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库全书 > 历史军事 > 国之乱世 > 第三十三章 董卓

第三十三章 董卓(1 / 1)

董卓,从古至今,历来是人们公认的中国历史上最为臭名昭著的乱臣贼子之一,身背将近二千载的骂名。董卓,他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时人非杀之而后快?以至于死后还被肚脐眼插灯芯点了天灯?好在时光如夕阳几度,史书却青山依旧,那就让我们翻开史书,来看看董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董卓,是他那个时代最为勇武的人。

董卓的籍贯是凉州的陇西临洮,凉州在当时是“边鄙”地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有大量的羌、胡少数民族杂居于此。羌、胡剽悍,长于骑射,是当时关东汉人最为惧怕的民族。汉灵帝时由于朝廷昏暗,羌、胡屡屡叛乱,兵锋所至,常常就侵扰到三辅地区(原先西汉时作为首都的长安京畿之地)。但是凉州的汉人,由于长期处在和羌、胡杂居的环境中,习于夷风,却是比羌、胡还羌、胡,整日里倚门延颈,望眼欲穿,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哪天要打仗,一旦听说有仗可打,立马象打了鸡血一般,刀头舔血,脑袋别裤腰带,一溜烟长驱前冲,根本没有回头的打算。史书文绉绉的记载就是:“守塞候望,悬命锋镝,闻急长驱,去不图反”当时谚云“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而“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所以当时朝廷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就是凉州军,甚至连朝廷的“期门”、“羽林”,即皇帝的卫士,也是从六郡的良家子弟里选拔(凉州的四郡加并州的二郡)。《英雄记》曰:“卓数讨羌、胡,前后百馀战。”咱们知道,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也不过“大小身经七十余战,未有败绩”,而董卓与当时汉人畏之如虎的羌、胡作战,竟然达到惊人的一百多次。至于战绩如何,史载河南尹朱俊为董卓陈述军事,董卓因为自负,折辱朱俊说:“我百战百胜,决之于心,卿勿妄说,且污我刀!”董卓这话,语虽狂妄,但也从侧面反映了董卓对羌、胡作战的胜绩。事实上,汉灵帝之世,朝廷军事上的倚靠,一位是皇甫嵩,籍贯安定,也是凉州人,朝廷靠他来平定黄巾起义;一位就是董卓,屡镇边关,朝廷靠他来平定羌、胡之乱。皇甫嵩的侄儿曾对皇甫嵩说“本朝失败,天下倒悬,能安危定倾者,唯大人(皇甫嵩)与董卓耳。”

史载董卓“性粗猛有谋”,打起仗来智勇双全。中平二年,以边章、韩遂汉人为首的羌、胡“入寇三辅,侵逼园陵”,东汉政权危如累卵,汉灵帝几乎征用了所有精兵强将御敌,然而初战不利,各路军马是凭借着董卓的神闲气定,稳定军心,才能抓住一线战机将敌击溃;此后官军追击,深入叛军老巢,陷入西羌部队的分割包围之中,各路军队中,除了董卓用计全身而退之外,余部俱被击破,史载:“时六军上陇西,五军败绩,卓独全众而还,屯住扶风。”;又《九州春秋》记载:“卓初入洛阳,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遣兵出四城门,明日陈旌鼓而入,宣言云;‘西兵复入至洛中’。人不觉,谓卓兵不可胜数。”;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河内太守王匡,派遣泰山兵屯扎在河阳津,准备进攻董卓。董卓派遣疑兵装作将要从平阴渡河的样子,暗里却遣精锐从小平津北渡,绕击其后,大破之津北,死者略尽。董卓为军,大抵如此。

当初,皇甫嵩讨黄巾,战无不胜,他唯一的败绩,就是讨羌、胡,无功而免,史载皇甫嵩被免的原因是因为他得罪了宦官赵忠、张让;而董卓征羌、胡,百战百胜,但是征剿黄巾,却失利获罪,被革职贬回陇西,对于此战失利的具体情况,史书片言未提;董卓另一次军事失利就是与孙坚在洛阳诸陵墓间的战斗,最后董卓败走。除此之外,史书再无董卓战败的记录。

若论中国历史上谁最勇武,那“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估计项羽应该拔得头筹。史载项羽身高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按现在的度量计算,其身高至少一米九零以上。史书对项羽单兵作战能力也记载得也非常详细:会稽起兵,一人仗剑击杀一百多人;垓下败亡之际,弃马步战,短兵相接,一人犹能击杀汉军数百人。史载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以健侠知名。”又“卓有才武,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董卓作战时身背双弓,能于奔马上左右开弓骑射,就连羌、胡都畏惧他。羌、胡世代鞍马为居,射猎为业,剽悍豪强,崇尚武力,但对于以“健侠”知名的董卓,却畏惧有加;汉桓帝末,董卓被朝廷选拔为羽林郎,而要成为皇帝的卫士,必要的条件之一就是一定得修习战备,高上气力,材力绝伦,所以尽管史书没有详细记载董卓的身高相貌,只简单用“多力”“素肥”记之,但可想而知,董卓的相貌,定然是魁伟高大,健硕威猛。当初,越骑校尉汝南伍孚决心刺杀董卓,著小铠,于朝服里挟佩刀见卓,伺机刺杀,却没有成功。史载伍孚性刚勇壮,也是一位力能兼人的力士,其带刀行刺董卓是早有预谋且准备充分,而董卓却是赤手空拳且毫不知情,如此情况下仍不能成功,亦可见董卓之多力勇猛。因此,董卓之勇,冠于当世,对于这个结论,是毋庸置疑的。

