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 ?小卍?說網w-w、w、.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江南最美的季节。
莲花走过池塘,见几只燕子掠过垂柳,黑色的尾巴真的似剪刀一样,不由微笑。知恩和海寿迎面而来,知恩笑眯眯地指着海寿手上的小木桶,揭开盖子给莲花看,却是一桶鲜亮的泡菜:“公主看!还不错吧?方丈肯定喜欢!”
莲花刚到京城在曹国公府住时,就到天禧寺看望了慧忍方丈。那一天慧忍乍一看到琉璃塔,面上激动,惊讶,难以置信各种表情翻涌;八十岁的高僧大德,几十年的修为,也止不住百感交集。真的是注定有此因缘吗?莲花和慧忍说到在沙漠中的奇遇,说到慧光大师的话语,慧忍方丈温润如琉璃的双眼满含慈悲,摇头叹息欲言又止,终于没有多说什么。莲花睁着明澈的双眼,终于也没有再问。
自那之后,莲花除了家里宫里,就是去天禧寺。主要是看《洪武南藏》的经文,和高丽大藏确实颇不相同;另外照顾慧忍方丈,带些炖烂的食物,汤水,甚至暖被软枕僧袍棉袜。慧忍素来生活清苦,不讲究吃穿用住,但是见莲花一片诚意也自感动,一老一小一起阅读经书常常忘了时间。玄信和玄知见有这么个人关心师父,更难得师父肯听,也是喜出望外,极欢迎莲花。前日慧忍说起想念北方的泡菜,莲花有心,回来就准备做了送过去;知恩却自告奋勇说是她的拿手本事,果然今天做了出来。
莲花看了一眼,赞道:“是不错!不亏是郑提调教出来的”。
知恩得意:“我会的多了,不过酱汤这些得现做了好吃,几时在天禧寺的大厨房里做给大伙儿吃”。
莲花笑:“主意不坏啊!今天我进宫到圣上那里,你们两去天禧寺送了泡菜,没事就在那里做好了”。
知恩不由拍手:“好啊,大和尚小和尚该高兴了”兴致勃勃地拉海寿:“走,陪我去取些食材调料”。
海寿有些不放心,莲花笑道:“没事,我坐宫里的车,晚上和殿下一起回来。你们去吧,带我问候方丈,就说我大概后天过去。”说着往皇宫而去。
~~~~~~~~~~~~~~~~~~~~~~~~~~~~~~~~~~~~~~~~~~~~~~~~~~~~~~~~~~~~~~~~~~~~~~~~
宁国公主朱如画,近来有些郁闷。一向无法无天的堂堂宁国公主,在后宫里即使谈不上横行无忌,那也是随心所欲任意去留;可是这两次去宫里,都没有见到皇帝,被王直挡在乾清宫外,说是皇帝正在“诵经坐禅”。诵什么经啊?年纪一大把了,又早就不是和尚了。可是王直一旦板脸拦路,宁国公主倒也不敢硬闯,知道他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两次都只好怏怏而归。
今日天气晴好,春风吹拂,宁国公主再整仪容,又特意拎了一盒朱元璋爱吃的酱鸭,再次来到乾清宫,要见父皇。没想到在乾清宫门口又被拦住,索性连王直都不露面,一个小太监就挡着不让进。w-w-w、.而且还是个身形未成面孔稚嫩的小太监。
宁国公主不由大怒,呵斥道:“你知道本公主是谁吗?”
小太监有些惊慌,战站兢兢地答道:“宁国公主,小的知道您是宁国公主”。
宁国公主哼了一声:“那还不赶紧带路?”
小太监却不动,继续颤抖着声音说道:“圣上不让任何人进,公主回头再来吧?”
宁国公主怒火上冲,喝道:“我不信!你让开!”说着拎着食盒就往里走。
小太监吓坏了,跪倒在宁国公主面前,连连磕头:“真的是圣上吩咐的,公主您回头再来”,一边急忙招了招手,几个侍卫上前并列一排,挡住了宁国公主。
宁国公主只带个随身侍女,看此情形闯不过去,冷哼一声道:“父皇在做什么?你叫什么名字?”
小太监见她停住了脚步,松了口气说道:“圣上在听经,王公公一起在里面,圣上吩咐了不让人进。我,我叫阿桂”。
宁国公主皱了皱眉:“听经?谁在讲经?是弘远还是慧忍?”
阿桂答道:“是东宫的李才人”。
宁国公主要想一下才反应过来谁是“东宫的李才人”,不由高声叫道:“那个朝鲜乡下人?她懂什么?”
阿桂嗫嚅着说道:“说是什么地藏经,高丽大藏经什么的,小的不懂”。
宁国公主想了想:“那前两次父皇诵经坐禅也是和她一起?”
