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这前因后果,我不禁感叹:“原以为,夏竦此举只是为阴附张美人,博个拥立之功,却不曾想个中因由这般复杂。”
“中宫废立,事关社稷,从来都不是帝王家事……”张先生徐徐展开我交还给他的废后诏书,问我:“你知道郭后为何被废么?”
我以宫中定论答之:“因她与嫔御争宠。”
张先生摆首:“因争宠触犯龙颜,那只是一个小小诱因。国朝惯例,皇帝决策,若事关中宫,必须先与宰执商议。若宰执不同意,皇帝很难擅作主张。”
我第一次意识到这听过多次的废后事件还有更深的背景:“这么说,是吕相公……”
“没错,她得罪了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张先生再述前尘往事,“明道二年,章献太后崩,在她垂帘整整十一年后,今上才获亲政。今上随后与吕夷简商议,要罢黜所有太后党羽,吕夷简亦为他出谋划策,并拟定了要罢免的大臣名单。今上回到禁中,将此事告诉了郭皇后,郭后反问他:‘难道就他夷简一人不附太后么?不过是他机智,善应变,在太后与官家面前都会做人,所以倒混了个周全。’于是今上决定连吕夷简也一齐罢去。次日,吕夷简在朝堂上听内臣宣布被罢官员,陡然听见自己的名字也被唱出,很是惊骇,却不知原因。他素与入内都知阎文应有来往,听阎文应说出缘由,从此便对郭后不满。仅过了半年,今上又复其相位。后来,今上因尚美人之事向他抱怨皇后善妒,他与阎文应便颇说了些推波助澜的话,郭后随即被废……如今夏竦情形与吕夷简相似,有个同情新政大臣的中宫在君王之侧,他难免会担心,何况他与杨怀敏勾结,杨怀敏或曾在他面前编派中宫什么,也未可知……另外,听在枢密院伺候的孩子说,平贼次日,枢密院官员提起皇后前夜临危不乱,指挥若定,都有赞誉之意,惟夏竦干笑,说:‘中宫颇有章献帘后风仪。’”
我听出这言下之意:“他不但怕皇后现在进言干政,还怕她将来效章献故事,垂帘听政而重用新政大臣?”
张先生看着我,道:“慎言……如今官家圣体康宁。”
我一惊,忙低首不语。
张先生又道:“你适才说的,夏竦意在阴附张美人,这原因也有。张美人通过贾婆婆拉拢夏竦与王贽,对他们多有馈赠,而夏、王二人性本贪婪,且又顾忌中宫,因此两方一拍即合。”
我回思事件经过,越想越觉惊心:“平贼事后,夏竦坚决反对让御史台在外审理此案,而杨怀敏又将最后一个贼人杀掉灭口……或许,连当晚杀死前三个贼人,也是他授意的……难道这起事件,根本就是夏竦一手策划的?”
“他有这个动机。”张先生道,“甚至皇后阁中那个侍女,也可能是他授意贼人去勾引的,以获得制狱动摇中宫的理由……依我看,皇后当时便意识到了是受人陷害,所以坚持要杀掉双玉,否则,能轻易受人引诱的女子意志本就薄弱,锻炼之下,什么供词说不出口?”
“原来如此……”疑问有了合理解释,我这才从乱麻般的案件中抽出些头绪。
张先生黯然一叹,又说:“但这也只是我的猜测,苦无证据上呈官家。”
“今上圣明,对欧阳修的案子都看得很清楚,肯定不会冤枉皇后的,何况,还有陈相公他们为皇后说话……”我想令张先生宽心,但提及陈执中,忽然又有了个问题,“不过,先生为何认为陈相公一定会为皇后说话?据我所知,他并不属新政一派。”
“当然,他反对新政。”张先生答道,“但是,他更厌恶夏竦。”
他继续为我释疑:“夏竦守西疆时,今上任命陈执中为陕西安抚经略招讨使,而陈执中与夏竦论议不合,最后势同水火,竟各自上表朝廷,自请辞职。先前今上召回夏竦,原是要拜为宰相,与陈执中同列,而众谏官、御史都说二人素有嫌隙,不可使之共事,这才改任他为枢密使。因此,夏竦若要阴谋改立中宫,陈执中必不会坐视不理。”
我随即也想到,陈执中虽然反对新政,但一向清廉自重,他看不惯夏竦亦不难理解。以前还曾听今上对公主夸过陈执中忠诚,不以权谋私,说他女婿求他赏个官做,而他回答:“官职是国家的,又不是卧房笼箧中物,哪能随意给自己女婿!”今上对此大为赞赏,所以虽然谏官屡次进言,说陈执中不学无术,非宰相之材,今上仍坚持以他为相,但对众臣说:“执中不会欺瞒于朕。”若他进谏,今上必会慎重考虑。
联想到何郯,我顺势追问张先生:“那么何御史呢?他与夏竦又有何过节?”
