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孤注一掷
霸州城外这一百来多步的距离之间,就像有一条看不到的冥河,在持续不断的收割着踏入者的生命,把失去灵魂的肉体驱壳留在原地。
到处都是熊熊烧起火焰,加上半空中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如火如荼的战场上纤毫可现,双方都没有因为视野的问题,而影响在交战中的发挥。
一个白天加上大半个夜晚,双方的士兵轮换上阵,无休无止的拼死搏杀,轰隆隆的大炮声响了一夜都没有停歇。
等到后半夜的时候,已经两眼通红的忽必烈正襟危坐,身边没有一个武将和文官,就连守在大帐外的金甲卫士,都有意的远离大帐的门口,就像里边坐的是索命的阎罗怕的不行。
此时忽必烈的手里的筹码越来越少,大蒙古帝国依靠骑射双技实力威震天下,血腥的报复杀戮手段让各地的属国不敢反抗,这种统治方式简单直接而暴力,说白了就是顺我者苟活逆我者马上死。
但是有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你要时刻保持你得强大,不能有人质疑你的权威,不能有人能够打败你,否则的话一旦你被打的得颜面扫地,各地的属国不但不会来支援你,恐怕还会趁机捅你几刀报仇。
这个时候的忽必烈手中的元朝政权,已经处在了一个很微妙的边缘,巨大变化很可能就在下一刻发生,来自于什么人代表哪一方的力量,忽必烈想了想发现谁都有了能。
自从伯颜把他的嫡系部队败光之后,忽必烈就感受到了几个蒙古汗国调兵时表现出来的迟疑,其实就是对于忽必烈能力保持怀疑态度,但是出于对忽必烈往日手段的恐惧,虽然墨迹还是听话的派出了兵力支援。
这些部队组合到一起,在他身边左右的时候,表现不出来有任何的异心,普通士兵和将领对于忽必烈的个人崇拜对很强烈的,但是素来多疑的忽必烈,已经感受到了他们将军脑子里的想法。
这些军队出征的时候,领军的将领必然受到了所属大汗的嘱托,肯定是要根据忽必烈保持的实力,来决定今天后该如何相处。如果看到忽必烈连吃败仗,士气低落在难以获胜的时候,恐怕这些人就敢转身逃走,为了保存自己家的实力,他们不会念及往日的情分。
这个以强者为尊的习惯,是蒙古高原上千百年来相互争斗仇杀后的结果,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征战,大家都公开认可的行事规则,身为强者更是时刻都要面临挑战。
成吉思汗一统江山,打了一百多次的战役才彻底统治蒙古几大汗国,又用了整整的后半生来东征西讨,才打下了这个世界上存在过最大版图的国家。
可是现在最大的危机来了,忽必烈首先要用一场让身边人信服的胜利,来树立他身为黄金家族后裔的骄傲,否则的话看似无比强大的元朝,分崩离析就在下一刻发生。
“再派八万士兵参战,违令者斩!反抗者灭族!”
忽必烈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命令,生命的逝去对他来说,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一件事了,不管是敌人还是自己手下的勇士,他以前看到的只是数字,从来没有真的在意过。
可是今天再次派兵的时候,本来想下令出兵十万的时候,脑子里一个犹豫,再开口说出来的就是八万了。他陆续投入的筹码太多了,已经多到了忽必烈开始珍惜生命,开始计算自己还拥有的兵力,但是始终看不到宋军的承受的底线在哪里。
“我就不信邪了,你们真有射不完的炮弹!”
忽必烈重重的而拍在桌子上,朝着帐外吼道:“给我备马,我要亲自督战!”
赵天佑喝了点小酒,还有跑到塔楼找了张床铺小睡了一会,当他精神饱满的醒来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午夜时分,宋军又完成了一次换防交接。
这时候宋军的战损数字开始加大,城头上已经不在是一边倒的屠杀,靠着狠劲突进的元军弓箭手,在有的位置曾经顶到五十步的距离,这时候的弓箭已经有了充足的杀伤力。
还有火炮的故障率,虽说随着工艺的提升,子母炮的使用寿命大大的提高,如果在小规模的战役中使用,几乎都不再需要考虑其故障和寿命。
幸亏赵天佑提前做了充分的预估,随军而来的海量弹药,还有数量庞大的备用炮和主要的零部件,这一昼夜的炮击当中,已经有一百多门炮出现了故障。
能修理更换的当场处理,不能维修的立刻放到一边,把后备的新炮从新架设,饶是这样充沛的物资供应,宋军火炮的杀伤力还是在一点点的下降。
赵天佑爬上了瞭望塔,替换下眼睛都已经红肿的士兵,借着城外如银的月光,还有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观察攻城元军的动向。一眼望去攻势如同潮水一般没有停歇,但是仔细一看,就能发现元军的锐气大减,在城下吼的声大脚下却不肯向前。
死在阵前的尸体太多太密集,已经严重阻碍元军的行动,不知道是谁先把尸体堆积起来,码放成一个个的小型掩体,很多的轻伤兵躲在后边等待救援。
狭路相逢向来是勇者胜,元军士兵的勇气都已经消耗完了,亲眼看到的死亡太多之后,往往对生死之间会看的很淡漠,战场上的士兵不是不惧生死,而是看得太多早就麻木了。
霸州城这一整天的厮杀中,很多的元军早就发现,无论自己这边怎么努力,都无法在城下建立稳固的防线,几次集中力量冲到城下的行动,很快就被强大的火力击溃。
盲目进攻的后果越来越大,已经大到快要无法收场的地步,一身戎装骑着白色的骏马,手持一杆鎏金长枪的忽必烈,脸上的神情越来越冷漠。七皇子奥都赤战死的消息,他听到之后只是微微的楞了一下,点了点头之后再没有什么表示,继续骑马在各处战线督战。
在昨天的某些时刻,这些蒙古勇士见到了忽必烈的仪仗和卫队,都会激动的欢呼高喊,都愿意跪拜在他的脚下,亲吻他的靴子。可是现在呢,那些指挥无力的将军们,那些畏畏缩缩不敢向前的士兵,都不敢在面对他。
“传令,后备军十万全体备战,准备轮换上阵!”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