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倾自于南阳称雄,前后破贼山十七座,其子凌羽近又大败杜远、因积,追至义阳,斩其首级,朝廷闻之,封倾为南阳太守,羽为裨将军。
自此州郡平安,倾乃分兵屯田而治,招贤纳士,结交各路豪强,自黄巾汇聚于兖州,挖坑陷城,攻城困难非常,虽有士兵,无所用也。
今闻黑山起,倾大喜,上表至长安,愿为国征讨,何进欣然应允,倾遂通知郸枫、萧宏等处,一并出发。
集结当日,一人引军来投,乃江夏安陆人,姓奇,名俞,字易恺,俞弯弓饮羽,曾一天内射杀八虎,也奇人也。倾大喜,命为军中校尉。
且空以安众率兵马八千人,捷走汝南,正遇孙策也出兵伐黑山军,那孙策乃孙坚子也。
孙坚者,字文台,吴郡富春人也,乃孙武之后,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
年十七岁时,坚与父至钱塘,见海贼十余人,劫取商人财物,于岸上分赃。
坚谓父曰:“此贼可擒也。”遂奋力提刀上岸,扬声大叫,东西指挥,如唤人状。
贼以为官兵至,尽弃财物奔走。坚赶上,杀一贼。由是郡县知名,荐为校尉。
后会稽妖贼许昌造反,自称“阳明皇帝”,聚众数万;坚与郡司马招募勇士千余人,会合州郡破之。
斩许昌并其子许韶,刺史臧旻上表奏其功,除坚为盐渎丞,又除盱眙丞、下邳丞。
又见黄巾寇起,围剿张梁于曲阳,遂聚集乡中少年及诸商旅,并淮泗精兵一千五百余人,前助卢植破贼。
曲阳一战,孙坚亲冒箭石教阵中少年枪法,杀敌无数,江东猛虎之名冠绝天下,而那少年正是孙策。
孙坚有四子,皆吴夫人所生:长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
吴夫人之妹,即为孙坚次妻,亦生一子一女:子名朗,字早安;女名仁。坚又过房俞氏一子,名韶,字公礼。坚有一弟,名静,字幼台。
诸多孙氏子弟中,坚唯爱长子孙策与次子孙权。
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年尚幼,而英气杰济,猛锐冠世,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昔汉使刘琬入吴,见孙家诸昆仲,因语人曰:“吾遍观孙氏兄弟,虽各才气秀达,然皆禄祚不终。
惟仲谋形貌奇伟,骨格非常,乃大贵之表,又亨高寿,众皆不及也。”
当日两军相遇,诉说讨贼之事,皆欢喜,遂合兵一处,于路且空之子且真与孙策交谈甚欢。
一日,孙策于军中与士兵赤手操练,三十人皆不敌之,且真对其赞不绝口,策曰:“汝敢和我于营中比试乎?”真笑曰:“有何不敢。”
二人遂于营中展开架势,策先起攻,那拳越舞越快,就像一条银龙绕着且真上下翻飞,左右盘绕。
只见且真半蹲起势来静若伏虎,动若飞龙,缓若游云,疾若闪电,又稳健又潇洒。
二人一招一式,速度非凡,拳过处,习习生风。二人越打越收敛笑容,两只眼睛像流星般快闪,眼波随着手势,精神抖擞地舞起来。
二人从凌晨打到晌午,喘息不断,仍不分胜负,营中帐篷倒下一片,飞沙满天。策尽兴喊曰:“梦龙,你可敢与我马上比兵器乎?”且真也笑曰:“武将之本也,何不敢,来,继续,皆不要手下留情,亮真本事。”
于是二人各执一枪,上马酣战,战数百回合,毫无破绽,俩人皆心傲,再战数百回合。
因二人皆力大,战马皆受不住,力乏倒地,遂换马又战数百回合,俩人一来二去,从晌午又打到傍晚。
夜晚,无名崖
呼,呼,呼。。呼,呼,呼
“哈,梦龙,你如何?不行也?”
