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破阵子】(1 / 1)

接下来的日子,一切看起来都很平常,可是又有谁知道,在这看似平常的日子中,却暗流涌动。

大宋皇帝赵佶已经好几天没有上朝了。那些喜欢嚼舌头的朝臣们私底下又开始议论皇帝去了哪家青楼,去了哪家酒肆。

尤其听说最近圣上和京城名妓李师师走得很近,经常大半夜摸过去,傍晚才摸回来,搭乘轿子,扶着墙软腿软脚,以至于火力不集中,冷落宫中佳人许久。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大臣们在对圣上议论的时候,可以补脑那些暖玉温香,樱唇咂尝的绮丽场面,让他们可以唾沫横飞地大加斥责,荒淫无道,纸醉金迷,岂有人君模样?斥责完毕,再小小温习一下具体画面,让他们这些经常上朝扑空的朝臣们有所心理补偿。

不过很可惜,这一次赵佶并未出宫去偷香窃玉,而是老老实实待在宫里。

案几前,赵佶提趣÷阁写字,运趣÷阁如飞,很快就在洁白的宣纸上写好了一首词儿:

帘旌微动,峭寒天气,龙池冰泮。

杏花笑吐禾犹浅。又还是、春将半。

清歌妙舞从头按。等芳时开宴。

记去年、对著东风,曾许不负莺花愿。

词儿写好以后,赵佶随手在上面花押,他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意思是象征“天下一人”。作为大宋皇帝,也只有他才有这种资格,用这样的花押。

深吐一口气,赵佶看着宣纸上面的诗词,心情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再看看他桌案旁另一幅白纸上,竟也是一首词儿,却是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豪放派新词---《破阵子》,作词人是凌霄。

一想到凌霄,赵佶的心就一阵慌乱。脑海中浮现出那个俊俏刚毅的面孔。

赵佶觉得自己脸皮儿发烫,摸一摸,很热。

他唤来茶水,喝了几口,愈发觉得喉咙干渴难忍,于是就把茶杯摔裂在地。旁边侍候他的小太监张迪低头垂目,默不作声。最近官家动不动就大发雷霆,他已经习惯了。

赵佶叹口气,挥挥衣袖,命人将地上碎片清扫干净,自己则重新走到案几旁,将自己写的艳词和凌霄的破阵子挨着放在一起。

读来,只觉是红粉佳人匹配沙场英雄。

不知怎地,赵佶的思绪就飘飞起来。

记得清楚,当他还是端王时,喜好擦脂涂粉,每每照着镜子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甚至还穿了女孩子的绿衣小褂,挽了她们的发髻。

一次却被母亲逮到,硬生生打了屁股,告诉他,做王爷就要有王爷的样子,搞不好日后可能君临天下,岂能做这种扭捏女儿态?

那时候的赵佶告诉自己,不要做皇帝,就喜欢穿那女儿花花绿绿的衣服,喜欢擦涂那香气扑鼻的脂粉。

但是现在---

赵佶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不由自主地竟又想起了那天的尴尬来。

虽然他知道,凌霄亲自己是为了救助自己,要不然自己非被那该死的蜜饯卡死不可,但是那旖旎的一幕画面,却让赵佶记忆在心,怎么抹去也抹不掉。

凌霄的样貌随着那一亲,在他脑海中变得越发清晰,也变得越发神秘。

好像凌霄那鲁莽的得罪天子的举动,开启了赵佶内心深处某扇神秘的门。

赵佶的脸再次泛红,怒骂凌霄,可恶,那种冒犯天子的举止行动,简直可以千刀万剐;却又想到凌霄救了自己一命,却又是情不得已,情有可原。

是啊,我已经奖赏他了,从一个医馆杂役,到从七品的保和郎,对他已经仁至义尽了。

赵佶喃喃自语。

可这首词儿又是什么鬼?

破阵子?

他一个医馆杂役又岂能做出这般大气磅礴的好词?

赵佶,疑惑中。

何况这首词还牵扯到了朝廷那位威名赫赫的大将---难道凌霄那厮懂得未卜先知……

就在赵佶遐思之时,就听近侍高声喊道:“保静军节度使---种师道,觐见!”

该来的总算来了。

破阵子的主人翁来了。

赵佶念叨。

……

随着唱喏,就见从外面进来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将军,六十岁上下,体格魁梧,花白胡子上还沾着雪水,可见来的时候在外面吃了不少苦。

赵佶看见此人,顾不得休憩,急忙迎上前去,道:“种老将军,你可来了!”

那人刚要跪地叩拜,却被赵佶拦住,“老将军一路奔波劳苦,无须多礼。”

那人这才直起腰,道了一声:“谢陛下。”声音洪亮,充满感情。

看到种师道,赵佶也禁不住心中一热,对于他来说,这个老将军绝对是值得信赖的老臣子。

给种师道上茶赐座,然后赵佶才深深地看了一眼他,说道:“老将军,你可知我这次找你来所为何事?”