董卓,是他那个时代最为仁义的人。

以上鄙人论证董卓是他那个时代最为勇武的人,或许有些人心有不甘,但是也不至于全盘否定;而对于鄙人说董卓是他那个时代最为仁义的人,我估计列位看官十之八九是大不以为然,因为董卓在历史上固有的评论,几乎就是暴虐悖乱的代名词,是人人得而诛之的最为臭名昭著的乱臣贼子(几乎没有“之一”)。其实诸位有这样的想法,倒也在鄙人的意料之中,就像西楚霸王项羽,历史上公论其败亡的原因就是残暴不仁,但是王陵,史载:“汉高祖刘邦微时,对王陵兄事之”,他的母亲是被项羽烹煮了的,但是王陵评价项羽,依然是“陛下(刘邦)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陈平奇计百出,是刘邦手下重要的谋臣,他评价项羽:“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大王(刘邦)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刘邦)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陈平这鸟人虽然盗嫂受金,说话倒是不昧良心,不仅直言项羽为人,恭敬爱人,而且坦承自己就是顽钝嗜利无耻之徒,的确不是一般人所能及;而韩信眼中的项羽,勇猛时“喑恶叱咤,千人皆废”,但平时待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王陵、陈平、韩信这三人,都是项羽的敌人,而他们这些评论项羽的话,都是当着刘邦的面说的,所以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为项羽饰美。因此,历史上真实的项羽,不仅不残忍暴虐,反而是仁爱恭敬,而董卓,亦复如是。

前文咱说过,董卓早年在羌、胡中就以“健侠”知名,如果董卓只是勇,那只能称为“健”,之所以称之“健侠”,说明董卓一定有侠义仁爱的一面。早年在凉州,羌人豪帅来家作客,他便杀牛宰羊款待,丝毫不吝啬钱财,后为朝廷征伐羌、胡的叛乱,所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部下,自己一无所留。入京执掌朝政后,对先前被阉党残害致死的陈蕃、窦武等人,不但全部恢复以前的爵位,还擢升他们的子孙;对司徒黄琬,司空杨彪尊崇有加;又任命吏部尚书汉阳周毖、侍中汝南伍琼、尚书郑公业、长史何颙等,以处士荀爽为司空;那些与党锢之祸有牵连的人如陈纪、韩融之徒,皆为列卿,幽滞之士,多所显拔;而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董卓信之任之,对他们举荐的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等人,都出宰州郡;当朝大名士蔡邕也被董卓征召,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御史、尚书。又出任巴郡太守,被留为侍中。后拜左中郎将,随献帝迁都长安,封高阳乡侯,对其言听计从;特别是王允,董卓推心置腹,极度信任,委以朝廷,加封温侯;要知道,汉代的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从侯爵开始有封地,封地的税收全归其所有。侯爵分县、乡、亭三等,董卓封给王允温侯的等级是县侯,封蔡邕高阳乡侯的等级是乡侯,封吕布都亭侯的等级是亭侯,而董卓的亲信,那些跟着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凉州军子弟,并不处显职,只给予中郎将和校尉的官职,即便是自己的女婿牛辅,也是只给一个中郎将的官职而已,并未封侯。至于董卓的宗族子弟,史书虽然说:“宗族内外,并居列位。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但事实上,史书有明确记载的董氏宗族唯一封侯的就是他的弟弟董旻,被封为右将军,兼封鄠侯;兄子董璜为侍中,领中军校尉,并未封侯。

其实,在董卓尚未入京执掌朝政之前,就已经三次险遭不测:最早的一次在中平三年,当时董卓受张温节制,正和朝廷各路军队一起参加抵御边章、韩遂“入寇三辅,侵逼园陵”的战争,孙权的老爸孙坚是张温的参军,就劝张温找个董卓违反军令的借口,陈兵斩之;接着是中平六年,董卓和皇甫嵩联手刚刚剿灭了凉州人王国的叛乱,朝廷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让他把兵权交给皇甫嵩,董卓不从,上书自请,皇甫嵩的侄子就劝皇甫嵩以逆命怀奸的罪名诛杀董卓;还有就是灵帝崩后,袁绍劝何进征董卓进京,等到董卓带兵来了,鲍信却劝袁绍:“董卓拥制强兵,将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及其新至疲劳,袭之可禽也。”张温、皇甫嵩、和袁绍三人最终没有动手。之所以没有动手,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因为畏惧董卓和其部下凉州军的勇猛而不敢。而董卓入京执掌朝政后,在对这些人的处理上,可谓以德报怨:孙坚是第一个跳出来鼓动要杀董卓的,而且他也是历史纪录中唯一一位打败过董卓的人,但董卓不念旧恶,派遣亲信李傕前往孙坚处求和,欲结为姻亲,并让孙坚开列子弟中能任刺史、郡守的名单,答应保举任用他们;对待皇甫嵩,尽释前嫌,任命他为议郎,后又升任御史中丞;对待袁绍,在两人撕破脸皮,几乎要拔刀相向的情况下,依然听人劝说,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位邟乡侯。而唯一被董卓处死的张温,董卓当政时仍官居卫尉,统率禁宫守卫,也位列九卿。但他不善董卓,心怀异志,“卓乃使人诬卫尉张温与袁术交通,遂笞温于市,杀之,”,孙坚当张温的参军时,如果不是张温的绝对亲信,劝张温杀董卓这样的大事,无论如何是不敢说的,而孙坚依附袁术,作为袁术的马前卒,直至因此而丧身殒命,天下皆知。董卓果真是诬陷张温吗?史载其“与司徒王允共谋诛卓,事未及发而见害”事实上,张温死得一点也不冤。

