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周平秀半天都没有现身,围在其寝宫之外的百姓们一时间反而都不知道要怎么做了!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没了主意!
事实上,按照道理来说,像此时出现这般的情况,百姓们完全可以直接闯入寝宫之内直接逼宫了!反正宫中闯都闯进来了,又如何差一个寝宫?杀头跟剐刑不都是一个死字?更何况过了今日,周平秀说了还算不算,还是一个未知数呢!
可事情便就是这么奇怪,如此浅显的道理,却似乎没有一个百姓想得通!或许是因为他们方才面对的是与他们并无太大地位差距的士兵,而此时面对的是统治了他们上百年的大武国君吧?
他们宁愿守在周平秀的寝宫之外议论纷纷做出各种猜想,但是就是没有一个人愿意直接进入寝宫逼迫周平秀出来表个态!是战是降总是要有个结果的吧?
就这样又僵持了一会儿,待城外响起了第三声号角之后,一切终于似乎有了变数!
一个声音从围在周平秀寝宫外面的人群的背后传了过来:“大家让开!快让开!宪纲大人来了!”
一听说守城的主将周宪纲都亲自来到了这个寝宫,或许是认识到周宪纲如果要带人动手驱散人群的话,早便直接动手而不必再让人喊话开道了,又或许是因为周宪纲此时在大武的地位是仅次于周平秀最高的大人物,总之所有人在听到那个声音后,纷纷都下意识地让开了一条路!
过了一会儿,一队人马出现在众人让开的道路上开道,随后一名武将装束之人出现在这些人的后面!人群中有人一眼就将那人认了出来,大声吼道:“宪纲大人!真的是宪纲大人!”
这时候,原本还有些不敢相信负责整个国都守城任务的周宪纲竟会在如此危急的时候出现在此地的人都相信了此人就是周宪纲本人,所有人当即都纷纷收起手中的武器,当场跪在了这一队人马的面前,嘴里还在不断高呼着他们此行所要表达的诉求,似乎希望周宪纲能够听到……
然而,这整个队伍丝毫都没有受到这些百姓的任何影响,似乎已经意识到现在时间已经不多,他们根本不敢有任何耽搁,一会儿便顺着百姓们所让开的这条道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周平秀的寝宫门口……
“君上!是我,宪纲!”周宪纲试探性地向周平秀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然而,寝宫里面依旧还是没有任何的声音……
这时候,周宪纲已经感到有些奇怪了!照理说,以自己与周平秀的君臣关系,再加上自己国都守军主将的身份出现在此地,周平秀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会毫无反应的!即便是不愿意召见自己,那好歹也要让内官出来只会一声吧?然而,并没有!这寝宫之内依旧是静悄悄地一片……
周宪纲有些不放心,为了防止是自己说话太过小声而使得周平秀听不到,他又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原因提高了音量将方才所说的话又重复说了一遍:“君上!是我,宪纲!”
“……”寝宫那边依旧还是没有任何的反应……
这时候,周宪纲已经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了!即便是周平秀有任何的原因,身为一国之君面对守城重臣的求见而没有任何反应,这说出去那是任谁也不敢相信的呀!
于是,当有了这样的意识之后,周宪纲便小心翼翼地踏上台阶靠近周平秀寝宫的门口,而后慢慢地推开了寝宫的宫门!
随着宫门的缓缓开启,周平秀寝宫之内的模样渐渐呈现出来,随后周宪纲便看到了前面不远处的地板上出现了一滩血!
周宪纲心中一惊,暗道一声“不妙”便赶忙将寝宫的大门推开,也顾不上失不失礼了直接便一个箭步闯了进去!一具已经完全失去了生命力的尸体便就这样躺在了一片血泊之中,直接横在了周宪纲的面前!
“君上!”周宪纲惊讶地发现这具尸体正是这大武的国君——周平秀,不由悲痛地喊道:“君上呀!您这是何必呢?”
从现场的痕迹上看不难看出,早在众人闯宫请愿之前,不知道是因为对城外的大宋军的畏惧,还是出于对越聚越多的百姓的逼宫的恐惧,周平秀便已然在寝宫之中引颈自尽了……
对于国君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活活地逼死的情况,周宪纲此时根本没有任何时间再去追思悲痛!依照大武的规矩,周平秀没有子嗣又尚未指定继承人,况且现在大武已经处于最为危难的时刻,根本也没有办法再考虑谁是周平秀的继任者!
因此,这时候身为这整个国都最高的指挥官的周宪纲,自然而然地便被赋予了决定这大武国都最后的命运的权力!所有人甚至都还来不及为周平秀的离世而哀悼悲伤,便将目光都纷纷投向了此刻能够决定他们生死的周宪纲的身上……
这时候,大宋军这边的最后通牒也已经发出,三声号角声过后,所有的龙炮全部就位并填装完毕,所有的攻城部队也准备就绪!前方被大宋军的龙炮连续炮轰了整整一天的大武国都基本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大宋军攻陷这一座自大武立国便一直存在至今的城池了……
“定宪大人!时间已经到了!”身边担任周定宪副将的叶盛秋提醒道。
这本就是这本阵当中所有人商议好的方案,大宋军这边领兵的所有人在周定宪的解释下也都清楚他们此时并没有多少时间了!虽说这大武国都能够主动开城投降,双方不再有一人因为此战受伤害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可是倘若大武方面真的决心与大宋军死磕到底的话,他们也并没有任何时间去跟他们耗!
当然,下这个决定对于周定宪以外的大宋军将领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毕竟除了周定宪以外,在座的所有人都与大武并没有什么瓜葛!