种师道再次起身,抱拳道:“老臣不知,还请陛下明言。”

赵佶点点头,忽然站起来,背着手问道:“你看春上童贯出使辽国如何?”

童贯即将出使辽国,早弄得朝上议论纷纷,种师道虽然年岁大,却耳聪目明,当然知晓此事。

种师道再次躬身,“陛下,臣乃一介武将,军令所指,定当歇尽全力。”

赵佶笑了,“朕知道老将军忠心,我只是想要知道,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目光灼灼地看着种师道。

种师道卧蚕眉微皱,沉吟一下说道:“臣,反对。”

赵佶心里咯噔一下,“为何?”

种师道就道:“四个字,人心难度。”

赵佶,沉默了。

虽然种师道自诩一介武将,但熟知他的人都知道,他原任文职,因有谋略,后改武职,抵御西夏有功,方成名将。

君臣之间,没把话说透,却都明白各自心思。

赵佶一心想要借机窥探辽国虚实,以便趁虚而入,趁着辽国人心不稳,从而征伐大辽,开疆辟土。

种师道担心的却是,人心向背,瞬息可变。何况,倘若真的出使辽国,给辽国送去丰盛礼物,定能引起西夏不满,到时候边疆再起烽火,受苦受难的还是老百姓。

尤其大宋边陲之处,年年遭受“打谷草”,百姓流离失所,倘若重新伐辽,不说无兵可征,就是这钱粮就很难凑足。

作为一代名将,种师道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重要性。

赵佶不是傻子,当然明白单靠人心向背是决定不了战争胜利的,何况,大宋虎狼环顾,除了辽,还有西夏,甚至还有再远一点的吐蕃。

可是,赵佶心中那团早已燃起来的火---收复幽州,完成祖先未完成的壮举,让他难以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

“老将军,你是疆场上征战的老人,你的话我会参详的……”赵佶半天才缓缓说道。

种师道知道,自己已经拦不住皇上了。陛下没有用“采纳”而用“参详”,就摆明了这次出使辽国已经板上钉钉,无人能够再去更改。

暗自叹息一声,种师道说道:“陛下,倘若真要出使辽国,微臣有一个不情之请---”

“你且说来。”

“老臣愿随童大人一起前往。”

“这个……”赵佶沉吟了一下。“好吧,此事我会斟酌的。”赵佶给出了答复。

这边种师道知道多说无益,于是就躬身告退。赵佶摆摆手,让他离去。

桌上,种师道那杯热茶,始终未曾喝上一口,依旧冒着热气。

见种师道离开,赵佶不禁负手踱步,深思不已。

要知道,种师道可以说是他赵佶一手提拔起来的。当年西夏起兵,虎视中原,他命童贯率军征讨。童贯看上去威风凛凛,实际上只会虚张声势。

赵佶不放心,又召种师道询问策略,种师道答曰:“西夏入侵中原,我们可以反击;但是我们讨伐西夏,实在难于取胜。轻举妄动,惹事生非不是上策。”

赵佶把种师道的意见转告童贯,童贯哪里肯听!还想从内地挑选弓箭手充实新拓边塞。宋徽宗看出童贯确实在惹是生非,便再次征询种师道的意见。

种师道很有见解地说:“我担心内地调兵尚未成功,边防可忧之事已经发生。”

赵佶觉得很有道理,便赐给他金带将军服,夸奖他说:“师道是我亲自提拨的将才”。种师道也就此荣升为提举秦凤弓箭手、时五路并置官。童贯知道后心里很不高兴,种师道听说后便不敢接此重任。

赵佶对此心知肚明,所以又改任种师道为崇福宫提举,接着又改任西安知州。此后,种师道在童贯手下任都统制,拜保静军节度使。

这次童贯预计出使辽国,根本就未提种师道半句,意思很明显,一怕这位老将碍手碍脚,二怕种师道分去偌大功劳。

赵佶虽然醉迷书画,对臣子勾心斗角还是知晓的,做皇帝这么久,更懂得帝王之术,童贯不提,他就假装不知,免得把两人放在一起貌合心不合,坏了大事。可是现在老将军提出也要出使大辽,这让赵佶不禁有些心烦。

忍不住又看了一下案几上凌霄所作的《破阵子》,赵佶忍不住一手抓过,撕成了碎片。

最新小说: 抗日之不世军神 穿越之明正德皇帝 抗日之超级壮丁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章穿越背锅的 大秦铁骑 穿越到明朝朱由检 穿越火线之最强佣兵 刚刚穿越,人在唐朝,准备去继承大唐皇位! 大唐太子要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