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在这一个时代,他化名为郑和,他接受了明成祖的命令,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三十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大明帝国和南海、东非的友好关系,一共远航了七次之多,史称为郑和下西洋。
郑和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下西洋是当代航海事业的顶峰,后世几百年中,几乎无人能及。这些记载都代表了中国的航海探险的高峰,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早八十几年。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创造世界航海史的奇迹。
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打下了云南,俘虏了郑和一干人等,后来他们把郑和送给燕王朱棣,郑和富有智谋韬略,又懂得兵法,在靖难之变中立下了不少的战功。
有一天,明成祖问大臣袁忠彻:“我想让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访问各国,你看怎么样?”
那时候把现在苏门答腊以西的整个印度洋都叫做西洋,就当时的航海技术来说,西洋是海陆险远的地方。袁忠彻想了想,说道:“无论从相貌还是才能来看,郑和完全可以胜任。”
郑和接受了明成祖的特别使命,经过充份准备,各方面都就绪之后,选定了吉日,启程远航。
郑和前后共七次远航,历时长达二十八年,每次都由苏州浏家港出发,郑和曾经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美洲和新西兰。
郑和船队的规模庞大、组织严密,这是当时欧洲远航船队所无法比拟的。郑和虽不像发现新大陆那样改写了人类历史,但它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谊与交流。
宝船有六十三艘,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长,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该船是当时世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一百五十一公尺,宽六十二公尺。船上九桅可以张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有一千人。
计下西洋官校、旗军、勇士、力士、通士、民稍、买办、书手、通共计二万七千六百七十员,官八百六十八员、军二万六千八百二名。正使太监七员、少监十员、监丞五员,内官内使五十三员、户部郎中一员、都指挥二员。指挥九十三员、千户一百四十员、百户四百三员,教谕一员、阴阳官一员、舍人二名、余丁一名,医官、医士一百八十名。
郑和使用海道针经结合过洋牵星术,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宣扬大明威德、寻找建文帝朱允炆、包抄帖木儿汗国、发展海外贸易、企图殖民海外、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
郑和七下西洋,并没像哥伦布等航海家一样,为世界历史带来翻天覆地的转变,可是它也取得若干实质成果。郑和远航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最长的跨洋航行,在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开辟了广泛而稳定的航线,实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
郑和远航使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建立起经常而友好的联系,推动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相互了解。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物资交流,同时也推动了南亚诸国的开发。郑和远航向亚非各国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亚、非各国的文明进步。
下西洋贸易的开放政策,为明朝政府带来的利益,至少合黄金二、三十万两,白银千万两,是宋、元市舶司收入的十几倍。另外得到明室发出勘合的藩属国,因可以在三个通商口岸如泉州和宁波通商而向明朝国内输入了西洋货品。
西洋是指什么地方?明朝时候把现在的南洋地区统称为东洋和西洋。西洋指的是现在的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等地区;东洋指的菲律宾、日本等地区。在元朝以前已经有了东、西洋之分,为什么有这样的分法呢?因为当时在海上航行要靠针路,针路分东洋指标和西洋指标,因此在地理名词上就有东洋和西洋,郑和下西洋指的是现在的南洋群岛。
中国人到南洋去的历史很早,并不是从郑和开始的。远在公元以前,秦朝的政治力量已经达到现在的越南地区,到了汉武帝的时候,现在的南洋群岛许多地区已经同汉朝有很多往来。