而对于周定宪来说,虽说大武国君周平秀与他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可是这国都之内的数十万百姓却都是无辜的!再怎么说那些人也曾经是他自己的母国同胞,这个决定对于周定宪来说自然是艰难异常的!
因此,在叶盛秋提醒周定宪的时候,周定宪沉默了一会儿,而后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在周定宪看来,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既然大武国都在受到大宋军如此围困,胜负已经如此显眼的情况下还依旧要誓死抵抗到底的话,那么这也是大武国都内所有人的选择!不管周定宪怎么想,这也是他能力之外无法改变之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周定宪只能选择尊重所有人的选择!于是,他在下定决心之后,当即便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开始擂鼓!”
“是!”叶盛秋说罢,便对一直在他们身边待命的传令兵道:“擂鼓!”
一阵沉闷的鼓声在传令兵传出命令之后不久,便在大宋军的阵地之上传播了开来!这是即将开战之前大宋军这边对士兵的士气作出最后的鼓舞,也是正式开战之前最后的信号!所有的大宋军士兵听到这一阵鼓声之后都纷纷进入了状态,绷紧了自己的神经,做好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的最后准备,只待本阵传来最终进攻的命令,他们便会在轰破大武国都的内墙之后,将城内的敌军彻底撕碎!
现场一片肃杀之气,没有人会怀疑大宋军这边此时此刻要拿下大武国都的决心……
周定宪有些复杂地看了一眼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的大宋军,摇了摇头闭上了双眼并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准备下达最后的进攻命令!
就在这时,本阵之中突然有人发现了什么似的喊道:“快看!那是什么?!”
这个声音引起了周定宪的注意,他猛然睁开双眼,顺着众人远眺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前方大武国都内墙的城门楼子上升起了一面象征着投降放弃抵抗的白色旗帜,在城内明亮的火光的照耀之下,显得相当扎眼!
既然大武国都都已经升起白旗宣布投降了,大宋军这边自然也便没有继续攻城的必要!周定宪仿佛是心里头有一颗石头落下一般松了一口气后,终于下令撤销了攻击的命令……
随后,大宋军这边便顺理成章地派出几支部队前往受降并接管了大武的国都!就这样,建国百年之久,曾经叱咤天下争雄一时的大武,就以如此悲惨的结局从这天下彻底消亡了……
此战结束之后次日,从大宋国都发出的另外一道急令终于顺利抵达大武国都前线……
却原来是朝廷的特使终于进入大宋国都,并向赵忠信提出了调停请求!而为了响应朝廷的号召,给足天子的面子,赵忠信在接近朝廷特使的时候,当场便下发了这道急令,让处于大武前线的周定宪部主力主动后撤脱离战斗,以等待朝廷开展下一步的调停进程,进而通过谈判使两国的争端最终以一个合理的结果结束!
而这道急令在经过了一路的“千难万险艰难险阻”之后,终于落到周定宪的手中的时候,大武早便被大宋军给灭了!
既然当事国的一方已然消失,那么自然也便不存在所谓的调停问题,于是待数日后周定宪将大武已经被灭亡之事回报给大宋国都方面的时候,朝廷所派来的特使在得知大武已经不复存在的消息后在惊讶之余也便不得不灰溜溜地回去复命了……
不管怎么样,虽说此事搞得有些千钧一发,可毕竟最终还是及时赶上了!随后由于大武方面事态还不稳,并且还有许多战后的琐事需要处理,比如与大梁切割两国之间在战前已经划分好的利益分配,以及尽快地将大武旧部的处置和尽快回复大武生产的一系列问题!
因此,作为带兵歼灭大武,又对大武的各项事务相当熟悉的周定宪,也便顺理成章地就地继续留守在这大武之地处理他最擅长的这些琐事了……
不过,虽说周定宪几乎可以说是相当有默契又很出色地完成了赵忠信交代给他的任务,可是此事却仅仅只是让朝廷在公理上找不到大宋的任何毛病,但是并没有因此让朝廷乃至以大梁为首的天下诸国对大宋此番的行动放下戒心!
恰恰相反,此番虽说大梁还恬着一张脸前来与大宋瓜分他们在大武的利益,可是说白了这样的行为最多也就是反正放着一个大便宜在面前不占白不占的心态使然,实际上大梁已经开始对他这个老邻居以及多年的盟友开始有些忌惮了……
不过,这一切早便也在赵忠信的意料之中了!甚至可以说打从大梁做出向朝廷提出调停建议的时候,大宋这边便对大梁有了戒心了!
事实上,就大梁方面的行为,倘若大宋真的刨根究底较真的话,只要大宋掌握了证据,要说大梁此番的行为等同于背叛宋梁盟约也一点不为过!
之所以大宋现在还愿意跟大梁在大武的利益上让大梁分一杯羹,其主要的原因是虽说你不仁但是我不能不义,赵忠信并不想在此事上让大宋落得一个言而无信的名声,更不想因此被大梁借机倒打一耙,使得大宋在国际上的信誉收到影响!
而除了大宋与大梁的关系开始因为此战而逐步开始恶化之外,朝廷方面对于大宋这个新兴崛起的天下大国也渐渐开始产生了不满……
“竟然敢这样愚弄朕!大宋的赵忠信,一个小小渔村出身的小杂碎,以为依靠阴谋诡计获得当今如此力量便可以为所欲为了,便连朕都可以不放在眼里了?不!即便你大宋再如何强大,只要朕在,朕的朝廷还在,便绝不允许像你这样的人继续在这天下间作威作福!朕要让你明白,你们手上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天子的,都是朕施舍给你们的!”万隆帝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