“他倒不是与夏竦有私人恩怨,而是一贯正直敢言,又曾为石介辩诬。”张先生再论何郯旧事:“去年,夏竦想进一步构陷富弼,便进谗言说,石介并没有死,而是受富弼指使诈死,悄悄前往契丹密谋起兵,富弼则为内应。随后还建议开石介之棺验证。当时台谏都不敢多说什么,而何郯则在今上面前极力为石介辩解,并抨击夏竦的险恶用心……加上这次看他论杨怀敏之事,我想他心如明镜,一定知道此中曲直,所以才敢寄希望于他。”
“还有张学士……”我再问。
张先生一哂:“当年你做我学生,可没像如今这般勤学好问。”见我有惭愧状,他亦不再说笑,继续解释:“张方平当年本来也是赞成施行新政的,只是介入不深,才得全身而退。他也是中宫潜在的支持者,若今上决定锁院草诏,无论是废立中宫或尊异张美人,他必会先进谏。”
事隔多年后再次受教于张先生,我听得频频点头,忍不住又问:“那梁适呢?他为何也不附和夏竦决议?”
张先生不直接答,反问我:“我且问你,当初我并未嘱咐你把诏书也给梁适看,你为何在他在场时也把诏书展开了?”
我把当时的想法告诉他:“我听人说过,国朝以来,枢密使与枢密副使常不相谐,例如真宗朝,寇准与王嗣宗,王钦若与马知节,莫不如此……”
张先生颔首,说:“你既知道,何必问我?”
我先是一愣,旋即与他相视而笑。国朝皇帝一向注重权利制衡,为防两府宰执专权,通常两府次要职位不会让宰执朋党出任,因此宰相同平章事与副相参知政事,枢密使和枢密副使,往往分属朝中不同的派别。
此夜最后的结果并未影响到我们这一瞬的好心情。少顷,有内侍从迩英阁来,通知张先生说:“陈相公、梁枢密与何御史此刻方离开迩英阁,天色已晚,禁门关闭,不便出宫,今晚将宿于翰苑。请张先生在内东门司略作记录。”
张先生答应,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句:“他们去翰苑,须锁院么?”
内侍回答:“不必,只是在翰苑住宿,并不草诏。”
次日晨,秋和来找我,忧思恍惚,双目犹带泪痕,但嘴角是含笑的。
“怀吉,刚才我去福宁殿求见官家……”她说,“他告诉我,其实,他并不曾想改立中宫。”
得到这个明确的答案,我自然欣喜,但也注意到秋和古怪的表情,对她探到今上真话的途径深感怀疑,遂问她:“你是怎样问他的?为何他会坦言说这话?”
秋和尽量保持着笑容,慢慢告诉我:“我向他提当年的承诺,要他实现我的愿望。他问是什么,我说,我的愿望就是,看着皇后长伴官家身侧。”
“啊……”我很难形容这时的心情。虽然完全可以理解她的善意,并认为她作了适当的选择,但还是不禁为她感到惋惜,“你的愿望呢?你真正的愿望就这样放弃了?”
