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淝水之战的前夕,晋孝武帝时期,谢安执政,桓冲为荆州刺史,防御荆襄地区;谢玄镇守广陵,与谢安防御淮南地区。为了加强中央的军力,晋孝武帝令谢玄招募淮南江北百姓,成立了北府军。
前秦灭掉前燕后,前秦帝苻坚有意灭东晋以统一天下,攻下东晋梁益二州。苻坚的目标指向东晋,桓冲率领十万军,意图夺回襄阳,苻坚派苻睿、慕容垂等人防御。苻坚认为时机已到,率举国之师南征东晋,兵分三路,声势浩大。他亲率步兵六十万抵达项城,派苻融为先锋率二十七万兵攻打寿阳,梁成等人屯洛涧以控制淮河。晋朝廷震惊,谢安力持镇定,命令谢石为前线大都督、谢玄为先锋,与谢琰、桓伊等人率八万北府兵北上救援。
秦军前锋攻陷寿阳后,苻坚赶往指挥,并派朱序向谢石诸降劝降。但朱序尽泄秦军虚实,并建议速战速决。谢玄派刘牢之率五千精兵攻破洛涧,晋军西行,与秦军对峙于淝水。
有人向苻坚建议后退决战,诸秦将认为阻挡敌人在淝水河畔比较安全,但是苻坚认为趁晋军渡河到一半攻击可以主动的对决。当秦军向后移动时,晋军渡水突击,朱序在后军大喊秦军已败。此时秦军大乱,谢玄等人乘胜追击,秦军全面崩溃,苻融战死,苻坚中箭,孤身逃回北方,由慕容垂护送。此役晋军全面胜利,在东晋的历史上是意义非凡,史称淝水之战。
战后,谢安都督诸州军事,准备北伐支离破碎的前秦。谢安命谢玄、桓石虔率军北伐,谢玄等人自广陵北上,攻克了鄄城、广固等地,并修建青州派以运送粮草。此役收复山东、河南一带,将领土划至黄河以南。荆州军也成功收复四川、襄阳一带。
谢玄继续北上,前锋刘牢之一度打到邺城。但是专政朝廷的司马道子忌讳谢氏功高,朝议以征战既久,宜置戍而还,命令谢玄回师镇守淮阴,最后北伐功败垂成。
司马道子是晋孝武帝的弟弟,甚受信任。淝水之战后谢安谢玄被司马道子所排挤,最后相继去世,朝廷逐渐混乱,北府军后由王恭等人统率。桓冲去世后,桓家后来由桓玄领导,晋孝武帝对司马道子不满,内以王珣、王雅进入朝廷,外以王恭担任兖州刺史、殷仲堪担任荆州刺史;司马道子也引王国宝及王绪抗衡,朋党乱起。
女人开始变老的时候,心态会比较复杂,尤其是那些曾经美丽的女人,心态会更加的复杂。曾经的荣耀与利益,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好处,有不少都来源于自己的年轻貌美,而一旦老去,这些附加值就都将会大打折扣,那种心理落差,很多人都承受不住。
在古代那个万恶的社会,女人如衣服,可以换来换去,再老的男人,只要有权有钱,尽可以的一房一房地娶妻纳妾,这对女人是极不公平。在这种环境下锻炼出来的聪明女人都不相信爱情的持久,她们会靠儿子、靠权势来维护自己的地位,不够聪明的就难保被抛弃的命运,不过也有脾气暴躁的女人。
东晋末年,晋孝武帝司马昌明十一岁当了皇帝。起初在权臣辅佐下,国家治理得还算尽心,但是权臣一死,仍旧年轻的孝武帝就恢复了花花大少的面目,每天与王爷司马道子喝酒开宴会,几乎终日处在醉乡。
东晋末年的宫廷,奢靡而又开放,大开宴会极尽欢乐,正值盛年的王公贵族们也都玩得很开,这样环境中生活的青年男女们,对青春的留恋可想而知。在那个时候,后宫中最受宠爱,最有风头的女人,是张贵人,美貌绝伦。这一年她将近三十岁,所谓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女人不断的补位,虽然她保养有道,新人一时还动摇不了她的地位,但对她威胁却是实实在在的。