行文至此,如果有的读者细心,或许应该会发现一些问题,什么问题呢?你看张温、皇甫嵩、袁绍这些人接二连三地想害董卓,但那时的董卓,正联手和他们一起为朝廷效命,还没入京,并未执政,至于日后他们口中所谓的“杀主残臣”、“暴虐不仁”的大罪一样没做,他们为什么就这么急着要杀董卓呢?董卓入京后,为什么擢用群士,王允、袁绍、吕布之辈,俱得封侯,而自己的亲信凉州军部下,却无一人封侯?王允、吕布之辈,既受董卓厚恩,为何又最终杀害董卓?王允、吕布之辈,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咱先不着急回答这些问题,回过头再看项羽。项氏叔侄起兵后,项羽的叔叔项梁误信范增之谋,从民间寻找到楚怀王的孙子芈心,把这位放羊娃立为楚怀王,(义帝是项羽亡秦后所封),以为这样就能号令天下诸侯共同反秦,自己反居其下,称武信君。其实,树立楚怀王这面旗帜是不必要的,原因何在呢?因为项氏叔侄起兵,其本身就是一面旗帜,早先项羽的祖父项燕抗秦,破李信二十万秦军,那场战役是六国诸侯里最后一次大胜秦国,最后秦国发倾国之兵由王翦统领才击破项燕,楚国就此灭亡,项燕生死未卜。那时项燕的声名,天下皆知,以至于陈胜吴广首义,犹打着项燕的旗号。项氏放着自己祖先的这面光辉大旗不举,却听信范增之谋,凭空竖立一位故主压在自己头上,君臣名分既定,受人权柄,处处受其掣肘,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而以后事实的发展确也如此:项梁战死,尸骨未寒,怀王就收编项羽、吕臣的军队由自己统领,破格提拔自己的亲信宋义为卿子冠军,掌握兵权,率项羽、范增、英布等将北上救赵。同时发布所谓的怀王约:“先破秦入咸阳者为王”,同意刘邦收集项梁、陈胜余部西行攻秦。项羽不愿北上救赵,更愿与刘邦西行入关,熊心却不答应,只遣刘邦西行攻秦。当那时,倘若项羽不先发制人,矫杀卿子冠军宋义,估计项上人头,早就被宋义以违抗军令之罪砍了;而巨鹿之战,诸侯作壁上观,换做别人,早死了不知多少回了,好在项羽神勇,怀破釜沉舟之心,以区区五万楚军,破强秦四十万,终于威慑诸侯,得以分封天下。而项羽分封天下十八路诸侯时,自己的亲信与部下,唯有英布一人封王,王陵、陈平、韩信包括郦食其,评价项羽为何败亡时意见惊人的一致,都认为项羽太小气,舍不得给部下封王封地,这和董卓不封自己的亲信与部下,只封吕布一人为侯,何其巧合;而封王的英布却最终反叛项羽,参与垓下灭项之战,这和唯一封侯的吕布最终杀害董卓又何其相似;而参与垓下之战的韩信、英布、彭越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其实陈平早就说了:“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而韩信、英布、彭越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吕布为人,狼子野心,轻狡反复,唯利是视,是著名的见利忘义的“三姓家奴”,众所周知,不说也罢,那王允为人又如何呢?

董卓死后,其部将李傕、郭汜等听从贾诩之谋,反攻长安,破城后把汉献帝和王允一帮臣子围困在宣平门,联名上表,要求主使杀害董卓的司徒王允出面对质,王允穷蹙,无奈下楼面见李傕,李傕问王允道:“太师何罪?”王允哑口无言,或许是当时成王败寇,辩之无益而不屑;或许是人为刀殂,我为鱼肉而不敢;或许是因为李傕辩才,声名在外而不能。但总而言之,要想当面锣对面鼓地拿出董卓死罪的证据,董卓之死的主使者王允反倒是理屈词穷的。数日后王允被杀,当初,王允把讨伐董卓的功劳全都归于自己,另外一个功臣士孙瑞由于功劳都归了王允,所以没有得到朝廷的封侯,因而能够幸免于难。有趣的是,司马光在记载这段历史后这样评论道:“‘辛劳而又谦让的君子,有善终吉祥。’士孙瑞立下大功而不夸耀,以保护自己的身家性命,岂不应称他是智慧过人!”此处司马光的言外之意,至少是不把王允当君子看的。王允挑唆吕布杀死董卓之后,居功自傲,忘乎所以,“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其后悍然杀害蔡邕,污蔑《史记》为谤书,竟说“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其杀蔡邕、评《史记》之悖戾荒谬,几千年来独此一朵奇葩;而其安排和处理董卓的旧部时反复无常,态度极不慎重,最终逼反了李傕、郭汜。胡文才和杨整修是凉州人里有名的豪杰,但是王允平日里从不善待他们,等到李傕和郭汜叛乱了,王允乃呼胡文才、杨整修两人使东解释之,却依然不假借以温颜,谓曰:“关东鼠子,欲何为邪?卿往呼之。”于是二人往,实召李傕、郭汜还攻长安,最终城破,王允身死。

综上所述,既然鄙人认为董卓是他那个时代最为勇武和仁义的人,但为什么历史给予他的评价却是“杀主残臣”、“把持朝政”“暴虐不仁”?而其最终结局难免身死名灭?距董卓之世几百年前的项羽,也是当世最勇猛和最仁义之人,而结局也是如此,其间原因,一旦明了,其实并无什么玄机。项羽和董卓的命运,其实早已被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所决定,他们都是世人皆浊唯我独清的角色,“虽千万人吾往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终难逃被“逆淘汰”的结局,最后以悲剧收场。中国历史由春秋至战国,各国的关系也从兄弟转为仇敌,战争的性质也从以征伐为主的争霸转为以兼并为主的争雄。到了秦朝统一中国,从表面上来看是秦国兼并六国,但实质上就是法家的政治主张胜过了儒家的政治主张,法家的郡县制代替了儒家的分封制;法家的帝王集权代替了儒家的诸侯自治,在这过程中,所谓的人心、民心早已不古,法家和纵横家那套唯利是图、背信弃义的处世哲学已经占据主流,激发出人性中最大的恶,以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的行为已成常态,而项羽依然分封十八路诸侯,试图回归春秋时的分封制,此举虽然艰难,但其实按当时项羽的能力,原本是有机会挽狂澜于既倒,避免中国历史坠入“朝代周期律”这个漩涡的,可惜的是天不佑中华,项羽的数次失误再加上幸运女神也的确瞎了她的钛合金狗眼,屡屡青睐那位无赖加流氓的刘邦,项羽最终功亏一篑。而数百年后,董卓也遭遇了项羽同样的处境,而其最终失败的原因,其实就是:

