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则之突然大义凛然的说辞使文一感到莫名其妙,他一时竟然呆住了。
别说文一,就是王则之都不信他刚刚胡诌的鬼话,这都是为了送走文一。
他总觉得文一是个不稳定炸弹,说不定哪天把他卖了他都不知道。
此刻王则之只想把他送走,不管文一有什么阴谋,只要送走了,他有阴谋也使不出。
王则之拉着文一的手,如同多年不见的好友一般跟他热切的聊了起来。
两人有的没的聊了半天,就是没聊什么正事。
王则之拿来一千两白银,说什么都要给他,文一却以受之有愧为由死活不接。
大堂里的人看着两人如打太极一般,你推我搡,最终文一还是不敌厚脸皮的王则之收下了一千两白银。
文一收下银子之后,就奉上钥匙,任凭王则之处置。
他没想到的是,王则之取出一匣子密信后,直接扔给了文一。
然后像赶苍蝇似的推着他赶紧离开。
文一拿到密信之后,表面上神情平静。
其实,他的内心还是有些难以置信,竟然这么容易就从王则之手里拿到了密信。
事实上王则之是深知其中厉害的,如果密信留在他手里,不知多少人会想要他的性命。
这就是一个烫手山芋,给了文一刚刚好。
文一走出忠义堂,用小拇指打了个呼哨。
不知从何处走来六人,跟着文一一起离去了。
“大人,就这么放他走了?”阿牛看着文一离去的背影不解的问道。
此刻的王则之正在皱眉思索,并没有回复阿牛的提问,过了片刻,王则之忽然开口说道。
“文一坑我。”
阿牛有些不解,正打算追问发生了什么事。
“吩咐下去,任何人不要喝黑虎寨的水,水里有蒙汗药。”
“是。”
阿牛领命而去,王则之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
有太多说不通的地方了。
如果说文一是为了密信,为什么要把他引到黑虎寨呢?
完全没这个必要。
王则之一边思索,一边漫无目的在寨子里走动。
当他走到地牢门口的时候,被地牢里吹出来的又腥又臭的风味给熏的打了个寒颤。
他嫌弃的捂着鼻子正打算离去,忽然猛的转身。
地牢,这是他不曾去过的地方,还是文一开口他才知道这个寨子里原来有个地牢。
当他来到地牢里的时候,浑身汗毛根根直立,一股凉气从尾椎骨一直冲到脑门。
关在地牢里的土匪全部死亡,无一幸免。
在地牢里的刑训室内,绑着一人。
这人的手指还有脚掌全都不见了,而他面前的桌子上,整齐的摆放着拼接好的手指骨头,还有两只完整的脚掌骨。
王则之只觉胃内翻腾不已,正在他忍不住将要离去的时候。
他在刑训室的桌子上发现了一封书信。
“消丁银,去火耗。
可见,则之有经天纬地之大才何不效忠朝廷
锦衣卫--李若琏。”
洋洋洒洒几百字,就将整个事件的始末写的清清楚楚。
原来文一的真实身份是锦衣卫,李若琏。
商队出城的消息是他泄漏出来的,他的目的是消灭两支土匪队伍,其中一支是黑虎寨,另外一支就是混天王的队伍。
他抱金求存,设计毒晕黑虎寨,引诱王则之带人来黑虎寨都是他设计好的。
而他已经提前在黑虎寨布下了天罗地网。
布满整个黑虎寨地牢的火药,因为地牢正好在黑虎寨的地下,只要把这里炸了,整个黑虎寨就会坍塌,到时候寨子里的人不是被炸死就是被活埋。
王则之看完他留下的这封信,只觉毛骨悚然。
原来这一切都在他的谋算之中。
他不仅要拿到这些密信,他还要坑杀两支土匪队伍。
本来他是要连王则之一起杀了的,可他没想到王则之会带着一群流民控制了黑虎寨。
他不忍心杀害这些无辜的流民,更是对王则之起了惜才之心。
