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座谈会(1 / 1)

1979年,1月13日,星期六,下午两点左右。

沈冲走下小巴,穿过一个街口,再走了几分钟,就在一栋半新不旧的楼宇前,看到了“香港电影文化中心”的招牌。

在楼梯口的一角,靠墙站着一位胖胖的眼镜男,手上拿着几张纸,低头看的入神。

前世在互联网上见过舒琪的照片,和这人有几分相似,沈冲于是试探的问了一句。

“舒总编?”

“啊。”眼镜男抬起头,有点不确定的问道:“你是沈冲沈先生?”

“是的。”

“沈先生真年轻。”舒琪上来和沈冲握手,说道:“那篇文章老练精到,见识非凡,我本以为沈先生是个老学究,想不到这么年轻,真是年轻有为。”

“过奖过奖。”沈冲客套,“如舒总编这样做出一番事业的,才算年轻有为,我那些浅薄见识,不值一提。”

“沈先生不要自谦。”舒琪一边举手示意沈冲跟着他走,一边说道:“前几天我在嘉禾,看到吴思远拿着你的那篇文章给蔡永昌看,蔡老板极为赞赏,特意找我要了一本双周刊,说是送给大老板看。”

吴思远,香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独立制片商,去年票房大卖的《醉拳》,《蛇形刁手》都是他旗下的公司出品。

蔡永昌,嘉禾公司巨头之一,负责院线和行生意,前段时间,他大手笔签了一张47o万的支票,将成龙挖到嘉禾,轰动一时。(注1)

听到两位影坛大佬对他的文章青眼相加,沈冲心中小小的得意了一把。

在上楼的时候,舒琪介绍了一下相关电影文化中心的基本情况。

香港电影文化中心名字挺高端大气的,其实是一群电影人组织的民间机构,去年,也就是1978年1月成立的,现在刚好一周年,主要搞一些影视培训,也做一些电影文化推广工作,比如国外经典电影放映,电影文化讲座,电影人座谈会之类的活动。

活动场地狭小,办公教学用具老旧,看来资金很紧张啊。

这是沈冲对香港电影文化中心的第一印象,不过硬件嘛,只要有钱就能改善,关键是培训的教学质量……如果教学质量不错,等有钱了,可以考虑收编它。

不过很快,沈冲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收了这个电影文化中心,因为他在走廊上的墙上,看到了一张课程表。

“1978年香港电影文化中心秋季课程表。”

“科目:组建电影工作室,导师:徐克。”

“科目:初级电影制作,导师:章国明。”

“科目:初级编剧,导师:王晶,高志森。”

“科目:导演,导师:蔡继光,方育平,严浩。”(注2)

……

这导师阵容,星光熠熠啊,《中国好声音》来了都得夹着尾巴。

而且这是级星光大……大甩卖……学费最贵的是章国明和徐克的课程,36o一个学期,最便宜的是王晶领衔的初级编剧课,12o一个学期。

放在后世,以这些人的声望,学费后头至少得加两个零,而且只教一节课,而不是一学期。

沈冲站在课程表前感慨万千,舒琪不明就里,问道:“怎么,沈先生也有兴趣来这里做导师?”

沈冲摇头,表面淡定的表示最近很忙,抽不出时间,心中却有一个电影爱好者的灵魂在呐喊。

做导师?

我哪有资格,我想做学员啊……

摇摇头,抛开情绪,沈冲跟着舒琪,走进一间会议室,里面已经有五六个人了,房间里烟雾缭绕,看来都是大烟枪。

舒琪一一介绍给沈冲认识。

蔡继光,目前在tvb担任编导,去年让成龙一炮而红的电影《蛇形刁手》,他是编剧之一。

罗卡,资深影评人,舞台剧编导。

高志森,tvb助理导演。

方育平,tvb编导。

唐基明,tvb编导。

沈冲一边握手,一边感慨tvb真是卧虎藏龙,人才鼎盛。

相互认识了之后,一群人开始闲聊,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性情相近,爱好相同,很快聊得热火朝天,沈冲毕竟是从互联网时代穿越来的,脑子里的乱七八糟的信息很多,奇闻怪事,时政要闻,风流八卦,任何话题,他都能插科打诨的说上一段,而且观点新颖,别具一格,把在座的几个说的一愣一愣的,全都佩服他知识渊博。