董卓,是他那个时代最想匡扶汉室的人。

鄙人说董卓是他那个时代最想匡扶汉室的人,估计话音未落,立马会有跳出来反驳:“难道刘备刘皇叔不是那个时代最想匡扶汉室的人吗?”的确,刘备想匡扶汉室不假,但他匡扶的汉室,实际上是以他刘皇叔为核心的汉室。刘备这位帝室之胄,所谓的中山靖王之后,现在听起来像煞有这回事,但在当时,实则云山雾罩。因为在刘备之世,距离他祖先中山靖王之世,已经相隔近漫长的三百年;更何况其口中的先祖中山靖王老兄,其最为擅长的拿手绝技,就是生儿子,一生竟然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一百多个儿子,再加上三百年的繁殖期,其后世子孙的数量,当然委实是蔚为壮观。毫不夸张地说,在东汉末年,假如你拿块砖头砸中三个姓刘的,或许至少有一个会跳将起来大叫我就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就像如今,但凡有姓孔的仁人智士,稍加考证,便可得出自己乃圣人第73代孙一样,遂能振臂一呼,四方响应,居然拥护起挖其祖坟的伟人来了。因此,如果刘备仅凭着这个子虚乌有的皇叔身份而妄言匡扶以自己为核心的汉室,那么中国历朝历代,哪还有同姓藩王造反一说?事实也证明,当曹丕今年篡位,刘皇叔立马明年称帝,简直是迫不及待,猴急与窃喜齐飞,装逼与矫情一色。还欲盖弥彰地解释说称帝是由于听闻汉献帝已经遇害,尼玛,汉献帝即便驾崩,你刘皇叔如果真心匡扶汉室,那也要匡扶汉献帝的儿子称帝才对嘛,轮三轮四,也轮不到你这个八竿子都打不到的皇叔来延续汉祚的嘛。

至于曹操对于汉室的态度,在他早年被征为议郎二次上书却均告无效时,史载“太祖知不可匡正,遂不复献言”,说明曹操早就死了匡扶汉室的心而一心经营自己的天下了。其称荀彧“吾之子房”,称许褚“此吾樊哙也。”俨然以刘邦自居,并不掩饰自己的称帝之心,“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所以曹操虽没有称帝,但他杀荀彧、崔琰、孔融、杨修等,看似他们一个个死得莫名其妙,其实那是曹操正为他曹家取代老刘家扫清绊脚石呢。袁绍在讨伐曹操的檄文里有“梁孝王先帝母弟……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毁突,无骸不露”证实曹操发掘了西汉梁孝王的陵墓。挖了老刘家的祖坟还声言匡扶老家的汉室,说出来那正是滑天下之大稽。要知道,清朝取代了明朝,为了笼络汉人,明皇陵一个没动;而日本侵华,即便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因为溥仪是满洲国皇帝,所以不仅没掘清皇陵,反而派兵保护。而东陵被盗,除了孙殿英之外,列位看官可以去了解一下,其余到底还有谁?

此处既然说到有关盗墓的话题,或许有人以为鄙人为董卓的辩护至此终于露出了破绽,哈!董卓是历史上有名的盗墓贼,盗文陵,盗茂陵,盗洛阳的东汉帝陵。但是,尽管此说有鼻子有眼,但鄙人却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这些全是子虚乌有,就像史书上虽然言之凿凿地记载了项羽火烧阿房宫,盗挖了秦始皇陵,但是现代考古已经证明阿房宫遗址连半点火烧的痕迹也没有,而秦始皇如今仍老老实实地在地宫里躺着,科学勘探也证实地宫至今没有扰动的迹象。后人说董卓盗文陵,是源于史书的记载“及何后葬,开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打开汉灵帝的文陵,那是因为何太后死后要和他的丈夫汉灵帝合葬,葬礼之上,上至天子,下至百官,全天下都在看着,说董卓这时“悉取藏中珍物”根本没有一丝可能;至于董卓盗茂陵,据说董卓有个孙女叫董白,是个哑巴,董卓极疼爱她,盗茂陵是寻找可能陪葬的治哑巴秘方,结果秘方没找到,却找到了一卷黄绢,上书“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气得董卓差点把刘彻的尸骨拖出棺外“晒尸”,但由于董卓最终想取代汉帝做皇帝,十分迷信,怕弄坏地脉风水,坏了霸业,竟然派人将搬出来的陪葬品又放了回去,反而把陵重修了一下。试想,几百年前的刘彻怎能预知董卓不得好死,而董卓如想取代汉帝,应该破坏前朝风水而非保护,所以此说荒谬不经,不值一驳。而实际情况是因为茂陵早年经过赤眉军盗掘,再加上羌、胡“入寇三辅,侵逼园陵”的战乱,已经破败不堪,董卓迁都长安后为之重修保护才是史实。而后人之所以把洛阳东汉帝陵的被盗算在董卓的头上,是源于史书中这样的记载:“初平元年二月,(董卓)乃徙天子都长安。焚烧洛阳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以及初平二年二月“(孙坚)进军大谷,距洛九十里。卓自出与坚战于诸陵墓间,卓败走,却屯黾池,聚兵于陕。孙坚进洛阳宣阳城门,更击吕布,布复破走。坚乃埽除宗庙,平塞诸陵。”也就是说,初平元年二月,董卓是先让汉献帝和百官去长安,自己则和军队留守洛阳,抵抗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董卓既然自己驻守在洛阳,那他自己焚烧洛阳宫室干嘛?董卓傻逼啊?第二年孙坚进军大谷,“距洛九十里,卓自出与坚战于诸陵墓间”,诸位这里可要看仔细了,你知道孙坚进军距离洛阳九十里的大谷是什么地方?那就是东汉皇陵的所在地啊,你孙坚带领军队去皇陵干什么?不就是去盗墓嘛。“卓自出与坚战于诸陵墓间”,所以,董卓才亲自带兵从洛阳出来和孙坚在诸陵墓间作战,干什么?董卓是在保卫皇陵啊。可惜的是董卓却被孙坚打败了,退兵到黾池。孙坚于是进攻洛阳,打败了洛阳守军吕布,而洛阳宫室,是在这场战火中才被焚毁的。所以说史载孙坚“埽除宗庙,平塞诸陵”,那才是真正的黑白颠倒,贼喊捉贼,孙坚的“平塞诸陵”,那是在回填自己掘完诸陵后的大坑呢。鄙人此番考证孙坚盗掘东汉皇陵的结论,发二千年来未发之声,虽然石破天惊,但是如果诸位多一些思考,联系史实,真相其实就在其中。在这之前的中平二年,以边章、韩遂汉人为首的羌、胡入寇三辅,为什么要侵逼园陵?因为皇陵的地下,埋的可全是宝贝啊。所以孙坚进攻洛阳,军队去的也是皇陵。孙坚虽然亲口说自己与董卓并无刻骨仇恨,他之所以如此献身不顾,是上为国家讨伐逆贼,下为袁家报家门私仇。但皇陵地下有那么多宝贝等着,因此,看在财宝的面子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以孙坚和他的军队才这么奋不顾身,即便如董卓这般勇猛,到底也是扛不住。而孙坚掘陵得到财宝后,目的已经达到,于是引军还鲁阳,独自私吞了这批财宝。其实孙坚掘陵盗宝这事情也并不是没有走露风声,据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书》记载,当时就传闻孙坚从一口井里得到了汉王朝的传国玉玺,据说是当年张让等作乱,劫持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玺人投到井中的。然而,孙坚得到的财宝何止只是一块玉玺。而袁绍对此事其实是心知肚明的,但是只能是茶壶里煮饺子——知道了却没法声张,以自己为首的联军号称匡扶汉室,攘除奸凶,结果却是一帮发掘皇陵的盗墓贼。袁绍吃了哑巴亏,恼恨成怒,于是派会稽的周昕为豫州刺史,欲袭击并夺取孙坚的地盘,由于孙坚和袁术是一党,袁术引兵击退周昕,袁术与袁绍这对兄弟撕破脸皮,窝里斗开始,最后,孙坚也死在了袁绍的盟友——刘表的部下黄祖的手里。孙坚死后,他掘汉皇陵留下的财宝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其长子孙策用它向袁术讨还了原先孙坚的旧部,而孙坚的弟弟孙静和孙策都是说拉起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就拉起一支几百人的队伍,丝毫没有钱财的困扰和担忧,为孙权三分天下打下了基础。而孙权由于亲身体验到了其父孙坚掘墓得财后的种种好处,所以欣然仿效,终于得到古今帝王挖坟掘墓第一人的称号,史载历史上第一任“长沙王”吴芮的陵墓和第三代南越王——明王婴齐墓。就是被孙权给盗了。孙权坐稳江东之后,鲁肃献言:“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孙权嘴上谦虚,实则深以为然。因此重用鲁肃,专营割据江东之事,再无匡扶汉室之心。

