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的船队实行飞燕展翅式海上航行编队,帅船位于整支船队的核心,既安全又便利调度指挥;战船列队外围,形成铁壁屏障,非战船安排在内里,确保安全无虞,当船队遇到攻击时,鸟翼燕尾形列队舰队能迅速展开队形迎敌,具有战术机动性。
另外舰船编队通讯联络除灯、旗以外,如遇到雾雨风浪海上视线不佳之时,则备有各种锣鼓作为音响信号之用,以保障编队顺利航行。
明成祖命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三十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一共有七次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航行,史称郑和下西洋。总航程达七万多海里,足足绕地球三周有余;比西方发现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了七、八十年,是当时人类史上最庞大的远航船队。
明成祖启动的宝船舰队的建造,庞大的项目导致七次深远的远洋航行,到达周围的中国南海,印度洋和更远的海域,以及到沿海领土和岛屿。郑和被委任指挥宝船舰队的探险,前三次远航最远时达到印度西南海岸的卡利卡特,而第四次远航达到波斯湾的荷姆兹海峡,随后船队远航远至阿拉伯半岛和东非。
郑和首度下西洋之所以能成功,是由于朝廷内和儒家价值对立的派系成功合作的成果,这些派系包括,商人游说团体,希望明朝海军力量为印度洋中国人经商提供支撑。支持帝国主义游说团体,希望恢复元朝式的帝国侵略扩张,这和儒家以德服人的价值对立。佛教游说团体,希望政府经费投入其他计划,而非落入反宗教或士大夫。
郑和曾经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在中东方向最远曾达麦加,在非洲方向最远曾达莫桑比克的贝拉港,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洲。
郑和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下西洋是当代航海事业的顶峰,后世几百年中,几乎无人能及。
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明成祖命令正使郑和与王景弘率领士兵二万八千多人出使西洋,造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大船六十二艘,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先到占城,后向爪哇方向南航,次年在爪哇三宝垄登陆,进行贸易。
当时西爪哇与东爪哇内战,西爪哇灭亡东爪哇,西爪哇兵杀郑和士兵一百七十人,西王畏惧,献黄金六万两,补偿郑和死难士兵。随后到三佛齐旧港,时旧港广东侨领施进卿来报,海盗凶横,郑和兴兵剿灭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艘,获贼船五艘,生擒海盗三个贼首。
郑和船队后到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等国家,在古里赐其王国王诰命银印,并起建碑亭,立石碑:“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施进卿被封为旧港宣慰使,旧港擒贼有功将士获赏,指挥官钞一百锭、彩币四表里、千户钞八十锭、彩币三表里、百户钞六十锭、彩币二表里;医士、番火长钞五十锭、彩币一表里、锦布三匹。
第二次下西洋,永乐六年明成祖命工部造宝船四十八艘,命令郑和、王景弘等出使,费信随行,前往古里、满剌加、苏门答剌、阿鲁、加异勒、爪哇、暹罗、占城、柯枝、阿拔把丹、小柯兰、南巫里、甘巴里等国,赐其国王锦绮纱罗,永乐七年回国。
第三次下西洋,永乐七年成祖命正使郑和与王景弘、候显率领官兵二万七千多人,驾驶海舶四十八艘,从太仓浏家港启航,敕使占城、宾童龙、真腊、暹罗、假里马丁、交阑山、爪哇、重迦罗、吉里闷地、古里、满剌加、彭亨、东西竺、龙牙迦邈、淡洋、苏门答剌、花面、龙涎屿、翠兰屿、阿鲁、锡兰、小葛兰、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苏禄等国,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
满剌加当时是暹罗属国,正使郑和奉帝命招敕,赐双台银印,冠带袍服,建碑封域为满剌加国,暹罗不敢扰。中国宝船到此,立排栅,城设四门更鼓楼,夜间提令巡警。满剌加九州岛山盛产沉香、黄熟香;郑和差官兵入山采香,得直径八九尺,长八九丈的标本六株。
永乐七年,成祖命正使郑和等捧诏敕金银供器等到锡兰山寺布施,郑和访问锡兰山国时,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被郑和觉察,离开锡兰山前往他国。回程时再次访问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诱骗郑和到国中,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又伐木阻断郑和归路。
