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库全书 > 玄幻魔法 > 大师 > 第一百二十七章三教浅析(一)

第一百二十七章三教浅析(一)(1 / 1)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句话是由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所写,现如今一直被奉为佛教的‘开经偈’。81中『 』文网ww%w.ㄟ

对于武则天其人其事,历史学家们一直有着多种多样的争议在里边。譬如;她亡故之后所立的无字碑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世间由于个人所处位置、观点、知识范畴和眼光等等的异同,自然在看待事物的时候缤纷炫彩,有多样性的论调,本不足为怪。于在下看来;她老人家专门为佛家所作的这句偈文,词句精炼、至诚至深,文辞优美至极有相当的造诣,可说是无出其右者(所以在此章开篇作为引语使用)。

历史上唯一可与之相提并论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作的那篇《大唐三藏圣教序》。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并论’而不是‘媲美’,看起来前者对于佛家修持的领悟明显要高的多,也就是说是‘行内人’所写。以愚之浅见,那座‘无字碑’的解释就明显的多——本来无一物嘛!当然对于武则天本人是否真的大彻大悟,在下就不知道了(自己要是真悟了,早就逍遥去了,还用如此辛苦码字?呵呵)。

‘悟’分各型各类,总的来说分‘小悟’、‘大悟’等等,直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彻大悟’。

我们人要是修持到了‘大彻大悟’的地步,也就成佛作祖了,对于整个器世间(十方世界)的诸多众生(多的数不清),无论是生理或者是心理上的变化都是了若指掌的。(这个牛皮吹得大吧,有没有吓着。)

《楞严经》卷一: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他说我们为什么自己不能明心见性?因为无始以来,我们生命中有一个东西在作用,就是攀缘心,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因为我们的思想不能停止,就是睡觉时、睡梦中,还是在思想,这个叫攀缘心。一般人错把这个攀缘心认为是“心”,等于西洋哲学家笛卡儿所说的:“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只是普通人的思想观念,但却错了,不是本“心”。要怎么样才对呢?

“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佛说这个心是现象,是本体所起的作用。生命的本心、本能叫菩提,又叫本体,它所出的现象是分段的,像电波一样跳动的。你不要去抓住这种现象,要回转来认识那个本体。

“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识精元明”包括了唯识的识,精是真精神,原来灵明的这一点,就是你那个能够知觉,能够感觉灵灵明明的那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呢?“能生诸缘”,这个东西在里面一动,我们思想念头一动,心里一感觉,外面就起作用了。

什么是缘?我讲的话是缘,出声来你听得到是缘,我这样一句接一句讲,你听的观念跟着走,就是“攀缘”。

现在大家坐在这里,人多了,身体觉得热,就是里面的“识精元明”,对外面的热量起感应,心里头就感到很热很闷,这是与热的缘生感觉,“能生诸缘”。

“缘所遗者”,如禅宗所讲“万缘放下”,外缘都丢开了,所剩下的那一个,就是有个丢不掉的东西。比如大家坐在这里,感到两腿、膀子不舒服,这是缘。什么缘?体缘,身体上的反应作用,同“你”没有关系。那个知道身体不舒服、腿不舒服,那个既不在腿,也不在膀子,除掉缘以后所剩下来的,“缘所遗者”——就是这四个字,本来那个东西,外缘都丢掉了以后,剩下来的那个东西。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一切都是那个东西变动出来的,所以众生颠倒,一味的跟着万缘去跑,而在六道中轮回、生死中打滚。这是正面的,还不是它的密法,这里头反面的还没有讲。

我常提醒大家,当你一上座,两腿一盘,那一刹那是不是非常好?但坐好以后,就不对劲了,为什么?因为坐好以后,就觉得自己在打坐,觉得气也不对,身体也不对,而刚盘上腿的那一刹那,倒有点像万缘放下,什么都不管的味道。等腿盘好了,什么都在想,又想成道,又想威仪端正,又想不要打妄想,妄想来了,又要赶掉它,赶掉后,又想……唉!何必赶掉它,赶了以后又是妄想,反正都是坐在那里搞鬼。