以上所说的魏、蜀、吴,是后来三分汉室天下而称帝的,所以他们是取代汉室而非匡扶汉室。而其余的汉末诸雄中,袁术是临死也要过把皇帝瘾的,自然和匡扶汉室无缘;而袁绍费尽心机,白忙活一场,却被董卓取代,为他人做了嫁衣裳,自己一心想独掌朝政的愿望落空,从这时开始,袁绍也就再无匡扶汉室之心。在联兵讨董时,袁绍对曹操说,如果大事不顺,也就是灭不了董卓,那他就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乌丸、鲜卑之众,然后南向争夺天下。明明白白地透露了袁绍这时想的只是如何争夺汉室的天下而非匡扶汉室,所以他才不纳汉献帝,丧失大好机会,最后让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官渡之战前,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拥有几十万军队,势力达到顶峰,而此时他的兄弟袁术此时已经走投无路,于是“慷慨”地表示愿把帝号让给袁绍,袁绍虽然不敢声张,心里却是求之不得的。然而官渡一战,袁绍败北,随后病死,袁氏一族在三国舞台上的表演就此缓缓落幕。至于当时著名的汉室三宗亲刘焉、刘表、刘虞又如何呢?中平五年,刘焉目睹汉灵帝朝纲混乱、王室衰微,故向朝廷建议说:“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史称“废史立牧”。他本人自请充任交州牧,原意是想借此躲避世乱,可是听人说益州有天子之气后,便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从此割据一方,借张鲁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中断与中央朝廷的联络,初平二年就欲称帝,只因刘表揭发,这才作罢。刘焉死后,其子刘璋沿袭益州牧,直至被刘备所灭;荆州牧刘表,割据一方,始终持观望中立的态度,一心只想着自保,并无匡扶汉室之志。死后其子刘琮即位,最后曹操南征,刘琮不战而降。刘虞虽然忠于汉室,宽仁百姓,袁绍想立他为新皇帝,刘虞坚决不肯。他与公孙瓒一文一武坐镇幽州,但后来两人矛盾升级,直至兵戎相见,刘虞十万大军最后竟被公孙瓒的几百人打败,最后被杀。所以刘虞只能说有忠于汉室之心而无匡扶汉室之力。综上所述,当汉末之世,虽然群雄纷出,但除董卓之外,真正能匡扶汉室的人却几近绝迹。而鄙人说董卓才是他那个时代唯一最想匡扶汉室的人,证据何在呢?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

