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库全书 > 其他类型 > 送你一支千年妙笔 > 第5章 笫四章现实中有没有客观存在的生花妙笔?(一)

第5章 笫四章现实中有没有客观存在的生花妙笔?(一)(1 / 1)

1.关于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客观存在的生花妙笔的推论?

下面我们探讨生花妙笔的第三种形式,即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客观存在的生花妙笔呢?

金代诗人元好问曾为天下有情人填了一首词,名叫《摸鱼儿·雁丘词》,其中有两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诗感动了很多人,也鼓舞了很多人。而我在这里呢,也想替普天下爱好文学艺术创作的人们向天发问:问世间神笔何在?怎不教爱文者直取。也就是说,老天爷呀,大自然中为什么不设一种客观存在的神笔,让需要它的人,就直接去取呢?如果真是这样,岂不是更好吗!那么,天下会有这样的好事吗?这是一个亘古以来的大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破解这个千古之迷吧。

讲到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我们要探讨的、所希望的生花妙笔,它可不是虚构的,虚假的,它应该是客观存在,真实不虚的。谁想拿到它就能拿到它,拿到它以后马上就能使用,人与人之间还可以互相赠予。比如说,今天我想得到它,马上就能得到它;我想赠与别人,也能赠予别人;我想再讨要回来,还能讨要回来。也就是说,我们说的生花妙笔,它就像毛笔、铅笔、自来水笔一样,是一个有形的物件,是一个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物。

那么,现实生活中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好东西呢?请看我写的一首五言诗《中国文学揭秘》:

“翻开文学史,

不免心一惊。

古今文巨星,

皆自一源同。

不是闯生活,

而是锻心灵。

百样人生里,

共读一本经。

一旦心灵开,

万卷一毛轻。”

看完这首诗,客观中有没有生花妙笔呢?答案就是十分肯定的了。其实这个问题,早在我国2000年前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答案。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中一种特有的、鲜为人知的文化现象。近年来,我在日常阅读和文学创作的实践中,也发现了它。其实,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发现,历史上很多文人志士,对此都有切身感受。我只是综合了大家的意见,给它定了一个名子而已。人们一旦得到它,就如同得到一支生花妙笔一样。不仅能写出美丽动人的诗篇,唤起无数人的钦敬,还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这个惊天的大秘密吧。

那么,这个客观存在的生花妙笔,它是什么呢?它是一本书,共27000字。书的内容讲的是释迦牟尼有一天召开一个大型会议要讲经说法,抬头一看当地一个富翁维摩诘没有来,释迦牟尼就派大弟子文殊菩萨去看他。大概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这本书,大家可以从网上看到,大的书店,大的图书馆里都有。大家一定会很关心它是哪本书哇?名字叫什么呀?它是一本佛经,书的名字就叫《维摩诘经》,名字也可以翻译成《一个说反话的老头所说经》。它是我国东晋时期后秦的一位高僧鸠摩罗什翻译的。如果你热爱文学艺术,又没有机会梦笔神授或者神灵相助,那就去读一读《维摩诘经》吧,一定会有意外惊喜。我认为,无论是谁,一旦阅读了它,就真的会得到一支生花妙笔,千真万确的生花妙笔。从此你就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作品卓著。

人类几千年以来,还没有人敢这么讲过,我这也算是开了历史的先河!

那么,我们还是先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吧?以及这部经是怎么来的?

为此,我先说明两点:

第一,这部经真的来之不易。《维摩诘经》在印度形成,汉朝末年传入了中国。据说在中国有七个汉译本:严佛调译本、支谦译本、西晋竺淑兰译本、西晋竺淑兰法护译本、东晋抵多密译本、鸠摩罗什译本、唐玄奘译本。现存的有三个:一个是支谦翻译本,一个是鸠摩罗什翻译本,一个是玄奘翻译本。我们这里重点介绍的是鸠摩罗什译本。

中国汉朝以后进入了魏蜀吴三国的混乱年代,之后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年不断的战争,南北朝的皇帝大都很短命,可以用朝不保夕来形容。上午还轰轰烈烈,下午就名落西山——下台了。但是,他们也不只是吃干饭混日子的,一个个也是想称雄天下,青史留名,到处网罗人才,寻找高人,为己所用。当时的中国,听说万里之外的西域有个神人名叫鸠摩罗什,前秦的皇帝苻坚就派大将军呂光发兵20万前去抢他。临行之前,苻坚在长安建章宫举行饯别宴,对吕光说:“帝王顺应天道而治国,爱民如子,那有贪取国土而征伐的道理呢?只因为怀念远方的大德智人罢了!我听说西域有一位鸠摩罗什大师,他深解佛法,擅长阴阳之理,是后学的宗师。我非常想念他。贤哲的人,是国家的大宝,如果你战胜龟兹国,要赶快护送他返国。”大将军呂光不负圣命前往讨伐龟兹,战胜了龟兹国,并找到了鸠摩罗什。但是,鸠摩罗什还没走到中国,苻坚的前秦就亡国了。后来的后秦国主姚兴即位后,又派征西大将军陇西公姚硕德带领五千人讨伐后凉国吕隆,鸠摩罗什又被请到了长安,以国师之礼宽待鸠摩罗什,次年并敦请他到西明阁和逍遥园翻译佛经。你看看,为了请这么一位大学者,发兵几十万,几代皇帝,先后耗时十几年,灭了扣住鸠摩罗什的两个西域小国家,似乎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也仅此一例吧。

