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明决定向费瑜修书一封说明情况,在书信里他用大片的篇幅渲染了戚阳是一个多么天资聪慧的学生,可是具体老师到底会如何选择,也是岳明不能够决定的。
不过这封书信还没有寄出去,岳明就发现原来费瑜老师已经游历到了这个小镇,其实之前在收了岳明这最后一个学生之后,费瑜就已经宣布自己不会再收学生了,也不会再授课,他也关掉了书院,而是去到处游历。
岳明这一次还是就在余家,其实他本来想找一个客栈住下来的,不过经过余大娘的竭力挽留,他终于还是就回到了自己原来的这个屋子,也幸好余青稚买的这个小院儿,房间很多,占地面积也还算是比较大,所以哪怕是多来几个人也依然住得下。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他马上就告诉了戚阳,也告诉了余青稚和戚野。
“现在天时地利人和,我的老师之前就开始游历,现在也游历到了这个小镇。我可以代为引荐,不过具体到底能不能让我的老师开口收下学生,那就得靠戚阳自己的本事了。”
岳明看着戚阳那这个消息之后也是丝毫没有张狂,还是一副平平静静的模样,这样的样子就算老师没有收下学生,也至少会高看一眼。
岳明能够起一个中间人的作用,不能够决定老师的意愿。
但是为了能够让老师真正认认真真的对待戚阳,岳明还在拜见老师的时候有意提及。
“先生。”
岳明到了费瑜住的小院子。
即使在这个地方他还是保持着以前的流程,首先像飞鱼发出了拜帖。
手上也拿了很多礼物。
这既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对老师的尊重。
“岳明?你怎么会在这儿?我们可是好久没有见了。”
说话的人自带一股文人的清高,年纪看上去并没有多大,可是身上的气势却很平和。
费瑜已经四十多岁了,在现在这样的年龄正是壮年,古代虽然这些人普遍去世的年纪都比较早,但是这个年纪正是努力的时候,而达不到隐逸的年岁。
“先生还是和从前一样,一点也没有变。”
费瑜这一生收过了很多学生,不过岳明他还是印象非常深刻的。
作为自己的关门弟子,这是一个天资聪慧而且后天勤奋也不缺的人,关键是他比较有大局意识,这和其他人是有一些不同的。
只是后来岳明去经商,并没有像其他的学生一样从政,这倒是让费瑜非常惊讶,他的学生十有八九都是进入了官场,这也是他将他们积极入市的态度,不过岳明是一个真的非常有想法的人,从来没有被人影响过自己的决定。
“是啊,先生,其实我现在还是在从事商业,包括海上运输。不过这一次是我来看我两个朋友,所以才会在这里停留的。”
岳明坐在费瑜的右方。
“你还是像从前一样喜欢广交朋友。”
“是啊,不过先生今天我来呢,既是看您也是有正事。”
岳明正色道。
“说吧,我还不了解你,有什么事儿?”
费瑜喝了一口茶。
“其实是我朋友他们家的小子,听说了您的声名,想要拜您为师,跟着您学习,不过他们也知道你已经早就不收弟子了,所以只是请我来问问您能不能见见他们的孩子再做决定,当然如果您觉得不方便的话,我也会回去转告他们。”
岳明干干脆脆的把事情说了出来。
“但是这个孩子我是真正接触过的,他是一个天字非常聪慧而且很勤奋的孩子,最关键是他有非常清醒的思路,还有对以后的打算。我想着这就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
当然岳明还是希望戚阳能够被收下的。
费瑜沉吟了一会儿。
其实他到现在这个年纪早就已经不想收学生了,之前他已经教过了大半辈子的学生,在之后的时间里,他就想游历一下各地的风情,感受一下各地百姓的生活,他这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为朝廷和官府输送着人才,他的那些学生也基本上是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朝廷。
“我这一生不会再收弟子了,不过如果他真的聪慧的话,我可以收他做我的学生。”
能够让费瑜开口说收学生已经是很不错了。
余青稚得知之后赶紧让戚阳穿上了得体的衣服去拜见老师。
“费先生好。”
费瑜只不过是碍于弟子的情面才提出要见这个孩子,不过见到之后倒觉得这个孩子心形绝佳,一看便是风清云朗的苗子。
费瑜按照常规的问法问了他可曾读过什么书,对其中有何见解,戚阳一一对答之后,费宇便觉得这个孩子是有底蕴的,但是要做自己的学生可没那么简单。
作为当代大儒,他的名声也得益于他为朝廷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后起之才,现在朝廷大部分兴起的文官都是他的名下。
“你可知我为何要出来游历,不再收弟子?”
“不知。”
“我这一次出来游历也是想真正的看一下百姓的生活,我这一生都在为朝廷培养人才。可是我们做这些不就是为了能够让政局更加清朗,官场更加疏正。”
费瑜坐着,戚阳站着,可丝毫不会让人觉得戚阳压过了费瑜一头。
费瑜是这个天下真正有理想的文人志士。
“你可知百姓和君的关系?”
“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戚阳思索片刻,颔首回答。
“好!好!大善!”
费瑜拍手大笑曰。
费瑜曾经问过很多次自己的学生,甚至侵权弟子这样的问题,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说出这样的回答。
在所有人的眼睛里面君都是统领着天下的,而民不过是军下的一名战士。
也有人回答说,为君应当爱民如子。
可是从来没有人真正的发现,君是由百姓支撑着的,如果没有百姓的支持,只会分崩瓦解。
所以社稷从来不掌握在任何一个人手中,而是掌握在民众的手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