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历来就是董卓之所以被后世称作乱臣贼子的首条大罪,但鄙人却把这称作是董卓匡扶汉室的首要条件和证据,为什么会得出如此截然不同的结论呢?要说明这个问题,就一定要追溯到汉灵帝时期。那时,献帝刘协的母亲王美人,出身于名门世家,举止文雅,再加上容貌姣好,身材匀称,深得汉灵帝的宠爱,而少帝刘辩的母亲何皇后,出身于屠夫之家,靠贿赂宦官被选入宫并当了皇后,对王美人非常嫉妒。因此当王美人怀着刘协时,怕招惹何皇后更深的嫉妒,就没有告诉灵帝,而是偷偷地堕胎。但服堕胎药没有奏效,孩子还是生了下来。何皇后果然妒性大发,怕王美人有了儿子会进一步威胁到她的地位,指使人将毒药偷偷地放在王美人产后服用的汤药里,王美人饮后当即身亡。灵帝闻讯,亲往后宫验视,见王美人四肢青黑,知是中毒而亡,急令追查凶手,很快查出是何皇后所为。灵帝不禁勃然大怒,意欲立即将何皇后废黜。何皇后事先己用巨金买通受灵帝信任的宦官曹节等人,宦官们一齐跪下,为何皇后求情,灵帝没有办法,只能赦免了何皇后。刘协这时尚未足月,灵帝怕将刘协留在后宫再遭到暗害,于是将他抱到永乐宫,请自己的母亲董太后抚养。自此,刘协就依董氏为外家。而何皇后的儿子少帝虽然年长于刘协,又是皇后嫡出,但举止轻浮,没有国君应有的威严气质。刘协自小在永乐宫长大,由董太后悉心抚养,举止端庄,深得灵帝喜爱。再加上其母王美人死于非命,灵帝难免有隐恻之心,因此他心下倾向于立刘协为太子。但是如果立刘协为太子,违反了立嗣以嫡长为先的皇室传统,而何皇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率左右羽林军五营,兵权在握,所以汉灵帝对立储之事迟迟没有作出决定。中平五年八月,汉灵帝在洛阳西园招募壮丁设立了一支军事组织,这就是西园八校尉,由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总管各军,直接受命于皇帝,连何进亦要受其命令。而诸校尉中就有以后大名鼎鼎的袁绍,当时是中军校尉;还有曹操,当时是典军校尉。设置西园八校尉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制约大将军何进的军权,为以后扶立刘协为帝国的接班人作准备。然而,创立西园八校尉仅仅过了不到一年,汉灵帝病重,临崩前发遗诏将刘协托付给宦官上军校尉蹇硕。四月,灵帝去世,蹇硕当时在皇宫中,想先杀何进,然后立刘协为皇帝,但是计谋没有成功,蹇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辩被立为皇帝,是为少帝,何皇后也改称为何太后,临朝处理政务,国家大权实际上已被何进掌握。而原本是蹇硕手下西园八校尉之一的袁绍又主动向何进靠拢,何进因为袁氏“四世三公”,历代都有人作高官,袁绍与堂弟虎贲中郎将袁术又为天下豪杰所拥戴,因此相信并任用他们,因此袁绍和何进反而形成同盟。于是何进进一步再联合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宦官,终于诛杀了蹇硕,甚至连灵帝的生母董太后也被何氏兄妹逼死。至此,朝廷的权力实则被三家瓜分,一是以何进为首的外戚,二是以张让为首的宦官,三是以袁绍为首的官僚士族。在这三家中,外戚的权力虽然最大,但由于何进有感于前外戚窦武被宦官诛杀的前车之鉴,再加上最近他诛杀蹇硕时的心有余悸,因为当时,如果没有蹇硕司马潘隐的暗示,如果没有本属西园八校尉的袁绍的主动靠拢,如果没有以张让为首的宦官主动放弃和出卖蹇硕,鹿死谁手还真未可知。因此,在何进的心里,是有削弱和清除宦官势力的欲望和打算的;第二家宦官集团的权力此时虽小于外戚,但势力根深蒂固,何太后从一个屠夫之女到贵为皇后,以往毒杀王美人而免于罢黜,直至最近的诛杀蹇硕,几乎都是依靠以张让为首的宦官的力量,并且张让的儿媳妇还是是何太后的妹妹。所以至少说在目前,宦官和外戚还是同气连枝的,宦官集团的政治目的如今也只是尽可能地保持住自己的既得利益;第三家以袁绍为首的官僚氏族集团,权力最小,生存在外戚和宦官集团势力的夹缝中,因此最希望借外戚之力灭掉宦官,从而自己能取代宦官登上权力的舞台,当然,最佳的结果就是外戚与宦官斗到两败俱伤,外戚这只螳螂捕宦官这只蝉,官僚氏族集团作为那只黄雀在后。因此,这三家势力各自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开始了明争暗斗。何进便听从袁绍之谋,开始准备除去以张让为首的宦官势力。但是何进的这种想法在他的外戚集团里却得不到支持,他的妹妹何太后和弟弟何苗再加上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都持强烈的反对意见,对此,何进也不能违背何太后的旨意而一意孤行,毕竟自己和何太后是同父异母,在血缘上亲不过何太后的母亲和何太后一奶同胞的何苗,因此,陈琳和曹操主张何进绕过何太后自己发兵或通过司法来诛杀宦官的手段从何进的角度来说,的确难以实行,因为何进不可能明目张胆地同何太后决裂。何进于是又听从袁绍的建议,招外兵入京。不过何进招外兵入京的目的主要是所谓的兵谏,以此来恐吓、胁迫何太后同意自己除去宦官势力。但何进虽然同意招外兵入京,可是对袁绍和董卓其实都是存有防范,留了一手的:他不招关东兵,只招董卓的凉州军入京,除了凉州军强悍骁勇,声闻当时,能震慑住何太后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董卓一向忠于朝廷,并且和以袁绍为首的官僚氏族不是一党;而对董卓,只让他带三千军队,到关中上林苑后命令就地驻扎,又令府掾太山王匡发动他所在郡的强弩手,召东郡太守桥瑁驻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其实并不让他们进京,只在那遥遥地鼓噪一下,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但是这些虚张声势的做法并没有吓住何太后,何进无奈,只能假戏真做,他用袁绍为司隶校尉,持符节,专命击断;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派洛阳方略武吏监视宦官,使董卓等驰驱驿上,准备进兵平乐观。何太后这才害怕起来,罢退全体小黄门,让他们各自回到京城里的家里,只留何进平素亲近的人守卫宫禁。照理来说,何进此时目的已经达到,但是在处理这些宦官的问题上,毕竟由于何家受宦官私恩太重,何进只是想让他们回到各自的封地,离开京城的权力中心,并不想赶尽杀绝。但是袁绍这时下狠招了,他假传何进的意旨,写信告示各州郡,使逮捕宦官亲属,这下宦官没了后路,走投无路之下只能拼死一搏,而何进此时也只能对宦官痛下杀手了。终于外戚和宦官双方相斗,两败俱伤,何进身死,宦官也死伤惨重,作鸟兽散,袁绍等人乘机掩杀,袁绍这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计看起来即将圆满成功。不料人算不如天算,董卓进京后执政,最终成为了那个在黄雀身后持弓的猎人,袁绍处心积虑,费劲心机,白忙活了一场,胜利的桃子却被董卓摘了去,彼时袁绍的心境,可想而知。