其实只要外缘自然的放下,剩下来的那个东西没有动过的,就是那个“缘所遗者”,佛就那么直接的指示给我们,因为把这个搞迷糊了,所以“枉入诸趣”,就只有在六道中轮转了。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黏,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

“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

这时你看到生命类别多了——一共有十二类众生(又简称十种异生,诸如胎生、湿生、卵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十二类别的生命。)到了这个境界,可看到十方里所有的生命种类,看得清清楚楚。同时“见同生基”,看到我们这个生命的原动力,也就是一股生的业力的根本,有个东西在动。换成唯物的比方,好比科学中看到原子,有个原子在动,虽然其形不同,各有各的形状,但其根本结构,都是原子。而这个心物结合的生基,好像电能一样在动。

以上内容都是摘自南怀瑾先生的真实讲述,自己由于没有无法添枝加叶的能力故原封不动的给予保留。由于考虑到有朋友还对于自身不灭的问题感到迷惑,由此再摘抄一段如下(佛经原文略)。

有一天,波斯匿王出来问佛说:“这样很容易,但关于心的不生灭性我有疑问。”佛说:“大王你几岁看到恒河?”国王说:“小时候与我母亲经过时看到的。”佛问:“大王你那时几岁?”“三岁”,“现在你几岁?”“六十二岁”,“现在你眼睛都花了,你再经过恒河时,你看得见吗?”“当然看得见”,佛说:“你的年龄有衰老、生灭、死亡,而你那个能见的性,不跟着年龄在变,没有动过。”你睡着时,虽然闭着眼睛,但是眼识还是在看,在看里面,这个见性没有变。

要解释下是;由于文章篇幅的需要,在这里只能是把这些东东笼统的说明一下。本人绝非是狂热的宗教人士,诸如什么‘信我者得永生’之类的观点是绝不会说滴。(在我看来教人‘信我’还不如去‘信春哥’来的实在,呵呵。)

好了,在这里对于各家的有些名词作一番解释(纯粹为了章节的需要),然后再来感受下佛陀他老人家一些实例。

先要声明的是,我们中华文化所渊源流传的,可不能是‘上下几千年’就能够概括的。(诧异吧,呵呵)

在前边已经提到过现如今人类这些文明的传承,其实都是可以追溯到上一个冰河时期(距今一万八千年前)。换句话说如今地球上的人类是劫难幸存者的后裔,原本是同种同宗的。所以说以我来看,现在世界上什么国家种族、什么肤色问题,等等等等,你掐过去,我掐过来的,终归为一个词语——无聊!(当然信不信由你)

在我们现今多数人的立场来看,佛家、道家、儒家就等同于佛教、道教、儒教,且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这样看来你所努力坚持的常识观点,也极有可能是错误的。小子不得不在此干些煞风景的事情,那就是——您在这方面的认知有误。

譬如说;老子、庄子被奉为道教之祖,孔子则是被带上‘儒教尊者’的光环,其实说来大非他们的本意。按照现今的话语来说就是——开公司推选董事长这件事情,预选没有征得当事人同意!

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如果是到了而今现在眼目下,那还得了。不经过我本人同意就挂牌,出了事情可是要负法律责任滴。但可能是由于众多的‘骨灰级’粉丝太过于热情的缘故,这些‘董事长’也没见好意思跑回来过分指责,也就听之任之了。

再说佛家;佛陀虽然说创立了佛教,可向来是提倡个人的人生修养而反对宗教化的,这种账目按说是怎么算也不能算在他老人家名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得上是‘苦主’。(苦、集、灭、道,没有苦你能够想着出离?)

朋友们看到这里可能要问:“为什么这些老人家如此旗帜鲜明的反对宗教化呢?”