郑和趁着贼兵倾巢而出,国中空虚,带领随从二千官兵,取小道出其不意突袭亚烈苦奈儿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亚烈苦奈儿及家属。回国献亚烈苦奈儿与永乐帝,朝臣齐奏诛杀,永乐帝怜悯亚烈苦奈儿无知,释放亚烈苦奈儿和妻子,给予衣食,命礼部商议,选其国人中贤者为王。选贤者邪把乃耶,诰封为锡兰山国王,并遣返亚烈苦奈儿。
永乐九年满剌加国王拜里米苏剌,率领妻子陪臣五百四十多人来朝,朝廷赐海船回国守卫疆土。从此海外诸番,益服天子威德。礼部、兵部议奏,对锡兰战役有功将士七百五十四人,按奇功、奇功次等、头功、头功次等,各有升职,并赏赐钞银、彩币锦布等。
第四次下西洋,永乐十一年正使郑和与王景弘等奉命统军二万七千多人,驾海船四十艘,出使满剌加、爪哇、占城、苏门答剌、柯枝、古里、南渤里、彭亨、吉兰丹、加异勒、勿鲁谟斯、比剌、溜山、孙剌等国。
郑和使团中包括官员八百六十八人,兵二万六千八百人,指挥九十三人,都指挥二人,书手一百四十人,百户四百三十人,户部郎中一人,阴阳官一人,教谕一人,舍人二人,医官医士一百八十人,正使太监七人,监丞五人,少监十人,内官内使五十三人,其中包括翻译官马欢,陕西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指挥唐敬、王衡、林子宣、胡俊、哈同等。
郑和先到占城,奉帝命赐占城王冠带。郑和船队到苏门答剌,当时伪王苏干剌窃国,郑和奉帝命统率官兵追剿,生擒苏干剌送京伏诛。郑和舰队在三宝垄停留一个月整休,郑和、费信常在当地华人回教堂祈祷,郑和命哈芝黄达京掌管占婆华人回教徒。首次绕过阿拉伯半岛,航行东非麻林迪,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
第五次下西洋,永乐十五年总兵郑和,在泉州回教先贤墓行香,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五月出发,护送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里、卜剌哇、苏门答剌、麻林、剌撒、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各国使者及旧港宣慰使归国。随行有僧人慧信,将领朱真、唐敬等。
郑和奉命在柯枝诏赐国王印诰,封国中大山为镇国山,并立碑铭文。忽鲁谟斯进贡狮子、金钱豹、西马;阿丹国进贡麒麟,祖法尔进贡长角马,木骨都束进贡花福鹿、狮子;卜剌哇进贡千里骆驼、鸵鸡;爪哇、古里进贡麾里羔兽。
宋末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之侄蒲日和,也与郑和奉敕往西洋寻找玉玺有功,加封泉州卫镇抚。
第六次下西洋,永乐十九年出发,往榜葛剌,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中途返回,永乐二十年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第七次下西洋,宣德帝以外番多不来朝贡,命郑和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随行有王景弘、李兴、朱良、杨真,右少保洪保等人。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有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弄手、医士、铁锚搭材等匠、水手、民梢等共二万七千五百五十人。
宣德五年,郑和率领二万七千多官兵,驾驶宝船六十一艘,从龙江关启航,经徐山、到江苏太仓,出太仓附子门、到刘家港,驻留约一个月,在此期间,郑和在刘家港北漕口修建天妃宫,宣德六年春天,天妃宫修建完毕,郑和立碑:“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官兵数万人,海船数百艘,自太仓开洋,由占城国、暹罗国、爪哇国、柯枝国、古里国,抵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多国,涉苍溟十万多里……明宣德六年,正使郑和、王景弘,副使朱良、周满、洪保、杨真,左少监张达等立。”
宣德六年抵达福建长乐港,郑和船队在长乐停留约半年,在此期间,郑和曾率领兴平三卫指挥千百户和州府官员,到福建湄州屿,卖办木石,重修湄州天妃宫。又在长乐县南山三峰塔寺之旁,修建长乐天妃宫,十一月建成,树立碑,并铸造铜钟一口,铭文:“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郑和、王景弘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
出五虎门到占城,从占城起航,抵达爪哇、旧港、满剌加、苏门答剌、锡兰山、古里国、忽鲁谟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