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先站起来,牛金星、宋献策、李岩也都赶快站起来。李双喜率领十名卫士跟在后边。当走出武英门以后,他回头向双喜问道:“吴汝义到哪里去呢?”
李双喜趋前一步,躬身回答:“他奉旨到午门前边,派遣一队将士将太子和永、定二王护送去提营首总将军行辕,正要回武英殿来,刚走到金水桥边,恰好得到禀报,我清宫人员在一个枯井中找到了崇祯的长女长平公主。”
李自成蓦然一惊:“不是听说长平公主昨夜被崇祯用剑砍伤,随即由太监背出宫去呢吗?”
双喜说:“是呀,儿臣同汝义叔也觉奇怪。汝义叔骂了前来禀报的官员,他问不出一个头绪,赶快往寿宁宫去了。”
李自成望着大家说道:“怪事!真是怪事!走,我们看崇祯的尸体去!”
李自成率领牛金星、宋献策等亲信大臣到了煤山的北上门口时,因为双喜已经派人跑步通知了李过,所以李过匆忙来到万岁山门接驾。李自成问道:“崇祯的尸体如何找到的?”
李过躬身回答:“方才有一太监看见崇祯的御马吉良乘从煤山的大院中出来,出了北上门,左右张望,似乎想进玄武门,又不肯进,抬头叫了几声。这马,鞍辔没有卸,连肚带也没有松。臣寻找不着崇祯的下落,正坐在玄武门内休息,得到禀报,立刻来到玄武门外,牵住御马打量,心中恍然明白,就在马身上轻轻拍拍,将马牵进万岁山门,说道:御马,你带路吧,去寻皇上,寻找你的主人!由御马在前引路,果然在一个很隐蔽的去处找到崇祯的尸首。”
李自成问道:“你上午带将士进煤山院中查看,为何没有看到御马?”
李过回答:“根据御马监的太监言讲,崇祯的每一匹御马都十分驯良。崇祯下了御马,不再管了,连肚带也没有松,匆忙上山。这御马等候主人回来,不敢远去;后来等不到主人,就在山下吃草,走进树林深处。”
“大概臣进入煤山院中时,只顾登山寻找崇祯,也遇到两只梅花鹿被惊跑了,却没有留意御马。也是臣地方不熟,一时疏忽。这马在密林中等候半日,不见主人返回,才在山上山下各处寻找,到僻静处看见主人已上吊死了,才跑出万岁山门,站在路上悲鸣,告诉人们崇祯皇帝在什么地方。”
李自成点点头说:“常言道,好马通人性,确实如此!如今崇祯的尸首放在哪里?”
李过说:“放在上吊的槐树下边,如何处置,等候陛下降旨。”
“引我们先去看看吧。”
崇祯和王承恩的尸体都放在煤山脚下的荒草地上,相距不到一丈远。李自成看看崇祯脸孔还很年轻,白净面皮,死后已经有灰白了,略有清秀的短胡须,长发散乱,帽子已经失落,双目半闭,舌头略有吐露,脖颈下有一条被丝绦勒成的紫痕,一只靴子已经失去。
李自成的心中一动,不忍多看。此刻他看着崇祯的尸体,并没有感到胜利的喜悦和兴奋,而是产生了很复杂的思想和感情,竟然使他在心中叹息一声。
在他和大臣们后边跟来的几个太监,此时都转到崇祯尸首的脚边,由一个显然地位较高的中年太监领头,向崇祯跪下,叩了三个头,而那领头的太监还禁不住小声呜咽,热泪奔流。
李自成向太监们问道:“你们里面有没有干清宫的太监?”
那个领头的太监忍住呜咽,叩头说:“回圣上,奴婢是亡国的待罪内臣,原是干清宫的管事太监,名叫吴祥。”
李自成将吴祥上下打量一眼,命令他将崇祯的尸体停放在寿皇殿中,找棺材装殓。
“你的主子倘若愿意将天下让我,不要自尽,我一定会对他以礼相待,优养终身。可惜他不知道我的本心,死守着国君死社稷的古训,先逼皇后自尽,他自己也上吊了。你是干清宫的管事太监,我看你不忘旧主,还是有良心的。你要在宫中找一好的棺材,将你的旧主小心装殓,停放在寿皇殿中,好生守护,等候我的圣旨。干清宫中的宫女还有没有?”
