不仅是他们,很多上层人物都在暗中审视,这次风波,也离不开这些人的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