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她作为母亲,看见儿子对自己开心地笑,甚是愉快;儿子每一次跌倒后一边爬着,一边咧着嘴,母亲简直乐开了怀。一般来说,生活不需要眼泪,所以人应该欢笑;生命有了痛苦,才会更加珍惜欢乐;人生中的欢歌,包涵着痛苦的音符。有了跌倒才能有站起,有了承受才能有坚韧;给孩子坚韧,会给人生长河的船配上桨;给孩子坚强,会给想要飞翔的希望装上翅膀。她想让孩子从小明白,男人的胸膛容不下泪水,那里只有歌声飞扬;男人的双臂绝不能软弱,不然触及不到远方的梦想。
挫折能称量人的力量,折磨能衡量人的信仰。
这一点当母亲的清楚,她总是不停地对自己说:“不要放弃,放弃就会前功尽弃;不要气馁,人都能学会走路,秋生不会例外。”习惯失败,会不怕打击,人的抵抗力会随着失败在增强;习惯痛苦,会不怕伤害,人的承受力会在忍受中变强。素芬刚把孩子轻轻地放在地上,秋生尽力想一个人朝前走,可惜失败;素芬瞬时弯下身子,把重重地摔在地上的孩子扶起来。孩子不会叫疼,当妈妈的知道那一定很疼,哪有摔下来不疼的道理!只是有的人能够忍受,忍受一定增加自己的力量;只是有的人需要宣泄,把痛苦排出来不一定只有欢乐。她明白人都是在摔倒中成长,生命在跌倒与站起来的交错中前进,人生在眼泪与欢笑的交替中飞扬。她唯有忍着当母亲的心疼,双手托起秋生稚嫩的双臂,让他的双脚向前一步一步地迈出。人是一步一步地爬着生命的阶梯,登上心中理想的高峰;路是一步一步的走,直到人生的尽头;只有要执着的脚步,没有遥远的路程;没有走不完的路,只有迈不开的腿。但从另一面来说,人不要想得太远,太远脚步丈量不到;人不要望得太高,太高伸手触摸不到。
素芬的手有些发软,轻柔地说:“宝贝,咱停一会儿。”
“妈妈!”孩子叫一声,用力挣脱母亲温柔的怀抱,向前尽力伸了脚步;刚迈出左脚,右脚还没有跟进时,由于重心不稳,“噼啪”一声狠狠地摔在地在。
母亲看见自己的儿子不惧疼痛,心里除了紧张与心慌,还有宽慰。紧张是由于害怕,害怕如此弱小的身体再次受到什么意外的伤害,因为他的小手上残留着摔伤痕迹;不害怕受伤不等于受伤不让人疼,不流眼泪不等于心里没有哭泣。心慌是源自不确定,不确定秋生学走路还要持续多久,毕竟他早就过了学走路的年纪;不确定秋生还要承受多少的摔倒,毕竟他已经摔倒过多次;不确定秋生的人生是否如学走路摔倒一样,由汗水与泥土组成。不过自己的儿子在疼痛面前是如此的坚强,在困难面前是如此的果敢,对打击无所畏惧,对挫折张开双臂热情地拥抱,用必胜的心去战胜任何可能的挑战,用高昂的斗志去铲除任何可能的障碍,作为母亲还有什么不能宽慰呢?她知道,秋生不想除了练习走路就桎梏在竹背篓子里;他想跟其它的小朋友一样,自由自在;比如程跃进。
程跃进的母亲周丽蓉会带来安慰,与素芬闲谈。“不要慌,慢慢来,我相信秋生将来会学会走路的。上天会把机会留给勤奋的人。”
“我也是这么想的,总有一天,他会学会。”
人不跌倒难以学会走路,符合人的成长规律;人只要不怕疼,就不怕摔倒。秋生不怕疼,除了自己的坚韧,还有母爱的支持。在母爱包围下,孩子会快乐;在孩子每迈出一步所付出的汗水里,含着母亲的辛劳;在坚毅的目光盯着前方的背后,是母亲无私的寄与和付出;孩子前进时,支撑着他的永远是母亲那双温暖的手。
素芬带着秋生走了几步,把手松开一点,让它摇摇晃晃地挪动;在将要跌倒的时候用手扶他一下,秋生又继续歪歪扭扭地向前。每一步是那么地用力,每一步是那么地坚定;力量可从锻炼中增加,信心会在进步中增强。
秋生向前迈左脚的时候,素芬松开了手;由于背上向左边有一个隆起的部份,当左脚落地的时候,重心跟着朝左边移,身子向左边倾斜,摇摇晃晃地眼看就要倒地;不知是谁赐与神奇的力量,不知是谁使用了奇妙的魔法,他把自己的身体控制住,没有倒下!素芬的心里一震,自己的孩子终于可以独立地走出第一步;既然成功地走出第一步,那第二步呢?