尤其是看过王则之所写的那些东西之后,他犹豫了。
然后,他设了一道考验,如果王则之不肯交出这些密信,那么他就会痛下杀手。
结果,王则之毫不犹豫的把那些密信丢给了他。
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情,王则之活下来了。
如果换个人说这些,王则之肯定不信的,锦衣卫就不一样了。
锦衣卫,明朝令人逆风丧胆的特务机构。
属于内廷的侦察机关,最为皇帝所亲信,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皇帝搜集情报监察百官。
虽然到了崇祯时期,锦衣卫已不复当年的威势,但是锦衣卫的密查力量仍旧不可小觑。
更何况文一还是锦衣卫中的李若琏。
史书记载
“李若琏,顺天籍。
官拜锦衣卫指挥同知,闯王李自成进攻北京时,李若琏坚守崇文门。
孤立无援的北京最终城破,崇祯自缢煤山,明朝遂亡。
国破家亡,李若琏留下绝命词“死矣!即为今日事;悲哉!何必后人知。”
随后,李若琏自缢而死。”
在史书上还有么一处记载,李若琏虽出身锦衣卫,却能为民请命,深受百姓爱戴。
一日,巡捕营获一木工,谓为督师崇焕奸细。
奉旨打问。
君问原缉员役,曰“袁督师现在辽东,即有异志,渠之提塘、承差俱在京,何必用一木匠为奸细?”
众坚以为真。
及讯,犯人随口直认云“袁督师修盖衙门,戴方巾,穿白绫袍。知我常在京中,遂差打听京中有多少人马。欲起手反叛。”
君再四诱问,始痛哭曰“捕营苦刑,叫如此说,不然驳回,当时夹死。我是山西人,在京作木匠,何曾到辽东?”
君据实上报。
(君就是这个锦衣卫李若琏)
上令锦衣卫刘侨再审,乃以为真,立付重辟。
君失出降二级,回卫。
君笑曰“吾不以人命博一官也。”
这个意思是说,崇祯年间,巡捕营抓到一个木匠,说是袁崇焕在北京刺探军情的奸细。
李若琏奉旨打问,他觉得反常,袁崇焕就算有二心,以他的权势,怎么会找一个木匠做奸细呢?
于是,他亲自审问木匠,木匠却对奸细罪行供认不讳,并指认袁崇焕意图谋反。
李若琏依然觉得蹊跷,再三诱问。
木匠见李若琏言行刚正不阿,始痛哭曰“巡捕营对他用刑,叫我这么说的,要是不这么说,就把我夹死。
我是山西人,在北京当木匠,什么时候到过辽东?”
李若琏查明木匠是冤枉的,据实汇报给崇祯皇帝,以解冤情。
崇祯疑心病重,加上袁崇焕曾私斩毛文龙,他已经不怎么信任袁崇焕,所以他让锦衣卫刘侨再去审查。
刘侨回来汇报木匠就是袁崇焕的奸细,而崇祯则相信了刘侨。
木匠的下场不知道怎么样了,而袁崇焕则因为种种猜疑,最终被崇祯判以凌迟处死。
李若琏也因为这件事情,官职连降两级,但李若琏却不懊恼,而是笑着说道“我不会用人命来博自己的前程。”
李若琏这么一个狼人,却对王则之卑躬屈膝,此刻的王则之心有余悸的后怕不已。
如果他走错一步,很可能已经变成了被活埋的孤魂野鬼。
这就像一个三岁小孩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关公还配合的吐了一口血,然后摸摸小孩的头说别胡闹一样。
在这封信的最后,李若琏郑重说明,他欣赏王则之,希望王则之不要误入歧途,否则下次见面,他就不会再手下留情了。
王则之看完信有了一个隐隐的担忧,如果李若琏将他所做所为上报给崇祯,那么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