以上就是董卓入朝执政的历史背景,与项羽得以政由己出,分封天下相比,董卓的这份幸福来得委实太过幸运和容易。如果说项氏起初立故主义帝芈心是个错误,直至发展到最后阴弑义帝是无奈的话,那么,董卓若想匡扶汉室,他废少帝,立献帝就是必然。原因如下:

首先,献帝刘协作为帝国的接班人,那是先帝汉灵帝的临终所托,遗召所命。汉灵帝虽说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但是盖勋说他曾经频繁地觐见灵帝,灵帝其实非常聪明,灵帝弃嫡出年长的刘辩而立庶出年幼的刘协,其实不仅仅是由于刘辩举止轻浮,没有国君应有的威严气质,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刘辩身后的外戚集团何氏家族。何氏在灵帝生前就敢毒杀刘协的生母王美人,手握重权,与宦官结为一党,所以灵帝认定对汉室最具危险的乃是外戚何氏,而把刘协作为帝国的接班人,就是灵帝聪明的表现之一。而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也可以说只是忠实地执行了汉灵帝生前指定的政治路线而已。

其次,董卓亲眼见证了少帝刘辩的懦弱和刘协的贤明。当时董卓率军入京,少帝被吓得惊慌失措,泪流满面,董卓向他询问事变经过,少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倒是站立一旁那时还是陈留王的刘协却主动上前向董卓讲述了整个事变的经过,叙述毫不含糊,条理清楚。史载:“卓大喜,以王为贤,且为董太后所养,卓自以与太后同族,遂有废立之意”也就是说,董卓扶立献帝刘协,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刘协的确贤明,至于后面加上的与董太后同族的理由,实是后世为贬损董卓而牵强附会,因为当时董太后已经被何氏逼死,董氏一族的外戚势力已经不复存在了。而董卓一见刘协的确是贤明之主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喜”。为什么?因为在董卓心里,一以贯之的就是匡扶汉室,如今见到了可以匡扶的贤明之主,怎能不喜?换言之,如果董卓真是如后世所说的**纲常,把持朝政,把皇帝当做傀儡的话,那他见到昏庸无能之主应该“大喜”才对。事实上也是如此,终汉献帝一生,没有出一句贬损埋怨董卓的话,而后汉书评论董卓有“折意缙绅,迟疑陵夺,尚有盗窃之道焉”之说,所谓“折意缙绅”,就是指对士大夫折节下交,礼贤下士;而“迟疑陵夺”是说董卓没敢对皇帝欺凌,没有侵夺皇权。既然如此,那么在这里也证明了史书所记载的董卓奸乱宫人公主和盗掘皇陵明显就是一派胡言。因此,诸位试想一下,如果董卓不是真心想匡扶汉室,他能做到“折意缙绅,迟疑陵夺”吗?而一个“折意缙绅,迟疑陵夺”的大臣,会真是一个千夫所指,万世唾骂的乱臣贼子吗?

最后,董卓如要匡扶汉室,涤荡以前昏暗腐败的政局,也必须废除少帝。众所周知,少帝是外戚何氏和张让等宦官所立,而这些外戚和宦官的专权与争斗,是造成朝廷昏暗腐败的重要原因。董卓进京之时,虽然张让、赵忠等宦官大都被消灭,何进、何苗也已身死,但如果不废少帝,那么,以何太后为首的外戚势力不可能退出权力中心,而张让等宦官占据朝政这么多年,以前曾受其提拔,依附于其的党羽早就多如牛毛,遍布于朝廷和地方各处。史载:“灵帝时榜门卖官,于是太尉段颎、司徒崔烈、太尉樊陵、司空张温之徒,皆入钱上千万下五百万以买三公。颎数征伐有大功,烈有北州重名,温有杰才,陵能偶时,皆一时显士,犹以货取位,而况于刘嚣、唐珍、张颢之党乎!”当初张让等宦官诛杀外戚何进之时就这样问:“您说宫中污秽肮脏,公卿以下忠诚廉洁的是谁呢?”张让此说,也证明了当时官僚士大夫与宦官同流合污已成常态,也再次证明了当时官僚的腐败已到了何等地步。由此也揭开了鄙人前文一个问题的答案,即:“董卓正在为朝廷效命,还没入京,并未执政,日后所谓的“杀主残臣”、“暴虐不仁”的大罪一样没做,为什么会三番五次险些丧命?”其实答案就是董卓手中既握有重兵,又一心匡扶汉室,但却没有融入当时腐败的官僚阶层,没有和他们同流合污,正所谓世人皆浊唯你独清,那么你董卓的清,就是一种罪过,只有诛之以免后患。但是,董卓如要匡扶汉室,却只有废除少帝刘辩,另立献帝刘协,才能彻底铲除何太后以及何太后之母舞阳君代表的外戚势力,才能放手整顿以前和宦官同流合污的腐败官僚。但董卓此举,侵害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几乎得罪了当时所有的官僚,以袁绍为首的关东官僚集团首先发难,以王允为首的朝廷官僚继之于后,董卓因此功败身死。遥想项羽当年,义帝是项家所立,暴秦是项羽所灭,而一旦废义帝分封天下,触犯了刘邦、田荣等人的利益,虽项羽也不能幸免,何况董卓乎?

