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城之战以极其戏剧性的方式结束,芝兰帝国东征军功败垂成,在最后地关健时刻,遭到了宏元仙朝援军毁灭性地突然打击,近乎全军覆没。
芝兰东征军统帅,东部行省总督斯诺克,被亲兵护卫着逃出,下落不明,十万大军,七万战死,近三万被俘,只有不到数十人逃脱,这一仗,芝兰帝国惨败。
杨凡作为灰城守军主将,自然要亲自前往城外大营,拜见二路援军统帅,贰师将军李师奇。
李师奇年纪不大,也就二十多岁年纪样子,像貌俊朗,猿臂蜂腰,全身上下收拾得极为利索,腰悬宝刀,一副少壮武人的样子。
据说这位贰师将军,是帝君新近最宠爱的李夫人亲哥哥,正是当红的皇亲,杨凡却是没有料到这李师奇是这副模样,看样子倒也像有点能耐的样子。
李师奇样子有些傲,不过说起话来倒还讲理,对于杨凡这个以孤军,力抗十万敌军的少年校尉,还是比较客气的。
“远征?”
杨凡没有想到,李师奇这次出师,并不只是援救灰城这么简单,而是要在解灰城之围后,就地整编灰城军,再向西发动远征。
但是远征的对像不是芝兰,芝兰在宏元西域往西偏北,而在西域往西偏西的方向上,还有不少国家。
李师奇这次的主要使命,就是前往这些国家中的一个。
宛国,这是一个盛产良马的国度,至于为什么要万里远征,去找这个国家的麻烦,其实起因也很戏剧话。
这是因前任西域观风使汤显之卸任归朝时,在一次闲聊中告诉帝君一件趣事,说宛国有一种宝马,叫汗血马,能够日行千里,而且奔跑时流的不是汗,而是血。
帝君就对此来了兴趣,就派人跟着商队去买这种马,但是宛国却不愿意把汗血马卖给宏元仙朝。
帝君以为是对方想要高价,于是就专门派了使者,携带一万万两黄金和一千匹真马同等体积金马等礼物,请求与宛国交换汗血马。
宛国一看这么多财富,又想要黄金和金马,又不想换马,于是国王与大臣们商议,认为宏元距离离宛国有数十万里之遥,他们使团来时要经过死亡之泽,死亡之泽是绝地,在那死的人特别多,很难走。
如果不走盐泽,宏元从北边来,会有芝兰帝国阻拦。
如果从南边来,人烟稀少,饮食匮乏,出发时是几千人,到地方后往往只剩几百人。
而这么艰难的路程,宏元根本无法派大军前来,对于宛国根本就无可奈何。
于是,宛国君臣就先假意拒绝了宏元使者的请求。
这个宏元带队使节是个爆皮气,被宛国君臣故意说的话,气得发狂,甩了很多狠话,把金马砸碎,扬长而去。
而宛国的贵族们也早就准备好了,在宏元使者队伍回国的路途上劫杀了使者队伍,抢掠走了全部财物。
整个使团最终只有几个人生还,逃回宏元后向帝君诉说了,他们在宛国遭受的谋害,于是帝居大怒,决定对宛国开战。
帝君首先任命杨修为贰师将军,远征宛国,到贰师城取汗血马。
因为曾出使过宛国的华度等人说,大宛兵力不强,若有不超过三千的精兵,加上强弓劲弩,就可以把这种小国一举一荡平。
帝君除了让杨修仅率领精锐骑兵八千,还征发各地有前科的不良青年几万人,随同同杨修一起出征。
杨修率领数万大军绕过死亡之泽,但是途中经过的那些小国家都很害怕,既怕宏元仙朝军攻打,又怕结交宏元仙朝军得罪芝兰帝国。
这些国家都各自坚守城堡,不肯提供补给于宏元仙朝军,杨修气得就去攻打,攻下来的,能得些补给,攻不下来的,也不敢恋战。
就这样子来到了宛国的盟邦郁国,而郁国根本就不放宏元军过去。
而跟到这里的士兵只不过还剩几千人,并且都人困马乏,杨修也不休整部队,下令立即攻城,结果自然是大败。
于是,杨修只好带领残兵,在一片嘲讽声中,狼狈地退回宏元,往来花了几年时间,结果是一无所得。
于是,帝君就大量赦免囚徒中的壮士,组织平时喜爱打架斗殴的青少年和边疆地区无业少年。
组织了一年多的时间,拼凑了十万人,又号召了许多自带衣食随军参战的民兵,侠少,佣军等约十万人。
总共二十万人在西域边境等候,又让李师奇为二路援军统帅,救援灰城后,合灰城之军,以李师奇为主将,杨凡为副将,会合那二十万人,共三十余万大军,远征宛国。
此次总共准备了一百万万头牛,八十万余匹马,还有驴、骆驼等牲畜两百万头,大量的粮食,以及各种兵器,作为随军物资。
帝君又增派八十万农兵,用来护卫粮道,调发了整个宏元仙朝七十二种罪人,让他们给大军运送粮食。
杨凡听着李师奇的介绍,目瞪口呆,这场面是不是太搞大了?毕竟宛国不是最主要的敌人,只是为一匹马而已。
李师奇却说,并非如此,这是一次震慑行动,不然一个小国,仗着路远,任意屠杀宏元仙朝使者,如果不办了它,其它小国就会效仿,拼命占宏元仙朝便宜,甚至在宏元仙朝与芝兰帝国这种大国强国较量时,背后玩些小把戏,使暗箭,拖后腿。
所以……杨凡明白了,这丫的小小宛国,必须得给它拍死了。
不要以为你路远,不要以为你国小,不要以为你国弱,就可以妄为!
我大宏元不打你是我的宽容,如果你想道德绑架,把大度当作软弱,即要占便宜,又要卖乖,那就打你没商量。
于是以李师奇为主将,杨凡为副将,率领的三十万宏元仙朝远征军,从西域出征,一路向西。
沿途各国,见到远征军军遮天蔽日的阵容,无不胆寒,纷纷沿途自觉供应饮食,补给。
偶尔也有不识时务,冒死抵抗的,便一律攻下,屠城。
于是西域以西的路上,便又除名了许多国家。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