吴祥回答:“大部分都投水自尽了,也有逃出宫去的,如今还剩下十来个宫人仍住在干清宫中,等候发落。”
“等你们将崇祯的尸首抬到寿皇殿以后,命令干清宫的宫女们来给崇祯梳头,更换衣服靴帽。”
“领旨!”
吴祥叩了一个头,又问道:“请问圣上,崇祯皇爷临朝十七年,一旦身殉社稷,深蒙陛下圣德,准予礼葬,此实在是亘古以来未有之仁。不知装殓之时,是否可用皇帝的袍服冠冕?”
关于此事,李自成刚才本来已经采纳了牛金星、宋献策等人的意见,但是此刻他的心思很乱,竟然忘了在武英殿商议的话,一时拿不定主意,回头向牛金星、宋献策等人望了一眼。
牛金星赶快说道:“以臣愚见,崇祯既然是亡国之君,自然不能用皇帝冠冕龙袍入殓。况且临时找来的棺材,并非梓棺,更不可用皇帝衣冠入殓。陛下对前朝亡国之君施以尧舜之仁,不加戮尸之刑,史册上实不多见。用宫便服或常朝服入殓,准许太子、二王与前朝旧臣哭临,于礼足矣。”
李自成再一次同意了牛金星的意见,吩咐吴祥照办,并说皇后的装殓也照此办理。李自成吩咐毕正要离开,跪在草地上的吴祥忽然说道:“陛下,奴婢旧主崇祯皇爷临死前在衣襟上写了几句话,请陛下看看。”
李自成惊问:“写了什么话?”
吴祥说:“崇祯皇爷写遗诏时,臣在干清宫暖阁窗外站立,并未亲眼看见。当时只有管事宫人魏清慧站立在崇祯皇爷的身边侍候,臣是听魏宫人说的。皇上不妨看一看他的衣襟里面。”
“你赶快翻开他的衣襟,让我看一看他写的什么遗言?”
吴祥在荒草上膝行到崇祯的腿边,翻开袍子前襟,果然有几句话歪歪斜斜地写在袍子里。李自成和随侍身边的大臣们都赶快低头观看。因崇祯当时心慌手颤,字体潦草,李自成不能够完全认清,命令吴祥赶快读出。吴祥一边读,大家一边看。念完以后,大家互相看看,在片刻间都没做声,但心中都想了许多问题。他们对“贼来,宁碎朕尸,勿伤百姓一人”一句话,不能不受到感动。
随后李自成郁郁不乐地说:“我们至今,天下无不亡之国、亡国之君,历代都有,但是并不一样。崇祯虽然失了江山,但是这是气数,是他遭逢的国运所致。古人说盖棺论定,据我看来,崇祯实非一般的亡国之君。”
牛金星、宋献策和李岩都没说话。他们因看了崇祯的衣襟遗言,都不免受了感动,而且也同意李自成的评论。不过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所以都没有发表意见。
李自成望望草地上的另一具尸首,又看了吴祥一眼,问道:“那个陪着崇祯上吊的太监是谁?你认得他吗?”
吴祥回答:“回圣上,他是司礼监秉笔大监王承恩,大军快到北京时钦命他提督京营和内臣守城,可是无兵无饷,一筹莫展,只得陪着主子自缢。”
李自成说道:“他也是一个对主子有忠心的人。他的尸首应该如何埋葬?”
“回皇爷,王承恩有家人在京城居住,可以命他的家人将尸体领回,自行装殓殡葬。”
李自成说:“既然王承恩有家人在京城居住,这事你就办了吧。”
“奴婢领旨!”