二、擢用群士,安抚关东。

董卓执掌朝政后,擢用了大批原来受党锢之祸而被贬斥的士大夫、名士,而对以袁绍为首的关东士族官僚,董卓也倾力安抚。事实上,当时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时,联军里的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等人,还是董卓因为吏部尚书汉阳周毖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的举荐才任命他们出宰州郡的。各位都知道,一块利益的蛋糕就这么大,分给了别人,自己的亲信就得吃亏,所以董卓的子弟兵凉州军里就没有一个人分侯,即便是董卓的弟弟董旻,也并不是无功受禄,在董卓进京之前,董旻就和何进的部下吴匡一起攻杀了何苗,收编了何进和何苗的部队,董旻是因为这个功劳才被封的鄠侯。董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董卓认为天下是汉家的天下,不是他董卓的天下,董卓的理想,是想匡扶汉室,成为姜尚一样的人物。《献帝纪》曰:“卓既为太师,复欲称尚父,以问蔡邕。邕曰:‘昔武王受命,太公为师,辅佐周室,以伐无道,是以天下尊之,称为尚父。今公之功德诚为巍巍,宜须关东悉定,车驾东还,然后议之。’”别人是绞尽心思地想称帝,董卓却是想当尚父而不得,尼玛也真算憋屈了;董卓乘坐的车子超出了规制,蔡邕一经劝谏,立马改了过来;董卓曾经折辱了河南尹朱俊,盖勋曰:“昔武丁之明,犹求箴谏,况如卿者,而欲杜人之口乎!”,董卓马上道歉。董卓虽然性格刚烈,为人豪侠,嫉恶如仇,但是执政后对袁绍、曹操、皇甫嵩、孙坚等人,无一不是曲意安抚,真心任之,无奈袁绍等人,志不在匡扶汉室,只想争夺天下,所以蔡邕才说董卓:“董公性刚而遂非,终难济也。”而对于董卓“性刚而遂非”的评价,后人常常解释为董卓刚愎自用,胡作非为,但其实,蔡邕的意思是说董卓的性格太过刚正不阿,而所做的事情又和别人不同,别人早把匡扶汉室扔在一旁,一心只想争夺自己的利益,而董卓任用的,大都仍是这般人,所以蔡邕才担心董卓最终难免失败。

三、放弃东征,迁都长安。

董卓迁都长安的具体情况史书中其实有详尽的记载,初平元年关东军讨伐董卓,汉献帝三月迁都到长安,而董卓和军队仍在洛阳据守,抵抗联军,和联军交战一年之后,董卓才回到了长安。董卓迁都长安一事,后世也把这作为董卓的一条罪状,说“董卓收诸富室,以罪恶诛之,没入其财物,死者不可胜计。悉驱徙其馀民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卓自留屯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鄙人前文已经驳斥过所谓“卓自留屯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自是一派谎言,至于“董卓收诸富室,以罪恶诛之,没入其财物,死者不可胜计。悉驱徙其馀民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也更是子虚乌有,试想,关东联军进攻在即,洛阳马上就要成为战场,换作你的话,你要不要随献帝一起逃亡长安?其实初平元年正月,袁绍等起兵,董卓也想先发制人,征调大军以讨山东,但是由于尚书郑泰反对而停止,理由不是袁绍的凉州军打不过袁绍的关东兵,而是“无事征兵以惊天下,使患役之民相聚为非,弃德恃众,自亏威重也。”曹操评论当时的局势这样说:“倘若先前董卓让献帝据守洛阳,自己带兵先发制人,征讨关东,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曹操这话从争夺天下的角度来说,是上上之策,但从一心想匡扶汉室的董卓来说,献帝迁都长安,自己镇守洛阳抵抗联军,这才是正道。以前项羽的败亡的一个及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没有建都关中。历史也证明了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还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情况下,关中长安,始终是作为首都的最佳选择,而且,关中,也是董卓的势力范围,如此献帝在内坐镇长安,董卓在外征讨时才能没有后顾之忧。董卓既然心存汉室,那么关东也就是汉室的关东,只要关东向德归化,他又何必用武力去兼并。

其实,当董卓之世,董卓在朝廷里真正可以依赖的人,就是蔡邕,可惜的是董卓没有委政于蔡邕,却委政于王允。蔡邕,无疑是当时中国第一名士,第一大儒,可以说,那时天下真正懂得董卓的,就唯有蔡邕一人。相传“董卓,少时耕野,得一刀,无文字,四面隐起作山云文,斸玉如泥。及卓贵,示五官郎将蔡邕,邕曰此项羽之刀也。”蔡邕虽说通经史,善辞赋,精书法,晓音律,知天文,长数术,博学多闻,才华横溢,但是董卓所示之刀除了是一把有山云纹的利刀之外,并没有留下其他如铭文之类可以让后世考证它的出处的线索,而蔡邕一见之下便立马断定这是项羽之物,也确实令人怀疑蔡邕此举的目的。窃以为,蔡邕断定董卓所示之刀是否是项羽之刀已无关紧要,蔡邕真正的目的是借项羽来提醒董卓——这位项羽的转世与轮回,切莫再蹈项羽的覆辙。或许在其评论“董公性刚而遂非,终难济也。”之时,就已经预知,项羽的悲剧,注定将在董卓身上重演,而其自身,终难挣脱历史的漩涡,为董卓所信,亦因董卓而亡。

历史的真相往往藏于迷雾之中,“假作真时真亦假”之时,往往表现出大善如恶,大忠似奸之象。中国的历史,终究是一个不断轮回,无限坠落,至今依然没有触及底线的历史,而所谓的中国梦,亦不过同样的梦魇情景再现。如果大多数国人能从梦中醒来,一身冷汗之余,却能发现天堂和地狱原来是倒了一个个儿,而那些被国人无数次詈骂诟病的:远如项羽、董卓,近如袁世凯、常凯申等辈,却是极力阻止天堂沉沦,地狱上升之人,或许那才是中国历史触底反弹的时候罢。

最新小说: 全宗门摆烂,小师妹躺最平却赢麻了 三国从益州开始 爱豆的我搞极限运动爆红了 玄学王妃回京后,王爷百般求宠 小师妹,我们真的卷不动了 开局流放?厨艺在手,天下我有 夫君寡嫂生野种?来!做亲子鉴定 穿成绿茶女配后我躺平了 庶姐要我主母位,重生后我白送她 重生之校园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