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库全书 > 历史军事 > 宋威 > 第十章 不淡定的转运使

第十章 不淡定的转运使(1 / 1)

时间过的飞快,过了二月中的清明,柳絮纷飞的三月一晃而过,不知不觉间便到了庆历三年四月。

暮春的残花落尽,由南到北逐步开始夏收,沉溺于收获喜悦中的大宋百姓并未注意到,兵戈不断的西北似乎暂时平静下来。

战争是外交的一种极端方式,但并非外交的全部。自立称帝的李元昊除了在战场上和大宋刀兵相见外,双方使臣也多有往来,展开了拉锯式的谈判。

多次讨价还价之后,也许是西夏做出了某种让步,或者大宋王朝做出了一些妥协,双方总算暂时达成协议。

四月癸卯日,大宋皇帝赵祯下旨,命保安军判官邵良佐为使者,前去西夏面见李元昊,许诺封册其为夏国主,并每岁赐给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泱泱上邦大国向臣子大量“岁赐”的不光彩历史由此开始。

三司作为大宋的最高财政机构,奉命准备给西夏的岁赐。一提到茶叶和绢,三司官员们首先想到了蜀中和利州路,这里是茶叶产区,蜀中出产的丝绢也天下闻名。虽然淮南和江南也产茶、绢,但是距离西夏实在太远,相比之下,蜀中和利州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茶叶和绢的成本价是一方面,在这个交通不便的年代,运费经常占到货款的两三成,甚至更多。所以大宋朝廷对就近原则十分推崇,毕竟大宋的财政一直捉襟见肘,能省一点是一点。

此番准备岁赐之茶,三司的官员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与关中一山之隔的利州路,若有不足再由从蜀中补充。至于丝绢,则由蚕桑发达的益州成都府准备。

皇帝的诏命和政事堂的公文一同出了东京汴梁城,最终送到利州路转运使陈贯和益州知州文彦博手上。

……

利州路转运使陈贯看到公文,第一反应不是忠于王事,立即执行操办。脑海中首先不由自主浮现起一个身影,正是兴元府那个张口便要收购三万斤茶叶的少年郎……

三万斤,如此一致的数量;二月初获得官府准许,成功低价收茶,四月朝廷便有了赐茶西夏的诏书……

陈贯很清楚,这份诏书一旦公开,兴元府的茶叶价格会蹭蹭地往上涨。有人悔之晚矣,有人捶胸顿足,而那个少年郎大概会赚的盆满钵溢。

眼下整个兴元府,能够一下子拿出三万斤茶叶的商户恐怕也只有他了。兴许从各处茶山上一点点的收购,也能凑够数量,但势必会很麻烦。而且已经荒废两三年的茶园,茶叶的品质能有保证?

虽然陈贯对这种岁赐行为很不感冒,但既然朝廷如此决断,身为臣子就该遵旨行事。否则倘若再启战端,汴梁城里可能会有哪位御史言之凿凿,将罪责推到自己头上……

唉!喜好兵略又能如何?空有一腔愤怒与热血又能如何?还是老老实实准备茶叶吧!

陈贯敢说,如今兴元府,乃至整个利州路最好的茶园就在定军山,而那里出产的茶叶,大概全部入了他孟家的仓库。眼下在利州路想要准备三万斤茶叶,似乎怎么都绕不开那个少年郎。

陈贯有些不服气,可是能怎么办呢?难道让文彦博从蜀中收茶运来吗?偌大的巴蜀之地,凑三万斤低价好茶不难,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会使成本成倍增加。

精明的文彦博是不会答应的,三司使也不会答应,传出去不仅会有御史弹劾,自己这转运使更会成为一个笑柄。

罢了,看来必须要走一遭定军山,去见见那个少年郎。陈贯更为好奇的是,这到底只是个巧合?还是那小子未卜先知?

如果是后者,这问题可就严重。唯有皇帝和两府的宰相们,以及西夏高层才知晓的机密,却传入了汉水畔一个山野少年的耳朵里。此事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实在难以想象。

作为利州路的最高长官,他有义务搞清楚来龙去脉,否则就该向皇帝上表请辞了。陈贯有种感觉,那个少年郎或许还会给他意想不到的……也许是惊喜吧,但愿如此!

