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李志和向阳听了书宁的话,都急切地问:“用什么方法来确定试吃苹果的人?”
书宁回答说:“我们四人分成两组,每一组都用锤子、剪刀、布的方法选出一个胜利者。两个胜利者再相互比,最后那个胜利者试吃苹果。如果试吃的人没有中毒迹象,我们就带着苹果往回走,如果他在路上还是没有中毒迹象,我们就再选出一个人,和他一起继续试吃。如果回到崖壁前,试吃的人都还是没事,那我们应该可以放心吃了。”
大家觉得这方法比争来争去好多了,于是,清泉和书宁比了起来,向阳和李志比了起来。最后,李志成了最终的胜利者,按照刚才一致认可的规定,由他来试吃苹果。
李志拿起那个和地球上的苹果长得一模一样的野果,先用牙齿把它咬开一个缺口,再用舌头舔了舔被咬破的地方。大家关切地问:“舌头麻不麻?”李志摇了摇头,将野果咬下一小口,慢慢嚼着,觉得还是没有麻木感,这才吞了下去。他停了十多秒钟,觉得自己好象没有中毒迹象,便又咬了一大口,喀嚓喀嚓地嚼着。大家一边吞口水,一边问:“怎么样?”李志回答说:“很脆;味道和地球上的苹果一模一样;暂时还看不出有毒的迹象。”
书宁对李志说:“只要没有中毒迹象,你就接着吃,只到吃饱为止。为了节约时间,我们也别傻站着,赶紧打苹果吧。”
大家就用木棍把那些长得比较低矮的苹果打了下来,剩下的苹果都长得比较高,木棍打不到,可谁都没有力气爬到树上去打。李志吃完第二个苹果后,恢复了一些力气,就自告奋勇地爬到一棵树上,抓住树枝一顿乱摇,树枝上的苹果便啪啦啪啦掉了一地。
书宁和向阳把各自的外套脱下来,铺在地上,把苹果捡起来,放在衣服上;清泉的外套留在岩屋里了,他就叫李志也把外套脱了。四人忙了大半个小时,用衣服包了三包苹果。
大家决定赶紧往回走,李志的体力恢复得比较好,他就独自背了一包苹果,剩下的三人轮流背另外两包。走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大家见李志好象仍然没有中毒迹象,但还是不太放心,就又选出清泉来继续试吃苹果。清泉吃了苹果后,恢复了一些体力,也独自背了一包苹果,饿得几乎走不动的向阳和书宁就轮流背剩下的那包苹果。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大家又选出向阳继续试吃。
向阳吃了几个苹果后,也恢复了一些体力。书宁却又累又饿,几乎迈不开步了。李志和清泉走过来,一左一右地搀扶着书宁往前走。走回到崖壁前的空地上时,太阳也快落山了,大家看所有试吃的人还是没有出现中毒迹象,这才让书宁吃起苹果来。
崖壁上的岩屋里,柳熙、媛媛和丽珊有气无力地坐在洞口边,她们靠在洞壁上,望眼欲穿地注视着崖壁前的空地。丽珊在有气无力地抽泣着,柳熙和媛媛则在有气无力地安慰着她。当丽珊看到男孩们的身影从树林中走出来后,终于忍不住了,边哭边对着下面大喊道:“哥,我饿!我要吃东西!”