第二,翻译这部经的人有多么的神奇。鸠摩罗什译本是由鸠摩罗什翻译的,参与翻译的沙门、学者共1200人。自鸠摩罗什翻译的《维摩诘经》问世以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倾倒。以“解空第一”闻名天下的僧肇(384-414),他是鸠摩罗什的入门弟子。他参与了鸠摩罗什重新翻译《维摩诘经》的工作,还写了《维摩诘经注》。他在《维摩诘经注》中说鸠摩罗什译此经时,“什以高世之量,冥心真境,既尽环中,又善方言。手执梵文,口自宣译。道俗虔虔,一言三复,陶冶精求,务存圣意。其文约而诣,其旨婉而彰,微远之言,于兹显然矣。”他说鸠摩罗什所译经文可信,言简意赅,蕴有玄远的哲理。既要译出原意,同时力求文字通俗化,兼富优美文学色彩。谈到此经的内容时,他解释说:“维摩诘不思议经者。盖是穷微尽化。绝妙之称也。其旨渊玄。非言象所测。道越三空。非二乘所议。超群数之表。绝有心之境。眇莽无为而无不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何则夫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应。至韵无言而玄籍弥布。冥权无谋而动与事会。故能统济群方。开物成务。利见天下于我无为。而惑者睹感照。因谓之智。观应形则谓之身。觌玄籍便谓之言。见变动而谓之权。”他还认为此经所述的大乘解脱法门非一般人乃至小乘修行者可以理解,也非人间文字语言可以完全表述,然而又功能无限,日用万千。《维摩诘经》,它富有思想创造性和艺术想象力,思辨恢宏深邃,议论机智诙谐,叙事生动活泼,文字极其优美,堪称佛经中的一部杰作中的杰作。大师在长安圆寂前,曾向僧众告别说:“希望我翻译的所有经典,都能流传后世而发扬光大。如今我在大众面前发诚实誓愿——如果我翻译的经典没有错误,那么愿我的身体在火化之后,舌头不会被烧坏。”这话说完不久,大师就撒手西归了。按照佛门规矩,四众弟子们给大师举行了隆重的荼毗火化仪式,当灰飞烟灭之后,大家发现了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大师的遗体在高温里早已化为灰烬,但柔软的舌头却依然鲜红如初,一点没有受损伤,犹如活着一样。按常理,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弟子们立刻就想起了大师生前的誓言,若译经无误,“则舌根不坏!”这才明白是大师生前誓言应验了!真是了不起!鸠摩罗什大师用“三寸不烂之舌“这样的方式,证明了他翻译的所有经典,包括这部《维摩诘经》是完全符合圣意的。《维摩诘经》又是鸠摩罗什倾注心血最大的一部经。他在世时,一有时间就帮着弟子僧肇编写《维摩诘经注》。曾有熟悉大师的外国沙门说,鸠摩罗什翻译出的经典,其实还不到他所精通的十分之一!鸠摩罗什的言语流畅,文辞优美,后世的人想重译,不是立意达不到,就是語言跟不上。这真是“鸠摩罗什法庄严,舌垂三尺绕金莲”。此君乃真神人也,非常人之所为也。

另外,我还看到过两份介绍神人鸠摩罗什的资料:

一个是“鸠摩罗什吃钉子”的故事。后秦国主姚兴因鸠摩罗什翻译佛经有功,欲为其保留“法种”,逼其破戒,赐给娇妻美眷无数。鸠摩罗什破戒以后,从此不再住僧坊,而别立廨舍,他也因破色戒而遭众人非议。当时的长安城中比丘、居士也跟着有样学样,上行下效,出家人、在家人一时积姬蓄妾成风。无奈之下,鸠摩罗什公开宴请长安诸位高僧大德,当面吞吃一碗铁钉,然后说:大家不是学我么?那就先跟着我学吃钉子好了,能吃下钉子的人自然也可以无视淫戒去讨老婆纳小妾了。从此僧众居士们都恭顺谨慎起来,长安道风民风为之一震。当时,跟随鸠摩罗什翻译佛经的四大弟子:道生、僧肇、道融、僧睿也都成为了一流的文学天才,成为当世人们心灵的导师和学习追随的榜样。

另一个是鸠摩罗什圆寂后,为了纪念这位西域高僧弘扬佛法和翻译经典的功绩,后人根据他的遗嘱在他曾经生活了18年的GS武威建造的了一座纪念塔,鸠摩罗什的“千年不烂之舌”就供奉在那里,所以称此塔为“罗什舌塔”。一千六百年来,该寺屡屡呈现灵异,特别是举行大型佛事活动期间,“罗什舌塔”塔顶总是伴有五彩祥云出现,几乎年年如此,犹如鸠摩罗什还活在人间一样。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地说,《维摩诘经》就是生长在人世间的一支永开不败的奇异花朵。

那么,请问《维摩诘经》到底是怎样的一部经呢?答案就是十分肯定的了:《维摩诘经》就是客观存在的那一支生花妙笔。

所以说,今天我们研究学习、受持读诵《维摩诘经》,尽管放心,勿要迟疑,要百诚以对!

(本章完)

最新小说: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八零好福妻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谍海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