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四年,自锦州城东、南、北三路,清骑充斥,势殊猖獗,逐渐形成对锦州的包围之势。明朝将官担心锦州被围,一旦缺粮,就无法坚守下去。
眼下运粮比增兵更为急需,可是负责运粮各官惊心胆颤,不敢前往锦、松、杏等前锋三城运送米粮,仅运送到宁远以西各城,致使宁远西各城储粮猛增到一万石,前锋锦州、松山、杏山三城各粮仓只存米二千石。
从朝廷到前线将士都为此万分焦急,蓟辽总督洪承畴与辽东巡抚丘民仰、吴三桂等再三商酌,决定冒险向锦、松、杏三城运米。时机正好赶上春节,他们便以新年过节,出其不意将粮给运过去,此项任务交由吴三桂完成。
正月初二、初三两天,以牛骡驴车三千四百辆,装米一万五千石。吴三桂亲自督运米车出发,此计果然躲过清兵的监视,在次日的中午,顺利的到达锦州。当即卸车,至当天晚上二更时分全部卸完,空车又安全地返回宁远,此次运米,往返并未遇到清兵,所以没有疏失。
到了初九,清兵才有觉察,出动两万多骑分为四股追击,企图夺粮,遭到沿途守护的明军炮击,一无所获,仍然从原路北遁回营。吴三桂冒险督运粮食,显见他的胆略远在众将官之上。在人们视锦松等为险途而畏缩不前时,他却敢于承担责任,实心任事,一举成功,因而受到朝廷和周围将领的赞扬。由于锦州得到了给养的补充,更坚定了全城将士守城的信心,并长期坚持下去,虽然被清兵围困,也毫无所惧,这与给养充足有直接关系。
自从吴三桂被提升总兵官以后,效力朝廷更加倍于之前,忠可炙日,每逢大敌,身先士卒,剿杀虏级独多。朝廷给予他的这几句评语,而且把他的功绩置于所有将官之上,也可看出他的地位明显提高。朝廷表彰他勇敢杀敌,屡建战功,但最根本的是赞扬他对朝廷表现出无限的忠心,夸为忠可炙日。
吴三桂得到明廷的信任和器重,吴三桂当然明白,只有忠实于朝廷才能得到他追求的功名富贵,因此他凭一股青年人的锐气为朝廷效力,在他看来实属天经地义。他在升任总兵官前前后后的表现,都说明他在为保卫大明江山而战斗。就个人而言,如同历代那些有作为的青年人所怀有的志向一样,他要建功立业,获得他所追求的一切荣誉。这就是正在蓬勃向上,在前程似锦的道路上疾驰的吴三桂的基本思想。
崇祯十四年初,明清在辽西的交战频繁不歇,日趋激烈,终于导致明清兴亡史上又一次的大战,松山决战的爆发。
这一次的大战,首先由清太宗皇太极发起。自从天启初年袁崇焕构筑宁、锦防线,迫使清兵不得长驱直进,在大、小凌河之间徘徊不前长达十多年,严重阻碍了清朝同明朝的争战。皇太极曾经屡次企图打破明军的防御,但没有成功。他获得的唯一战果是围攻下大凌河城,便再没有取得尺寸的进展。
锦州与宁远这两座如坚不可摧的堡垒横亘在清军通向山海关的辽西走廊的咽喉之地,这使皇太极喟然叹息,而莫可奈何,但是皇太极在其他战线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他东征朝鲜,使它臣服;西讨强大的蒙古察哈尔部落,使它俯首听命,皇太极以十多年的奋战使清军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的强大。
明朝正遭遇三百年来前所未有的饥荒,父子相食,民不聊生,铤而走险,纷纷揭竿而起,汇入到农民战争的洪流之中。明朝被李自成、张献忠等的农民军打得焦头烂额,难以喘息;在关外,清兵咄咄逼人的进攻使它陷入深深的困境,只有勉强挣扎,却无还击之力。庞然大物的明朝内外交困,一天天的垮下去,迅速走向没落,而整个形势对清政权空前的有利。
皇太极正确地估量了明清双方的力量,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时机,决心打破明清在辽西的长期僵持状态,对明的新的强大进攻就从首当其冲的锦州开始。他采取第一个步骤,就是在义州筑城、屯田、积粮饷,作为向锦州进兵的基地,然后向锦州进逼。清兵严密包围了锦州,填壕毁堑,声援断绝。
清兵进居义州,筑城屯田的时候,锦州告急,已经引起明朝统治集团严重警惕,及至逐步逼锦、围锦,他们不禁感到惊慌。这时他们才看清对方的战略意图,不仅要夺得锦州,还要谋取战略要地松山。有人指出,松山城与锦州相隔十八里,清贼离锦州五六里下营,即近在松城左右,如今锦城濠栅已成,清众精骑尽绕松城,势虽在围困锦州,实在目的却指向松州。兵部认为,清兵此举,是在困大凌河,便紧急指令蓟辽总督洪承畴设计解围。
洪承畴奉命出山海关,驻守宁远,指挥各路兵马援救锦州,吴三桂是援救锦州的大将之一。洪承畴首先召集吴三桂和前屯卫总兵王廷臣、玉田总兵曹变蛟、蓟镇总兵白广恩,商议破围锦州之敌。然后洪承畴亲自到锦州周边军事要地松山,相度地势,察看清军的态势,他感到明朝的兵力尚嫌不足,请求增加兵力,应该达到十五万兵。