可是像郑和这样由国家派遣的船队,一次出去几万人、几十条大船,这些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也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军,不但到了现在南洋群岛的主要国家,而且一直到了非洲。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
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八十七年,比第亚士发现好望角早八十三年,比奥斯达.加马发现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比世界上所有著名的航海家的航海活动都早。可以说郑和是历史上最早的、最伟大的、最有成绩的航海家。
问题是为什么在十五世纪的前期中国能派出这样大规模的航海舰队,而不是别的时候?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明成祖从北京打到南京,夺取了他的侄子建文帝的帝位,建文帝是明太祖的孙子,他做了皇帝以后,听信了齐泰、黄子澄等人的意见,要把他的一些叔叔明太祖封的亲王的力量消灭掉,以加强中央集权。
他解除了一些亲王的军事权力,有的被关起来,有的被废为庶人。于是燕王便起兵反抗,打了几年,最后打到南京。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因为当时宫里起了火,把宫里的人都烧死了,烧死的尸首分不清到底是谁,于是就发生了一个建文帝到底死了没有的疑案。
假如没有死,他跑出去了的话,那么他就有可能重新组织军队来推翻明成祖的统治。从当时全国的形势来看是存在这个问题的,因为建文帝是继承他祖父明太祖的,全国各个地方都服从他的指挥。明成祖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是并没有把建文帝的整个军事力量摧毁,他的军事力量只是在今天从北京到南京的铁路沿在线,其他地方还是建文帝原来的势力。
因此明成祖就得考虑建文帝到底还在不在?如果是逃出去了,又逃到了什么地方?他得想办法把建文帝逮住。于是他派了礼部尚书胡濙,名义上是到全国各地去找神仙,当时传说有一个神仙叫张三丰,实际上是去寻找建文帝,前后找了二三十年。
胡濙每次找了回来都向明成祖报告,最后一次向皇帝报告时,成祖正在军中,胡濙讲的什么别人都听不到,只见他讲了以后明成祖很高兴,最后这一次报告,可能是说建文帝已经死了。另外明成祖又怕建文帝不在国内,跑到国外去了,所以他在派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要郑和在国外也留心这件事。这是可能的,但这不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郑和下西洋主要是由于经济上的原因。
明成祖以后的各代对建文帝的下落一事也非常重视,万历皇帝就曾经同他的老师谈起这个问题,问建文帝到底到哪里去呢?为什么经过一百多年还搞不清楚。当时出现了很多有关建文帝的书,这些书讲建文帝是怎么逃出南京的,经过些什么地方,逃到了什么地方。
有的书说他到了云南,当了和尚,跟他一起逃走的那些人也都当了和尚,诸如此类的传说越来越多。此外记载建文帝事迹的书也越来越多,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一个政治问题。建文帝在位期间,改变了他祖父明太祖的一些作法,他认为明太祖所定下来的一些制度,现在经过了几十年,应该改变。
当时建文帝周围的一些人都是些儒生,缺乏实际斗争经验,他们自己出的一些办法也并不高明。尽管如此,建文帝的这种举动还是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但是明成祖起兵反对他,在明成祖看来,明太祖所规定的一切制度都是尽善尽美的,他不容许建文帝改变祖先的东西。
因此明成祖和建文帝之间的斗争就是保持还是改变明太祖所定的旧制度的斗争,在这个斗争中建文帝失败了。明成祖做了皇帝以后,把建文帝改变了的一些东西又全部恢复过来,一直到明朝灭亡,二百多年都没有变动。
在这种情况下,有不少的知识分子对明成祖感到不满,不满意他的统治。他们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这种不满呢?公开反对不行,于是通过对建文帝的怀念来表达。他们肯定建文帝,赞扬建文帝,实际上就是反对明成祖,因此关于建文帝的传说就越来越多了。
四川、云南到处可以发现所谓的建文帝的遗址,有一个庙说是建文帝住过的,那里有一个寺院,里头有几棵树,说是建文帝栽的,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呢?没有。
明末清初有个文人叫钱谦益,这个人政治上很糟糕,他写了文章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当时许多书上都说,当南京被燕兵包围时,城门打不开,建文帝便剃了头发,跟着几个随从的人从下水道的水门跑出去了。
钱谦益说这靠不住,南京下水道的水门根本不能通出城去,他当时做南京礼部尚书,宫殿里的情况他是很熟悉的。此外还有很多不合事实的传说,他都逐条驳斥了。
最后他作了这样的解释,假如建文帝真的跑出去了,当时明成祖所统治的地区只是从北京到南京的交通线附近,只要建文帝一号召,全国各地都会响应他,他还可以继续进行斗争。但结果没有这样。这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建文帝是死在宫里了。但当时不能完全肯定,万一他跑了怎么办?所以明成祖就派人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