男孩们听到丽珊的哭声,眼泪忍不住都流了出来。清泉对着女孩们大喊道:“坚持住,我们带回吃的来了!”然后,他顾不上劳累,一口气跑到崖壁下,爬回岩屋里,把苹果送给了女孩们;李志、向阳和书宁则在溪边把另外两包苹果洗干净后,才把它们背回了岩屋里。
女孩们连擦都顾不上擦一下,就大口大口地吃起苹果来,还边吃边流泪。这是她们在近两天的时间内第一次吃东西--喝水除外--所以,她们顾不上说话,顾不上品尝苹果的味道,顾不上吃相和淑女形象,狼吞虎咽地吃着。连吃了三四个苹果后,她们才一边打着饱嗝,一边称赞这些苹果是天下最美的食物。
男孩们回到岩屋里没多久,“月亮”就又升上了树梢。他们实在太累了,觉得骨头仿佛都散了架,只好一边躺在干草铺上,一边休息一边吃苹果。没多久,男孩们就都含着苹果睡着了,柳熙和媛媛则轮流照顾丽珊。丽珊晚上又发了几次烧,但都没有像昨晚一样昏迷过去。柳熙和媛媛还是照样用浸湿的衣服为她擦拭身体,给她物理降温,帮她保持凉爽。
到达这个未知世界的第三天上午--也就是吃了苹果后的第二天上午,大家发现谁都没有中毒迹象,认为这些苹果应该的确没有毒,就一致决定再去摘苹果。男孩们各自带了几个在路上充饥的苹果,拿着石块和棍棒又出发了。这次,他们不用在森林里毫无目的地到处乱找,而是直奔目的地,所以下午早早就又摘回了三包苹果。
回到岩屋后,大家一边吃苹果,一边休息、说话。书宁对大家说:“丽珊的病情还没有完全好转,我们暂时无法继续探险了,必须先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当然,我们甚至要有在这里长期住下去的心理准备。”
“我们现在除了石刀、木棒和一些苹果外,其他什么都没有。我们最好再制造点别的工具,不然恐怕很难在这里生存下去。”清泉提议道。
“今天恐怕无法制造别的工具了,不如先制造火吧。”书宁说,“有了火,我们既可以取暖--当然,现在还不需要烤火取暖--又可以用来烧烤东西吃,还可以用来吓退猛兽。”
“可我们没有燧石啊。”柳熙说,“没有燧石,怎么制造火?”
“爸爸只给你讲过燧石取火,没讲过钻木取火么?”书宁不解地问。
“他给我讲人类进化的故事时,我才读幼儿园,所以只记得燧石取火的故事。”柳熙说。
“哦!用燧石可以制造火,用钻木的方式也可以制造火。我们前天削砍木棍剩下的那些干树枝,还有那些干草,刚好可以用来钻木取火。”书宁说,然后又对其他三个男孩道:“我等会到崖壁下的森林里去砍一根韧性好的生树枝,用来做钻木取火的弓,再找一些藤条,用来做弓上的弦。你们就从那些干树枝中选一根和手指头差不多粗、直直的树枝,只要一尺长就够了,把它的两端削平;然后再选两根比它大一些的干树枝,长短只要能握在手中就够了。你们先把这两根干树枝的的一端削平--当然,能削薄一点更好--再在上面钻一个眼。眼不要太深、也不要太大,只要能套住那根直木条就形了。”
清泉、李志和向阳听了,便按照书宁所说的方法,用打制的粗糙石刀削砍起干树枝来。而书林自己则爬到崖壁下,进入森林中去寻找适合的生树枝和藤条。但是,直到太阳快要落山时,他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只好带着一些干树枝,回到了崖壁上的岩屋里。这时候,清泉、李志和向阳把他所需要的其他东西都准备好了。
大家看见书宁并没有带回韧性好的生树枝和藤条,以为今天无法制造火了,所以都显得很失望。书宁安慰大家说:“没关系的。没有弓,我们仍然可以制造出火来,只不过比较累一些而已。”
书宁说完,他先把一些干草放在地上,又把一根削砍得比较薄、已经钻好眼的干树枝放在干草上。他用一只脚踩住干枝条,把那根直木棍插在那个眼里,蹲下身,用双手手掌夹住直木棍,快速地搓动起来,直木棍便在洞眼里快速转动起来。
书宁一边搓一边说:“本来,我想制造一张弓,像锯子一样用弓弦锯直木棍,直木棍也会在洞眼里转动。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制造火,最好用另一根木棍上的眼把直木棍的顶端卡住,这样才好操作。这种方法比用双手搓省力多了,而且手不容易累、不容易痛。直木棍在干树枝的眼里快速转动时,会和它产生摩擦,摩擦积累的热量越来越多,温度就会越来越高,当温度高到一定程度后,木棍就可以燃烧起来……”
搓了一阵后,书宁的双手越来越累,手掌也越来越痛。大家看见他累得满头大汗,都要接替他来搓直木棍,书宁摇了摇头,说:“算了,还是我来。我怕一停下来,好不容易才积累起来的热量很快就散失了,那就不容易制造出火了。”大家只好让他一个人咬牙坚持着。
“啊,干树枝的眼里开始冒烟了。坚持就是胜利!加油!加油!”大家高兴得大喊道。
“哇,烟雾越来越多了,干树枝的眼里已经通红了。加油!加油!”大家兴奋地喊道。
突然,书宁手中的直木棍穿过干树枝的洞眼,从它的下面穿了出来,一块通红、正在冒烟的圆木块掉在了下面的干草上。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