阿桂不知道宁国公主指的什么,嗫嚅着不知如何回答。宁国公主气急问道:“我问你,这个朝鲜乡下人是不是经常在这里?”
阿桂小心翼翼地说道:“圣上这几天都宣召李才人,殿下办完公事来接,有时候两个人一起留下陪圣上晚膳”。
宁国公主咬牙:“这个乡下人,翻天了!不知道天高地厚!”
阿桂不敢再说,和几个侍卫并排站得紧紧的,显然拿定主意不让宁国公主进。
宁国公主一跺脚,直奔东宫而来。
~~~~~~~~~~~~~~~~~~~~~~~~~~~~~~~~~~~~~~~~~~~~~~~~~~~~~~~~~~~~~~~~~~~~~~
太子妃吕氏,正靠在院中晒太阳,一个宫女跪在一旁轻轻地给她捶着腿。小№說網w、w`w-.、吕氏双眼微闭,享受着这初春的和煦阳光,清新暖风。
忽然脚步声杂乱,宫女边追边喊:“公主,您慢点!”
吕氏睁开眼睛,宁国公主已经大步进了院中,气呼呼地,在吕氏榻前踱步。
吕氏见她面色不善,一时摸不着头脑,坐直了身体,示意宫女都退下,含笑开口:“如画,驸马又惹你生气了?”吕氏知道一般人不敢惹这个厉害公主,公主生气大多是因驸马梅殷。
宁国公主在吕氏身边坐下,气愤愤地说道:“他敢!和驸马没关系。我是来找大嫂子你的”。
吕氏有些惊讶:“找我?”
宁国公主直截了当:“你那个新媳妇,那个朝鲜来的李才人,太过分了!”
吕氏皱了皱眉:“李才人?她怎么了?”
宁国公主哼了一声:“她对大嫂子怎么样?按时晨昏定省吗?”
吕氏搞不清宁国公主为什么生这大气,淡淡说道:“她一个化外番邦来的,还能指望怎么样?有时候允炆出门早,他们要一起,我就让她早上不要来请安了”。
宁国公主一拍手:“可是来!这进门才一个月,早上就不来请安了,眼里有您这婆婆吗?她有什么事老要跟着允炆出门?她一个才人,不该老老实实呆在宫里伺候您?”
吕氏哼了一声:“年青人刚成亲,好着呢!允炆不舍得啊”。
宁国公主忍不住声音有些大:“那怎么行?她就老在外面逛?”
吕氏苦笑:“我有什么办法?不是圣上吩咐的吗,让允炆带她去天禧寺看那个什么大藏经”。
宁国公主撇了撇嘴:“她一个汉城来的乡下人,看得懂什么?还不是装装样子?哄人罢了。你们还真信了”。
吕氏到此时才大概猜到了宁国公主生气的原因,自己也对这个李才人不满意,叹口气道:“圣上信她,我们能怎么样?随她去吧”。
宁国公主正要开口,马淑仪进来了,给吕氏行了礼,又亲亲热热拉着宁国公主的手叫了声:“皇姑!”
宁国公主见她肚子已经很明显,关心地问道:“就快了吧?你这大个肚子就歇歇吧”。
马淑仪笑:“还有一个多月呢。我也没干什么。皇姑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宁国公主撅嘴道:“我是最有空的,以后只能来找你们了”。
马淑仪见她说的委屈,看了眼吕氏的面色,吕氏皱眉不语,马淑仪于是笑道:“皇姑!你来东宫,我们多高兴啊!巴不得你天天来”。
宁国公主还是气不平,拉着马淑仪的手,叹口气道:“我知道你对我好。你自己也要多留个心眼”。
马淑仪不解,宁国公主接着说道:“那个朝鲜公主不简单,你该端太孙妃架子的时候,就要端一端”。
马淑仪见宁国公主为自己着想,倒也心中感动,笑了笑说道:“多谢皇姑关心,我没事。”又补充道:“李才人还算懂规矩”。
马淑仪有些话,当着吕氏的面不好说。进东宫七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朱允炆那么开心,每天都容光焕喜气洋洋,才明白七年来他只是敷衍客套,不是不心酸的。只是马淑仪比朱允炆大七岁,对丈夫原本更像幼弟,受他的快乐感染,倒是为他高兴的时候多。
索性岔开话题,问道:“就要清明了,圣上有什么安排吗?”