……

两个月的时间,孟家的砖茶作坊已经建起来了,八亩地肯定用不完,好一大片作为预留地,以及临时货场而存在的。眼下三个连着的院子,二三十间房子已经盖好。华木匠为首的诸多工匠,制作了一大批的制砖茶的工具,可以立即投入使用。

不等作坊盖好,孟家都发出了招聘的告示,二三十名擅长炒茶,身强力壮的茶农成为孟家的帮工。

孟韬和张瘸子立即展开入职培训,教导工人如何砍剁茶叶,如何炒茶,如何杵击封筑。至于后面的发花,是经验要求极高的重要工序,目前只能是孟韬和张瘸子亲自上阵。待大规模生产开始之后,再挑选机灵的工匠加以培训。

帮工们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将好好的茶叶剁碎,做成硕大的砖头。不过他们不管这些,冲着孟家给出的丰厚工钱,照吩咐办事就行了。

半个多月下来,有帮工也逐渐熟悉了流程,感觉制作砖茶似乎也没什么难的。说出这种话的人会立即被鄙视,看起来工艺貌似是简单,可这样重要的技术孟家能轻易泄露?

有心人已经注意到,简单的工艺里,最神秘的莫过于炒茶时加入的汁液。据说连张瘸子和阿旺都不知道配方,都是孟家小郎君在府中配好,命人抬过来的。

这就是秘密所在,几乎所有人都认定,没有这道秘方,制作砖茶多半会失败,至少不正宗。

哼哼,哪里有什么秘密,孟韬心中好笑。没有办法,这年代没有什么专利保护之说,一旦技术公开,孟家还有什么优势可言?为了保证短期内的独一无二,孟韬少不得故弄玄虚,保证自家作坊的利益。

这个秘密不会留存很久,但凡有想法的人会自己去尝试,次数多了,总会有结果的。

孟韬更需要的是时间,抢在仿制品出现前,打开销路,树立起孟家的品牌优势。眼下恐怕没有人在意,制茶砖的模具上,阳刻的“孟记”二字,以及那粗糙的山形图案意义何其重要。

……

自打清明开始,定军山新采的茶叶就送来孟家作坊。陈茂清的行动也很迅速,从洋州和西(乡)县收购了许多茶叶,装上船后直接溯江而上,运到定军山下。

孟家作坊立即开工,将一包包茶叶制作成茶砖。看着晾房的木架上,排列整齐的砖茶块长出灿烂的金花时,孟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自打开始建作坊,制砖茶开始,质疑和嘲笑声就没断过。茶农们感激自己救命的同时,心里大抵也会觉得自己是个冤大头,茶商同行以及孟讯之流,则是冷嘲热讽。茶价如此低时大规模收茶,囤积居奇?满山无人问津的茶叶奇在何处?哼哼,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至于砖茶,有明眼人或许看出了其优势所在,可眼下没有销路啊,一切都是白搭。

对此,孟韬都恍若未闻,毫不在意。只要契机出现,一切都会改变,可是契机何时会来呢?

按时间也该差不错了,为什么迟迟没有动静呢?当素来镇定的老祖母也开始有些不安时,孟韬也不免有些着急了。

不会是自己记错了,或者历史记载有误吧?孟韬坐在江边的大石头上,考虑自己是不是太过轻率,接下来该如何处理时,流言蜚语再一次不胫而走。说什么孟家小郎君是个败家子,胡乱作为赔光了家业,又要寻死云云。

也就在此时,那位曾在定军山茶园讨水喝的老先生又来了,这次他不是凭吊武侯墓,而且是直奔孟家砖茶作坊……

最新小说: 视频通万朝:开局剪辑千古一帝 大夏国秦云萧淑妃 谋定三国 疯狂大地主 重生乌克兰1990崛起 朕不想当皇帝了主攻忠犬受 林神医林阳与苏颜 岳麓书院浪漫史 许你一世深情 门阀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