66续续又来了一些人,沈冲一直没见到徐克的身影,问了一下,蔡继光说徐克被吴思远看重,投资他拍摄一部武侠片,几天前去台湾看外景了。

徐克已经开拍《蝶变》了?(注3)

沈冲正想着,一个带着眼镜的方脸男子走了进来,满场人顿时齐齐起哄,有的吹口哨,有的敲桌子,弄得那人莫名其妙,站在门口左顾右盼,不敢动弹。

“来,来,严浩过来认识一下。”等喧哗声小了之后,舒琪介绍道:“这位就是写了《茄哩啡》影评的作者沈冲。”

“叫我阿冲好了。”

“你好你好。”严浩握着沈冲的手,说道:“沈先生的文章,太过誉了,太过誉了,担当不起啊。”

“严浩,别对自己脸上贴金了。”罗卡抽着烟,调侃道:“你的电影,只是那篇文章的一个引子而已,人家阿冲根本就没说你拍的好。”

“能做引子也是荣幸。”严浩走过去,拍了拍罗卡的肩膀,“别说我了,你写了这么多年的影评,还不如阿冲一篇文章有见地。”

“严浩,你得请客!”旁边的蔡继光也跟着调侃,“阿冲说你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第一朵浪花,以后我们要是有机会拍电影,都得叫你大师兄,做了大师兄,总得摆个酒席,认认小弟嘛。”

“没问题,开完会,我请!”严浩豪爽,一口答应下来。

闹了一会之后,人也到的差不多了,正式开始座谈会。

会议先是总结香港电影文化中心成立一年来的各种成果和经验,这和沈冲没多少关系,他坐在一边,听得津津有味,从侧面了解了不少目前香港电影圈的信息。

接着就是沈冲的戏码了,舒琪将他请上主席台,让他详细讲讲文章中提到的”香港电影新浪潮“概念。

后世总结香港电影新浪潮的资料不计其数,沈冲也不需要稿子,凭借着脑海里的记忆,张口就扯。

“五六十年代,特吕佛、戈达尔等电影大师在法国掀起了一场电影革命,被称之为“法国电影新浪潮”,而我所说的新浪潮,就来源于此……”

“上一代电影人,如李翰祥,张彻等人,都来自内地,因为战乱,大量内地人来香港避乱,这些人是电影市场上的消费主力,他们对内地的风土人情有深刻的记忆和直观的印象,因此邵氏出品的室内布景,幻想中国类型的电影,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因此成为市场主流……”

“现在,二战后本地出生的婴儿已经长大成人,取代上一辈观众,成为电影市场的消费主力,他们一对内地缺乏认知,二来更喜欢现代文明,因此室内布景的古装电影,对他们来说是老土落伍的象征,并不喜欢看,邵氏出品的电影票房每况愈下,就是明证……”

“现在香港电影叙事能力极弱,翻来覆去只有三种类型,古装功夫,噱头喜剧,以及艳情风月,完全不能满足新一代观众的观影需求……”

“大片场的流水线生产制度,师徒相传的江湖作坊式导演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了,香港电影的工业体系需要全面革新,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很快就会得到机会……”

“新浪潮,什么是新?新就是抛弃旧的程式化制作模式和僵化的题材选择,要有独立的个性风格,要有新颖独特的创作技巧和影像语言,要有新的电影艺术特质,要开创更多的题材选择,要关注新的社会风潮……”

沈冲洋洋洒洒,说了一个多小时,将新浪潮的概念,现阶段的市场变化和观众需求,未来的展方向等理念,统统做了详细阐述,说的在座的那些未来电影精英们眼睛亮,心头雀跃——如果沈冲的预测没错的话,他们很快就会获得机会,抢夺被老一代导演把持的电影制作资源。

演讲结束,全场起立鼓掌,纷纷表达对沈冲的敬意。

虽然说的口干舌燥,但沈冲心满意足,这次演讲效果出奇的好,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旗手,这个头衔是跑不掉的了。