朱元璋以孝治天下,皇宫里本有祭祀祖宗的“太庙”,规模宏大,四祖各为庙,皇高祖居中,皇曾祖东第一,皇祖西第一,皇考东第二;也就是祭祀父亲,爷爷,太爷爷,太太爷爷四代。这还不够,因为太庙只是过年时祭祀,朱元璋想想又建造了祭奉祖先的“奉先殿”,说是为了晨昏谒见,节序告奠。这奉先殿就在皇帝寝宫乾清宫的东侧,也是南向,五门五轩里也供奉了四代。朱元璋经常独自在里面念叨。
但虽有太庙和奉先殿,每年的清明节,朱元璋都要回中都的皇陵上坟。朱元璋的父母,兄嫂和侄儿葬在皇陵,本来是个土坡,经过洪武年的数次修建,已成了宏伟森严的皇家陵墓,有享殿,斋宫,官厅等宫殿数百间。
宁国公主撇了撇嘴:“肯定又是要回中都!我今年不想去了,那个乡下地方,又脏又破,来回得好些天,累死了”。
吕氏有些担心:“你不去行吗?”
宁国公主叹道:“我一个嫁出去的女儿,不去有什么关系?横竖父皇现在有朝鲜公主陪着”,言语间竟是难掩妒恨。
吕氏笑道:“你要是不去就正好,淑仪去不了,我正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应天府,你帮着照看下就最好”。
马淑仪连忙说道:“母亲不用担心我,我这没事的,在家歇着不会有什么事。皇姑该去就去,别惹得皇祖父不高兴,皇祖父可离不开皇姑”。
宁国公主听了吕氏的话心中怒极,往年不管皇帝到哪里,宁国公主都是最不能少的一个,什么时候,沦落为在家里看守孕妇了?朱如画当场就要作,听马淑仪说得小心,才又转怒为喜:是啊,这三次也许是碰巧了,她一个汉城来的番邦人,还当真让她占了父皇去?心里暗暗拿定主意,一会儿再去皇宫。
吕氏也自悔失言,忘了这小姑子是赌气来的,连忙找话遮掩:“那是,清明上坟这么大事,又是回老家,父皇一定又要拿如画和驸马显摆,在老家人面前得意得意”。宁国公主和梅殷一对才子佳人,是朱元璋得意之作,一向引以为豪,每次回到中都都让二人陪在身边,老家的人奉承恭维几句,朱元璋常常乐开了花儿。
宁国公主听了吕氏这个话,心中欢喜,假意谦虚道:“大嫂子又拿我们开心,我们老夫老妻,还有什么好显摆的?”
说着说着天色将晚,吕氏便留宁国公主晚膳。宁国公主看天晚了来不及去宫里了,不妨明天再提了好吃的送进去,遂也不推辞,与吕氏一起坐下用晚膳,马淑仪在下相陪。
正吃着,宫女通报:“殿下和李才人回来了”,话音刚落,朱允炆和莲花到了门口。
朱允炆一身明黄的锦袍,风神如玉,气度闲雅;莲花还是淡淡蓝色的衣衫,改了髻,姣如春花丽若朝霞。两个人一般的修长白皙,温润文雅;一样清澈明亮的眼睛,一样从容不迫的举止,甚至一样缓缓而行的步伐。二人一进了厅内,顿时满堂生辉,厅里的烛光都似份外明亮。
宁国公主一阵愣神,在这二人面前,自己和梅殷还算什么才子佳人?
二人和众人都见了礼,朱允炆正在回答吕氏的问话:“是,我们在皇祖父那里用过了,今天吃的斋”;莲花含笑侍立在下,给三人布菜舀汤。她是才人,按规矩是要侍候太子妃,公主和太孙妃几人用饭的。
朱允炆却有些心疼的样子,看莲花盛一碗热汤给马淑仪,连忙叫一声:“小心别烫着!”竟是不由分说自己接过,端到了马淑仪面前。这可大大地背了规矩,马淑仪连忙也站了起来,双手接过汤,慌乱地说道:“殿下放着,让臣妾来”。
吕氏不由哼了一声,面色难看之极。莲花有些慌乱,看了眼朱允炆,又小心看了看吕氏,轻声说道:“对不起”,说着拿起另一只汤碗,准备再装一碗。
吕氏摆摆手:“你们两个先下去吧。让我们三人好好吃饭,省得不安生”。
莲花拿着碗的手僵在半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朱允炆听了却很高兴,牵起莲花的手,笑着对三人说道:“那我们先回落霞宫了,母亲皇姑慢慢用,淑仪你招呼好”,竟然便即告退。莲花红着脸,被朱允炆拉出了饭厅。
吕氏叹口气,放下了手中的筷子;马淑仪低着头,不敢吭声;宁国公主嘻嘻一笑:“大嫂子,允炆这可出息了啊”。
吕氏知她是出言讥讽,可是刚才的情形是实情,自己这个儿子整一个见了媳妇忘了娘,连宫规都不顾了。不由得又叹口气。
宜宁公主得到了皇太孙的爱情,得到了皇帝的欢心;可是后宫的嫉妒不满也拉开了帷幕。前方的路究竟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