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中包含有五脏的精气,统称为精神,是五脏精气的总称。//百度搜索看最新章节//心是精神的归所,依托。道德能涵养一个人的精神使之光大。精气神是可以通过修养来提高的,养神是有方式方法的,是有规律可循的。规律,从有天地开始,从人类有了纪元开始就存在,正因为有道的存在,才创造了万事万物,才产生了所谓的天。道包容着无形的化育之气,在天地产生之前就形成了,没有人能看到它,也没有人知道它叫什么名称,大家都通俗地称之为神灵。所以说,道是神明的根源,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开端。因此,人们只有用道德来涵养五气,心才能得道并守道,才能掌握其中的方式方法。这种道术的产生就是心气按规律活动的结果,精神就是这样产生的(就是心气按规律活动的结果)。人体的九窍、各类脏器的归附、进出气的通道,都是由心来总摄。
受命于天的人,就是所谓的真人,真人是精通天之道术的人,是与天融于一体的人。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天道的人,或是通过潜心的内在修练而获得天道的人,就是所谓的圣人。圣人也就是通过见微知著、触类旁通才知晓了天道。因此,人的**与灵魂能合于一体,是事物遵循天道孕化而生。人的感知觉都是通过九窍来了解各类事物的,之所以会对事物的认知有所疑惑,就要看了解心的方式方法是否相通(这也是说服工作的原理),心里没有道术,一定会有所不通,对事物的认知也就不能全面掌握和了解。如果心术通达,对事物就能掌握透彻,五脏的精气就可以得到涵养,养五气重在使精气归附于神色之中(五气归于神,精神高度集中,镇静专一),这就是所谓的化(“孕化”)。通过孕化五脏的精气,人的志向、思想、精神和道德也就会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精神是四者的长官。养气时要心静平和,通过养气可以使四者互相融合(相互和谐),而不会衰败,从而可使威势向四方发射,做事情没有什么不可以成功的,相互依存且有所归附,这就是出神入化的境界集于一身的结果,这种人便叫真人。真人是天道合一的人,他能按照天道归一的法则来产生和养育万事万物,怀着上天之心,施行道德。用无为之道来包容指导人们的志向思虑,情趣意境等,从而使自已的威势得到散发。游说的人通达明白了这些事理,精力旺盛充沛后才可以开始养志。
养志法灵龟
通过养神使人的精力旺盛,体力充沛,使人的志向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这样就可以使志向得到专一,志向专一,威势才能得到散发,才能怀上天之心施行道德。
不养志的话,心的精气所蕴含的思想就不能畅达(人的思想活动就不能正常的表达)。因为有了欲望,就会有所追求并不断为了得到这种欲望而思考。志向是受欲望所驱使的,欲望多了,心思就会分散,心思分散了,志向就会有所衰退,志向衰退就会使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得不到(理想实现不了)。所以说,如果心气专一就不会有更多的欲望使我们彷徨,欲望不彷徨的话则志向意志就不会衰退,志向意志不衰退就会使我们的思想理念(思路)通达。思想理念(思路)通达后,和谐的精气就会流通,和谐的精气流通后烦乱的精气就不会挠乱于我们的胸中。所以,对内要专心养志,对外要善于了解他人的志向与为人。通过养志可以使我们的思路通达,了解他人就不会有所偏差(职责分明)。如果要将某种欲望用于他人,首先要了解他人的志向并通过培养他人的志向而实现。了解他人志气的盛衰状况,有意识地培养他的志向,并不断地观察他的动态和进展情况,来了解他所具备的才能和养志的成果。
如果不培养志气,那么他的心气就不稳固,心气不稳固,则思路就不通畅,思路不通畅,意志就不会坚定。意志不坚定,应对问题时就不会猛烈有力。应对不力就会失去信心,丧失志向,从而使自已的心气衰弱,导致精神颓废而萎靡不振。精神颓废、萎靡不振的话,人就会恍惚不清,神志恍惚不清,就不能专心地领会和理会各类事情。所以,在养志的起始之初,一定要安分守已(需要镇静专心),自已安定心静,志向意愿就会坚定,志向意愿坚定了,威势就不会分散,就能长久地做到身轻神明(精神状态最佳,身体功能畅通),从而使自已的威势得到散发。
鬼谷三国5_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