事实上,新浪潮运动不过是香港电影工业在适应新时代时,自我调整的一次被动改良,新浪潮的参与者,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对香港电影的意义和影响,只是散兵游勇,各自为战,没有形成体系,也缺乏理论指导,所以新浪潮来的快,去的也快,对整个华语电影产生的影响力有限,殊为遗憾。

当大潮退却之后,世人回过头,方才重新现了新浪潮的魅力和意义,可惜那时候,新浪潮的弄潮儿都已经被商业化电影公司收编,棱角也被磨的差不多了。

如果沈冲能带领这群人抵挡住商业化的侵袭,让新浪潮持续时间更久,更有组织,更有创新,或许不久以后,他会成为华语电影界新一代导演的精神领袖。

回到座位,沈冲还没平复极度的心情,旁边一个中年男子凑过来,问道:“阿冲,你刚才演讲里说的那些历史资料和数据,都从哪得来的?”

哪来的?

当然来自从系统兑换的《香港电影史》,兑换之后,自动存储在脑子里,需要时,只要默想,就会打开,非常方便,很神奇。

“哦,我从港大的图书馆看到的。”沈冲随口敷衍,反正大学图书馆的书多,这时候又没有计算机检索系统,不担心被人识破。

这个中年人梳着大背头,而且年纪偏大,在会议室里的一群年轻人中显得比较另类。他是和几个人一起来的,当时会议室很吵,舒琪介绍他时,沈冲没听清楚名字。

“有关这些信息的资料,能复印一份给我吗?”中年男子递过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沈冲刚才演讲时提到的一些信息,他接着又写了一张纸条,“这是我的联系方式。”

“余慕云。”

沈冲心头一震,原来是他。

2oo5年,沈冲还在上大学,当时在校内论坛的娱乐版做版主,金像奖颁奖的时候,他在论坛里做文字直播,那年的最佳电影,影帝影后,现在都很模糊了,唯一记住的就是余慕云,和成龙分享了当年的金像奖专业精神奖。

一个从没拍过电影的人,能登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奖台,十分难得,沈冲事后特意去查了查他的资料,然后就记住了。

余慕云,193o年出生,现在差不多5o了,六十年代处来到香港,在无人关注香港电影资料保存的年代里,他矢志研究香港电影史,穷一生的精力和金钱搜集整理电影资料,甚至为搜购重要文物而四处筹款,因为他的努力,大量珍贵的香港电影一手资料得以保存,香港电影资料馆成立的时候,他捐赠了5万多份藏品,并以非学院资历加入香港电影资料馆,继续为香港电影资料收集做贡献。

余慕云出版了《香港电影八十年》、《香港电影史话》(一至五卷)、《香港电影掌故》等多本大部头的电影专著,内容详实,资料丰富,为香港电影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没有历史,就没有未来,可以说余慕云为香港电影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获得金像奖,是实至名归。

这种人才,值得尊敬啊……

慎重的将纸条收好,沈冲应允道:“没有问题,只要我能找到,一定复印给你。”

“那多谢了。”余慕云朗笑道:“我收集电影资料十几年了,自以为收集的够多了,今天听了你的演讲,才知道还有好多遗漏。”

沈冲摸了摸鼻子,尴尬一笑……刚才他在脑海里翻了翻《香港电影史》的参考文献索引,排名前三的都是余慕云的专著。

座谈会结束后,大伙又起哄,找了个大排档,宰了严浩一顿,酒足饭饱之后,纷纷作鸟兽散,各回各家。

————————————————————————————————

注1:根据《成龙自述》和吴思远的回忆录。

注2:根据《电影双周刊》创刊号上的内容,敷衍而成,徐克后来自建的公司“电影工作室”,即来自于在香港电影文化中心授课时候的课程名。

注3:根据许鞍华的访谈,徐克大约在这个时候开拍了《蝶变》,根据《吴思远说古》,台湾有个蝴蝶谷,徐克曾去取景。

最新小说: 炽焰如火 偏执狂暗恋我十年 半岛光年 总裁大人你好棒 官道争锋之赘婿崛起 五旬老头重生摆烂,渣儿女全傻了 情妇准则 都市最强邪医 视频通特摄:开局剪辑天道总司 大清神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