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历史时期的人物
72)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所以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经典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顾炎武读《维摩诘经》的考据资料:
顾炎武的一生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曾声称:生平不读佛书。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所说︰“南方士大夫晚年多好学佛,北方士大夫晚年多好学仙。”但是,从下面几段话里可以看出他既读过《金刚经》,也读过《维摩诘经》。
①顾炎武在其著作《日知录》上讲,佛法只是在一个空水桶和一个装满水的水桶间,倒来倒去而已,实则不过一桶水耳!于我而言,对“非法非非法”尚不及于佛学的思量。南怀瑾评价说:《金刚经》这种句法,后世许多儒家不了解,像清朝的大儒顾亭林,在日知录上就讲,叫一般学生不要看佛经,佛经没有什么看的,这个东西就是一桶水,一个是满的,一个是空桶,一下倒过来,一下倒过去,倒来倒去就是这么一桶水。他认为“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倒来倒去,等于没有说嘛!”
②顾炎武的《与友人论学书》:惟是斯道之在天下,必有时而兴,而君子之教人有私淑艾者,虽去之百世而犹若同堂也。
译文:不过学术之在天下,一定会有机会发扬,而古代君子教诲人要学习私心所仰慕的贤者,哪怕彼此相距已有百世之久也好像是同在一室似的。
注“虽去之百世而犹若同堂也”和《维摩诘经》中的“丈室容亿佛”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③《晓窗》: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此诗所表达的不二之义,与《维摩诘经》的不二义相同。
④《亡友潘节士之弟耒远来受学兼有投诗答之》:独有士龙年最少,一朝词笔动江关。“词笔动江关”是“一毛纳四海”的活用。
《维摩经》:“防意如城,守口如瓶。”顾炎武在《与归庄手札》中写道:“吾辈不能多读书,未宜轻作诗文,如盆盎中水何裨于沧海之大,祇供人覆瓿而已。予将守口如瓶,不作雷鸣之瓦釜矣。”此两句“予将守口如瓶,不作雷鸣之瓦釜”矣,引用了《维摩经》之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