一个晚上,司马昌明又喝醉了,迷蒙的他拉着张贵人的手,说了句不拿自己当外人的话:“以妳的年龄,该靠边站了,我更喜欢年轻的女人……”
这一句话刺中了张贵人敏感的小心灵,让她对未来想了很多。司马昌明开了这句半真半假的玩笑就把这话给忘了,他哪知道,这句话引发了张贵人的中年危机。
当晚烂醉如泥的司马昌明沉沉睡去,张贵人却清醒得可怕。她拿酒赏赐了所有的宦官,打发他们走开,然后命贴身侍女用被子蒙住司马昌明的脸,将他活活闷死。这一年,司马昌明三十五岁,之后张贵人用重金贿赂宫中的随从们,声称:“皇上睡梦中遇到鬼怪作祟,突然病亡。”
这理由相当的荒唐,张贵人此举极为冒险。按说一个三十岁的女人,在宫廷生活那么久,对风险不会一无所知;更何况一个没有子嗣的妃子,没了老公也一样没有什么未来可言,弑君实在得不偿失。她为什么要做这样不计后果的事情?无他,只是司马昌明的那句话刺激了她,让她彻底地歇斯底里了。
那时朝廷重臣司马道子正与司马昌明有间隙,而且也沉迷醉乡,十三岁的太子司马德宗又是个痴呆,从不管事,因此天大的案子,竟然没人追究。另一个权臣,中书令王国宝曾打算进宫料理后事,被侍中拦阻:“皇上驾崩,皇太子未到,敢进宫者一律斩首!”
于是这个事件就这么稀里胡涂地过去了,几天后,太子司马德宗即皇位,晋朝走进新时代,这事就更没人提了。
王恭联合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再度举兵,司马道子命令他的儿子司马元显为都督同王愉率军抵御,王愉被击败,联军攻到京师。司马元显收买了刘牢之倒戈,王恭败死,殷仲堪与桓玄得知后退到寻阳,由桓玄担任盟主,最后双方言和。朝廷为了分化殷仲堪的势力,任命桓玄为江州刺史、殷仲堪为荆州刺史、部下杨佺期为雍州刺史。
司马元显担忧北府军不可靠,征江东豪族佃民以建立新军,称之为乐属。这却引发了民变,孙恩率众攻陷会稽,孙恩世奉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大受世族及平民的信仰。孙恩扩张势力,江东豪族及五斗米道纷纷响应,江东八郡完全的沦陷。孙恩偱着海路直袭丹徒,京师震撼。刘牢之派刘裕至海盐击败孙恩,孙恩乘船而退,又被刘裕所击败。
司马元显为了免桓玄乘乱偷袭,抢先西征,任命刘牢之为先锋,司马尚之为后部。桓玄也率军东下,大破司马尚之,刘牢之认为司马元显无用而倒戈,引桓军进入建康。桓玄控制了朝廷,诛杀异己,先后杀司马元显与司马道子,夺取刘牢之的兵权,诛杀部分北府将领,提拔北府将领刘裕。桓玄最初有意革新朝廷,但最后豪奢纵欲,政令无常,渐失人心。
司马道子是晋简文帝司马昱的第七个儿子,母亲是李陵容。在孝文帝时期,他被朝廷委以重任,排挤谢氏一族。
但是孝武帝和司马道子都酷爱饮酒,导致后来任意的重用奸诈小人,朝政也日渐败坏,再加上孝武帝信任的臣子也有很多不服气司马道子一派的人,于是两派之间矛盾激化,主相之间争斗不断。
孝武帝离世后,司马道子便开始辅政掌权,并且继续用王国宝等他喜欢的臣子,他的举动招来了王恭发兵讨伐。依靠儿子司马元显才将此事平定,从此以后政事全部都由司马元显管理,司马道子便沉溺在醉生梦死之中。
最后司马元显败给了桓玄,司马道子也遭到了流放,不久以后,司马道子就被御史杜竹林毒害身亡,享年三十九岁。数年之后,桓玄之乱被平定,安帝复位,便由大将军司马遵总管朝廷一切政事,他追赠司马道子为丞相,而且还派司马珣之找回司马道子尸骨,将他安葬,追封为文孝王。