在这里只能回答:“宗教和科学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会让人们疯狂的相信自己就是真理,且不容质疑。这点的害处就会导致大家过度的崇信(迷信),从而丧失自我,再也看不清事物的本源。

看到这里,肯定有很多的争议声音浮现。各位看官暂且稍安勿躁,且听小子在此一一分析,看看科学和宗教是否有类同之处。

先对于‘迷信’这个词语来作叙述。

‘迷信’这个东东,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沉迷期间而盲目崇信。

打个比方说;大家在小时候,大都认为天上闪烁的星星全部是由五角形或者其他形状的光小东东。直到后来学习到了相应的知识才认知到,原来它们是由众多硕大的星球所组成的。

这样子我们的话题就来了。如果大家直到长大以后还坚持着自己在小时候对于星星的观念,且根本不做改变。这种行为就是——迷信。

换句话说,人往往在没有认清事物的本质的时候所妄下的论断行为,以我看来就等同于‘迷信’。

要说到科学这一名词,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科学和道教奉持的‘色法’走的是相同路线,同样了不起,很是伟大!如今来看已经用某些方法见证了‘灵魂’的存在,在不久的将来终会引以为实的,绝对会在科学界引起巨大的轰动(当然先生这话是相对于佛学心法而言)。

由此可见,‘科学’不过是在其漫长的展中不断地自我否定罢了,你们还沉迷于其中,这叫不叫‘迷信’?

要是说在‘三家’的理论之中,对于我们这个世界的认知解释的最为详细的唯有佛家这个门派(别无分号)。其余两家虽然都懂,可就是保持着沉默。

到了现在,许多人都是相信以前的人类都是认同‘天圆地方’说。其实是你们错了,我们的老祖宗远远没有大家伙想象的那么迂腐。他们对于世间的认知早就越我们后人的想象,譬如说;对于‘宇宙’这个名词,春秋时期的文子在《自然》篇的论述——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朋友们有性趣的话去仔细想想,这个——到底科不科学?

要是问道,我们认识的宇宙大不大,肯定会有人回答道,无边无际。要是说起佛陀他老人家在于弟子的讲论中提到,我们现在感觉硕大无朋、无比辽阔的宇宙,在对比自己的本体之时宛若大海里的一个小小泡沫时分,估计会有许多人的下巴都是拖到了地上(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问:“为什么前不久所现的三叶虫化石上有人类的足迹?”

答:“你要相信科学,切忌不要信谣传谣,好吧。下一个问题......”

问:“可是这种情况是现实存在的啊,物证保存完好,还是穿便鞋的人类脚印化石?”

答:“恩,我们科学是需要系统的加以论证。像这种单一的例子,一向是说明不了问题的。总之,我们人类都是由猿猴进化来的......你要相信科学!”

问:“可是应该是多起现啊,大人、小孩的都有,这又如何解释呢?”

答:“......额,现在也不好说的清楚,也不排除有穿越的可能性。总之,我们人类都是由猿猴进化来的......你要相信科学!”

问:“但是......”

答:“今天的提问到此结束......总之......你要相信科学!”

宗教:“相信且赞美万能的上帝吧,是他老人家创造了世间万物!”

问:“那么轻冒昧的问下,上帝他老人家的妈妈咪是谁好吗?”

宗教:“我要声明的是,你此种态度是对于我们上帝严正的侮辱,是对于他老人家的大不敬......孩子,你要相信万能的主。”

问:“可是我就只是想知道下,创造万物的上帝又是由谁创造的,这个问题应该不难回答吧,这个问题很过分?”

宗教:“......孩子,你要相信万能的主。”

问:“可是......”

宗教:“我不再回答你的问题了......请相信万能的主......”

看了以上问答,大家都能够察觉出宗教和科学类同的地方了吧。其实在我看来,这两派都是不约而同的,对于那些无法合理解释的现象保留了一种‘厚黑’精神,那就是——选择性的保持失明。

该结束以上废话连篇的说明了(整理这些挺头痛)。

其实说白话,解释这么多东东是由于在下怀有一个念想——愿人做人做事还是以自身良心为本,切莫图一时混的痛快,待到要还的时节就难为了。

好吧,估计后边就不会再详解这类问题了,以上的篇幅且翻过,下边解释名词问题,以免后面章节提及时分没有概念。

最新小说: 凤云倾轩辕夜阑 女徒弟们个个都想杀我 万古帝婿夜玄 诸天影视剧变 一剑霸天 洪荒:开局净世白莲,欲五莲证道 神级龙卫 玄幻:遇强则强,我的修为无上限 洛诗涵战寒爵 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