李自成带着牛金星、宋献策等大臣,转到煤山的北边,远远地向寿皇殿和其他建筑看了看,随即又转到煤山西北脚,沿着黄土磴道,登上煤山中峰。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副军师制将军李岩,毫侯权将军李过,站立在他的左右。养子双喜带着十名护驾武士站立在煤山中峰两侧一丈之外。
十几年来,李自成率领着老八队的起义人马,起初活动于陕西、河南。山西境内,后来进入湖广,打回陕西,东征幽燕。他走过无数的高山大川,都不像此刻登上煤山的心情舒畅。其实煤山并不是山。它是明朝初年改建北京城的时候,将元大都的北面城墙拆毁,利用一部分城墙上堆成了这座假山,不但不能同大山相比,也不能同大山余脉的丘陵相比。论它的占地范围和高度,都不值一提。按照当时计算,从山顶垂直到地面是一十四丈。就这座小小的假山的中峰,在当时就是北京城内的最高处。
李自成登上煤山的正中峰顶之后,向南纵目,从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到房屋鳞次栉比的南城和外城,从午门、端门、承天门、大明门、正阳门直到永定门,尽入眼底。神圣不可侵犯的紫禁城,如今踏在他的脚下。辽、金、元、明四朝赫赫的皇都,如今踏在他的脚下。占领了北京就是灭亡了明朝,夺取了天下。十几年百战经营,如今才看见真正胜利了,大功告成了。
李自成一站到煤山的中峰之巅,又是欣喜,又是惊叹,不自觉地发出一声:“啊!”
原来因为崇祯父子都没有下落,为他的大顺江山留有很大隐患,使他驻进武英殿以后一直放心不下。如今太子和水、定二王找到了,崇祯的尸首找到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节节胜利,只有择吉登基,招降吴三桂,再招降南方的左良玉及江北四镇,消灭张献忠,统一全国,建立传之久远的大顺鸿业,而且他很快就要开始按照盛唐的规模重建京城长安。此时虽然他也想到宋献策和李岩所担心的满洲人犯,然而他认为他的大顺朝并非风雨飘摇的明朝,清兵必不敢来。
他怀着踌躇满志的心情向牛金星说道:“臣相,如今崇祯已经有了下落,登基大典之事要加速筹备。北京虽好,终是行在,我应当早回长安,一面招抚江南,一面经营关中,奠定我大顺朝万世基业。”
牛金星躬身回答:“今日初进北京,六政府尚未安顿就绪。臣已告诉了礼政府,依照军师所择吉日,皇上准备于四月初八日即位。从二十六日起,每逢三、六、九日百官上表劝进,陛下三让而后俯允诸臣之请。礼政府从明日起即火速准备大典仪注,还有法驾、卤簿等事,百官还要准备朝服,鸿胪寺也要作许多准备。这三四天内,明朝;日臣必然陆续投降,也要使在北京新降诸臣躬逢盛典,得沾陛下雨露之恩。”
“张若麒与唐通何时去山海关劝降?”
“臣还要与张、唐二人商量如何前去,由户政府筹措五万两银子和一千匹绸缎带去,作为陛下犒军之物。最快也得三天后才能动身。”
李自成说:“但愿吴三桂能随我大顺使臣于四月初八之前来北京。”
牛金星说:“倘若吴三桂因为有五十万迁入关内百姓需要安置,不能如期来参与盛典,应该有贺表送来。只要吴三桂有贺表来到,即是他顺应大势,在陛下驾前称臣,不仅不再担心他会勾结满洲鞑子为患,而且也可为南方诸镇表率。”
李自成微笑点头,望一望宋献策和李岩,用眼色向他们征询意见。他们二人对满洲的问题看得比较严重,目前对吴三桂的问题也看得比较复杂。因皇上正在踌躇满志,牛金星的话已经使皇上含笑点头,他们也只好恭敬点头,不敢说出他们的不同看法。李自成以为军师和李岩同牛金星的看法相同,便不再多问,转身打算下山。
恰在这时,双喜从树隙中看见吴汝义走进万岁山门,立刻向他躬身禀报:“启奏父皇,吴将军进入万岁山门了。”
李自成向身边的大臣们说:“我们快回宫吧。真是怪事,原听说长平公主已经由太监背出宫了,刚才又听说公主并未出宫,在宫中投井未死,被人救出。我命令吴汝义亲自去寿宁宫处理此事,他现在来了。我们下山吧。两个公主……真是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