司马道子的父亲司马昱,他是晋元帝最小的儿子,也是晋明帝同母异父的弟弟,司马昱天生聪慧,很是讨父亲的喜欢。在他幼年时,著名的学者郭璞就预言说:“振兴晋朝的人一定是他。”
司马昱的父亲很是相信这种说法,于是便下诏书封司马昱为琅玡王。桓温多次北伐成功,就连朝廷也非常忌惮他,司马昱更是采取一切措施与他抗衡。司马道子的父亲司马昱登基为帝,在位期间,虽然他身为皇帝,却如同傀儡,不敢多说话,又怕被桓温废除,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
司马道子和他的皇帝哥哥都挺信佛的,让许多和尚尼姑出入宫里,还特别恩宠,皇上信不过别人,自然得找自己的亲兄弟帮衬了,于是就委以重任,再加上当时还有外族陈郡谢氏士族,为了分他们手中的一点权力,再排挤排挤,司马道子的地位自然一升再升。
只不过这司马道子和他哥哥显然不是个明君的料,他们都爱喝酒,还是特别喜欢的那种,再加上他们爱用小人,所以底下的那批臣子自然就看不下去了,这也产生了不少的矛盾。
司马道子是东晋时期的一代权臣,但他的名声却并不是很好,甚至有人将他称呼为胡涂虫。在司马道子三十九岁的时候被桓玄找人毒死,虽然桓玄死后他被追封为宰相,可是最终却依旧什么都无法改变。他的一生只留下了一个儿子,可是桓玄却将司马道子儿子一同杀死了,司马道子儿子就是司马元显,这也是他一生唯一的一个子嗣。
他曾经掌握了东晋时期的政权,当时孙恩攻占了三吴地区,这是当时的朝廷能控制的唯一地区,可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司马元显依旧十分腐败,导致朝政非常的混乱。他看到国库空虚之后便开始向百姓大肆的收敛财物,为人十分的骄奢,在政事上也对小人偏听偏信。
后来司马元显开始和桓玄对战,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他投靠了刘牢之,可是不久之后刘牢之却归顺了桓玄,司马元显只能落得个战败的下场,在一段时间之后和他的几个儿子同时被杀死,这个时候的司马元显只有二十一岁。
桓玄篡位称帝,建国桓楚。刘裕同北府旧将何无忌、刘毅举兵,收复建康,桓玄挟晋安帝西撤江陵。而后桓玄又率军东下,被刘毅击败,最后桓玄逃往蜀地,途中被冯迁所杀。
刘裕掌控朝廷,刘裕消灭了若干异己后,为了名正言顺称帝,先后发动两次北伐。当时南燕慕容超屡屡入侵,刘裕率军伐南燕。于次年攻破南燕都城广固,擒杀慕容超,南燕亡。刘裕再度北伐,连克许昌、洛阳,来年刘裕兵分两路围攻关中,最后攻破长安,后秦亡。
但于该年冬天,留守京师的刘穆之突然去世,为免朝廷生变,刘裕不得不亲返。他命令幼子刘义真同王镇恶、沈田子等诸将防守长安,后来诸将内哄,夏主赫连勃勃率军攻击。
刘裕命刘义真等将领率军东归,遭夏军追击,元气大伤,至此北伐结束。关中失守后,刘裕开始积极谋取帝位,同年刘裕杀晋安帝,立其弟德文,为晋恭帝。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建国宋,史称南朝宋,是为宋武帝,东晋至此灭亡。北魏统一华北后,至此进入南北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