13
她看着秋生正向前跨出小腿,心里逐渐发紧,这一步是不是会摔倒呢?应该不会,刚才第一步没有摔倒;第一步没有失败并不等于第二步能成功;成功能加强人继续下去的信心,信心在成功基础上建立更稳定。第一步没有失败并不等于第二步不会失败;对失败的反思会增加力量,力量在失败的撞击中会强大。如果他摔倒了呢?那肯定会很疼!承受让人的心灵坚定,忍受让人的精神坚强;人有了承受与忍受,习惯痛苦不是一件难事。痛苦的土壤能开欢乐的花,因为埋下爱的种子;素芬在秋生身上种下了爱,秋生能带给她欢愉。秋生小小的脚掌落地,由于重心是斜的,不能控制平衡,再次重重地摔一个大跟头;多亏素芬迅急赶上去,一把抓住了秋生,不然差一点他的额头着地。母亲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儿子,拍拍身上的灰尘,低声地说:“宝宝,咱不慌,慢慢来。”她明白,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了,再爬起来,是一种需要拚搏才能生存的生命;跌跌撞撞是人生,百折不挠是品质。
周丽蓉在一旁说:“秋生,不要急,你离完全学会走路,就只差一步呀!”对别人来说只是一步可跨过的小沟,对自己而言却是一生都可能穿不过的峡谷;这就是差距。
差距是一个人去努力的理由,奋斗的动力。不能让现实的寒冷冰冻努力的热情,只能用奋斗的激情溶化阻隔在成功路上的冰雪。不能让执着演变成固执来僵化人的思维,只能让坚强化成力量去冲破惯性的封锁。
她不能让儿子安常如故地继续重复下去,得想更好的办法。
“没有什么好法子呀?”周丽蓉说。
“现在暂时没有,将来一定会有。”总相信有办法,人会变得乐观。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实践是能力的良田,又是知识的粮食。
“那我们俩是两个臭皮匠。“司马光小的时候砸缸,砸缸……缸,大缸,我们是不是找一个大缸?”
“找一个大缸来做什么?”创新总是不按套路,有违常理。
“一个很大的缸,它里面不要放水,把秋生放在里面。”思维只要被开启,方法会从思考中出来。
“不一定是一口大缸,也可以是其它的东西。要让秋生在里面学走路不轻易跌倒,即使是跌倒也能自己站起来。”智慧只要闪光,总能照耀人的心灵。
讲着讲着,两人相视一笑,好像是同时想到了什么。
“拌桶!”二人异口同声说出来。
拌桶专门是用来打谷子。一般成正方形,左右有一米五左右宽,上下有四五十厘米高,用木板砌成。竹篾子做得跟四周的木板一样高,在它的中心区圈成一个圆。秋生在里面走的时候就不怕跌倒;在向外面倒的时候有木板撑着,在朝里面倒的时候有竹篾子挡着,在往前后倒的时候可以用手抓住两边。
素芬的弟弟程素民把拌桶找来,把竹篾子编成;他用木板镶嵌在拌桶的底部,把竹竿钉在木板上,再把竹篾固定在竹竿上。
秋生被素芬放在拌桶里,他的一只小手放在拌桶的边上,另一只小手放在竹篾子上。他当然明白母亲的意思,果敢地跨出的一步,二步,三步……。
14
一个人如果不打开心门,陪伴永远是一种奢求;一个人如果不付出真情,打开心门一样逃不脱孤独。所以秋生不寂寞,对每一位见过他学走路的人,送以真诚的笑;对每一位来陪伴他的小朋友,投以诚实的目光;真诚可以换来友善,诚实可以得到温暖。
秋生被自己的母亲抱出来放在地上,踏出第一步,没问题;踏出第二步,也没有问题啦!
这让众人开心,在秋生能走第二步的成功里面有大家的付出;成功为什么受欢迎?成功让获得者满足,付出者开心。这让母亲释然;小孩学会走路的里程少一步,在奔向终点的努力中书写潇洒的一笔,在通往胜利的途中增添一面锦旗。这让飞翔的鸟儿停下来为他歌唱;歌唱他的不惧忧伤,斗志昂扬;歌唱他的不畏悲凉,勤奋坚强;歌唱他不会惆怅,一往如常!
关键是第三步?素芬的心跟往常一样,惴惴不安。假设秋生能顺利地迈出第三步,那么他学会走路的前方将会是一片坦途。
秋生迈出了第三步,关键的第三步!
令人惋惜的是,他摔倒了!
这就是现实,很残酷,却不能逃避。只有正视现实才能战胜残酷的侵蚀。
这就是现实,很无情,却不能漠视。只有面对无情才可能用爱把它变得温暖。
学会接受现实,才会粉碎在挫折之后的幻想,努力跨过缠绕在身边的围栏。
努力改变现实,才会让自己的现实与梦想越来越近,才可以闻到梦想彼岸醉人的芳香。
素芬拒绝别人在此时想把儿子扶起来的意愿,让秋生一个人自己爬起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但都有坎坷;跌倒是生命的必然,站起是人生的必需;在爬起来时,除了自己谁也不是最有力的支撑,除了自信没有什么是真正的鼓励,除了自力没有更好站起来的方式。不过秋生能爬起来吗?
能,一定能!素芬在心里对自己说。
的确是,秋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爬起来啦!
母亲的心里笑了,自己的儿子学会跌倒爬起来!
大家经过合议,用另外一种办法助孩子一臂之力。程素民砍来竹子,用短的竹子打两排竹桩,高度差不多及秋生的胸口,行距大约在五十厘米,在竹桩上绑起长的竹竿,做成一个双杠。素芬在繁忙中挤出一点时间,把秋生放在竹杠中间练习走路。秋生如往常一样在两条竹竿中间走着,一会儿朝前正着走,一会往后倒着走。素芬站在孩子的正面,看着他在两条竹竿的支撑下向自己走来,轻声地说道:“秋生,过来,妈妈在这里等着你。”
他听见妈妈在前面叫着自己,一步一步地迈向她,走到没有竹竿的支撑,依然跨向素芬,一步,两步,立刻是关键的第三步;上次是在第三步跌倒的,这次呢?不容素芬多想,秋生迅速迈出第三步,奇妙地,极其奇妙地,真是太神奇了,秋生这次并没有摔倒!紧跟着秋生迈出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向缓慢后退的母亲奔来,直至投入素芬的怀抱,用头倚着妈妈的下颌。母亲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孩子,如抱着人生的希望;女人抱着希望,在追求自我中会有明晰的方向;人有了方向,现实的怅惘可变为光明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