她摇摇头,恻然道:“再说罢……我想想,别再问我……”
她转身,轻轻朝外走,魂不守舍的样子。走到阁门边,似想起什么,又再回首,踟躇着说:“后来,官家要我转告张先生一句话,我不知当不当说。”
“哦,是什么?”我问。
“他说:传语张茂则,连日奔波,辛苦了。”秋和复述,又补充道:“他说这话时,表情很平和,不像在生气,但也没有笑意。”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为何今上不喜张先生。犹豫再三,最后还是代秋和把这话转告给他。而张先生状甚平静,毫无寻常人听见君王警告会有的惶恐,只以三字从容作答:“谢官家。”
见我讶异,他唇角微扬:“是不是觉得我很厚颜,竟不去伏拜谢罪?”
我难以回答,只是摆首。心下甚是佩服他还能这样镇定,若换了旁人,听今上这话,岂还敢安于宫中?
他默默看我许久,忽然问了一个貌似与此无关的问题:“郭后是怎样死的,你知道么?”
“病卒。”我说,思量着,又加上以前听见的传闻,“有人说,是阎文应毒死的。”
张先生摇头,说:“她是被活埋的。”
这大概是几天来听到的令我最感震惊的事。一时间全无反应,只失了礼数地盯着张先生直愣愣地看。
“废后,对今上来说,原出自一时之忿,事后他也曾后悔过。”张先生告诉我,“有一次,他游后苑,看见郭后用过的肩舆,顿时有念旧之意,颇为感伤,便填了阕词,遣小黄门到郭后居住的瑶华宫,将词赐给她。郭后依韵和之,语甚凄怆。今上看得难过,又派人去,向她承诺会召她回宫。吕夷简和阎文应听说后都很害怕,担心郭后将来报复。而这时,郭后偶感风寒,阎文应率太医去诊视,不知怎的,那病倒越治越重了。没过几天,阎文应宣告药石无灵,净妃病卒。”
这些我以前也曾听人讲过,遂问张先生:“宫里人不是说,是阎文应在药里下毒害死的么?”
张先生道:“毒是下了的,但下的是*,只加重郭后的病情,一时却未致死。也许他是觉得若下重药毒死,症状太明显。那时今上在南郊致斋,即将归来。阎文应怕他回来后会探望郭后,便在郭后尚未气绝的情况下,将她强行抬入棺木收殓。”
我想象着郭后彼时感受,不寒而栗,转言问他:“先生又如何得知此事?”
张先生回答说:“那时我在御药院做事,有一天奉命送药给郭后,到了她居处却见院中已设了棺器,一干内侍宫人正在灵前哭泣。阎文应抹着眼泪过来跟我说,郭后昨夜已薨。见我犹疑,他便命人开棺给我验视。当然,这时郭后已被收敛好,像是以正常姿态安睡着,但仍蹙眉颦目,似不胜痛苦。我目光无意间掠过他们掀起来的棺盖,竟看到上面有指甲抓过的几道痕迹……我顿时大疑,遂借口说贵重药物既已送来,不便退回,不如放入棺内陪葬。于是趁置药之机略略揭起郭后的衣袖,发现她手指淤血乌紫,皮肤指甲破损,想来是在棺中拼命挣扎时抓伤的……”
“不必再说了。”心里难以承受此间惨状,我忍不住直言打断张先生的叙述。
张先生便沉默不语。须臾,我再问:“先生既看过郭后遗容手指,后来没被阎文应陷害么?”
“我估计,他是有这个心的。不过,他很快便自身难保,顾不上整治我了。”张先生说,“虽然他说郭后是病卒,但宫里朝中莫不疑心,遂有了他下毒的传言。有谏官请今上推按郭后起居状,细查此事,但今上虽然悲伤,却未应允谏官所请,只吩咐以皇后礼仪葬郭后。阎文应曾在今上宿斋太庙时大声呵斥医官,谏官见今上不欲追查郭后死因,便另借此事弹劾他。于是,今上将阎文应外放出京。不久后,阎文应死于岭南。”
“那你将此事告诉过官家么?”我问他。
“没有。他既不欲追究,我何必多事。他自有他的原因,我们也不必再去揣测圣意。”张先生答道,再转视中宫的方向,目色凝重,“但自那之后,每次一触及那废后诏书,我便会提醒自己,绝不能让这事发生在如今的皇后身上。”
“所以,”他再看我,淡淡道,“受些冷眼,算不得什么。只要我还在这宫里,尚有一口气,便会做我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