经过阁臣会议,崇祯批准,同意增兵,于是增调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山海关总兵马科等四员战将,各率领部队救援锦州。加上前四镇总兵,共为八镇总兵,合兵力十万、马四万、骡一万,但还不足十五万之数,朝廷又做了番努力,最大限度续增加到十三万为止。令各镇总兵即刻出关,速会兵于宁远。
吴三桂作为八大镇将之一,应召率领部队参加援锦解围,这八员大将之中,仅白广恩、马科、吴三桂敢战。论战斗力,也以吴三桂的辽东兵最为强悍善战。他率兵二万,按自己独特的治军办法进行组织,从中选出精锐骑兵一千,以五十骑为一队,共分二十队,每队设一个领骑官,计二十名。
他把这二十名领骑官姓名分别书写在二十支竹签上,插在自己的靴筒上,遇到紧急情况,便信手从靴筒中取出一支签,呼叫某领骑官,该领骑官即统领本骑队,跟随他冲突决阵,无往不利。吴三桂统率这支训练有素的军队,称得上明兵中一支精锐的部队,难怪统帅洪承畴认定吴三桂与白广恩、马科三员勇将可独当一面,其余五将只有合力,不宜单独采取军事行动。
洪承畴挥师进到松山与杏山之间,除唐通,其余七镇总兵各率领部分路移军到松山城附近的东西石门,皆照分定营次,分别旗色,摆开阵势,在离松山南数里的地方,自南向北布列车、步、火器营,以骑兵组成两翼;在西石门,吴三桂部队居左翼之首,按顺序,以下是王廷臣与杨国柱的部队;在东石门,曹变蛟部队居右翼之首,以下则是白广恩、马科部队。而王朴部队居两翼之间,与右翼相连接。
围锦州的清步兵已经部署在锦州与松山之间的乳峰山上,占据着有利的地势,而在东西石门屯聚精骑约两万兵,各埋伏于周围待战,战略意图是伏击前头增援的明兵。明清双方在乳峰山上山下,东西石门处,展开了一场激战。
明七镇各挑选精锐步兵,携弓箭、枪炮,分别从山下东西两翼向山上的清兵发起进攻,山上的清军居高下击。明兵心甚壮,冒着如雨点般的矢石奋勇登山进击,抢占近台高处,放炮张旗帜,大批明兵勇气倍增,喊声震天,拼命冲锋,被围在锦州城内的明兵听到枪炮与呐喊声,知道援兵已到,祖大寿即挥军出城南门外,摆列营阵,与援兵遥相呼应,形成了内外夹击清兵的态势。
当明兵抢上山与清步兵搏战时,山下埋伏的清骑兵先自西石门冲出七八千,居左翼的吴三桂等率领部队迎战,鼓锐当先,直冲十多次,兵气强劲,阵斩清骑兵十人,挫败了清骑兵的攻击。它原想要以精锐骑兵将明兵阵势冲垮,不料明军马步官兵拒战甚猛,因而没有得势。在东石门,有明军的炮兵营,居东山险要处轰击,有力地配合了步兵的进攻。
清兵攻击不成,便用牛车推运红衣大炮三十门,从东西两面向明兵轰击,明兵炮营不甘示弱,奋力与清兵对射。战斗持续到傍晚,清兵被迫退却,清方承认此次战斗失利。
这是松山决战前的一次接触战,明七镇出动兵员约六万人,清骑兵二万,加上乳峰山上的步兵,总共约三万多人,但双方实际上投入的兵力并不多,故伤亡还不算严重。在阵上斩杀清兵首级只有二十人,还生擒一人,明军伤亡颇重,阵亡七百三十八人,不同程度的轻重伤员七百九十三人,被击毙的马骡达六百五十七匹。
明兵处于进攻一方,又是在山下从下仰攻,最难着力,同时还受清炮火攻击,他的伤亡肯定要大于清兵。战斗结束后,洪承畴将有功人员向朝廷呈报,他把吴三桂列为首功。
松山东西石门之战,明兵以较大的代价获取小胜,并没有达到解锦州之围的目的,洪承畴意识到恶战还在后头。主帅洪承畴决心如此的大,可是他所信赖的吴三桂竟在即将爆发的决战中当了逃兵。
洪承畴原本主张持久之策,即且战且守,稳扎稳打,拖住清兵,使清军欲战不能,粮饷不继,逼它自困,然后明兵再一鼓而击败。但是主管军事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以旷日持久,靡费粮饷为由,力主速战速决,竟责备他出关用师一年多,费粮饷数十万,而锦围未解,内地又困,怎能对得起皇上的信赖与朝中文武重望呢?
不仅如此,他还极力说服崇祯皇帝支持他的战略,令洪承畴即刻进兵;同时他又分任马绍愉、张若麒为兵部职方主事、职方郎中,出关筹划军事,督促洪承畴与清兵决战。洪承畴无奈,被迫放弃自己的方略,进兵松山城,统领八镇大军倾注于松山孤危之地。
洪承畴乘着明兵锐气,连连发动进攻,宣府总兵杨国柱战死,以山西总兵李辅明代替。这些进攻虽然未能奏凯,已经给清军造成重大压力,并使它在小规模的战斗中失利。战场形势的发展,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战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