“莫非你行也?你行,那能耐你别喘啊。”
“我,我喘气咋了,我还吸气呢,哈哈哈,痛快,太痛快了。”
“哈,彼此彼此,伯符好武艺,。”
“切,汝在自夸也?且说,不知怎回事,和你在一起久矣,我怎觉我话语有些怪,说不出来。”
“哈哈,那是我凌家独特的说话方式,哈哈哈,不过你把俩种语言穿插,这样说话太有意思了,来来来,给你一物,以表我心。”
“额。。。你给我花?额。。。你这堂堂好儿郎,怎喜这等小家子?”
“你懂什么,此乃霜花,象征情义友谊圣洁。”
“似懂非懂,不过亦稍懂,而乱世中逢君,我心甚悦,哈哈,我语太怪也。”
“哈哈哈………哈哈哈”
乱世知己一难求,
结义生死亦难休。
纵使千古悔恨后,
再回往事不是忧。
东汉中平三年八月,安东将军曹操、太仆朱儁、殄虏护军孙策、南阳太守凌倾、五官中郎将袁术、徐州刺史陶谦、北海太守孔融等皆出兵援董卓战黑山军。
大破黑山将领波才、彭脱、罗市、陶升于太原,会师上党,张燕遂遣书至兖州,请张角出兵援助。
角得书,心腹马元义曰:“我等皆为世人眼中反贼也,互为唇齿,唇亡则齿寒,将军应亲自援助也。”
再三考虑,角从之,遂起大兵二十万,马元义、廖化、刘辟等镇守本地。
其余将领紧兴、解鸣、司隶、掾哉、浮云、苦唒等皆遂天公将军出战。
卓闻角出兵,乃分兵李傕、郭汜,李傕字稚然,郭汜字阿多,二人皆为卓心腹猛将,地位极高。
使其与袁术、陶谦、孔融等部人马前往战之。
两军交于巨鹿,角登高而望,闭目仰天,左右相伴一百零八人,皆涂面异服,手执木剑,缓缓起伏。
李傕见之,谓众人曰:“此装神弄鬼也,可擂鼓之。”
遂三军大喊冲杀,角不动,但见于袖中取出一书,默念咒语,曰“飞火。”不知何处,火箭跃起,八面射来,傕军死者无数,惨叫连连。
角又曰:“地陷。”山坡之顶响声阵阵,大地颤摇,无数滚石从天而降,众人砸的是尸横遍野,头脸粉碎。
傕等惧怕,急鸣金,角冷笑一声,曰:“反间。”
但见那退军大乱,不知何人兵马,不分将校,抄刀便砍,众人不知何人作乱,为求自保,也不分好坏而杀,由此诸军混乱不已,血肉横飞。
角见之如此,大喊曰:“尔等不识天命,逆天而行,今教汝等尽受天戮。”
话毕,遂捧书指日,但见那黑云直掩光芒,角顺之曰:“天残。”苍穹之上电闪雷鸣,张牙舞爪,如同鬼魅。
诸将与三军兵马无不失魂落魄,各自奔逃,自相践踏,死者无数,黄巾兵马于路杀出,诸军溃散,黄巾大胜而归。
卓闻角如此妖术,也惊骇不已,只得先召回败兵,而后再行商议。
本章完
公元187年,东汉中平四年春,董卓遣部将李傕、郭汜抵挡张角,俩军交于巨鹿,角妖术通天,大胜李、郭二军。
张燕也乘机反扑,卓兵马损失惨重,不得已而退出并州,各路兵马尽皆散去,张燕、黑山等尽复旧城。
燕谢角相助之情,与其会盟巨鹿,歃血为誓,互为联邦,又赠角粮百万余以资之,角大喜而引军回,由此,半年之功,功归一溃。
此战过后,角威名大震,天下尽传角神术无敌,可控雷控心,当真天选之子,无所不能,然又谁知其中隐情呢?
洛阳以东,虎牢
“袁绍,汝何敢戏吾?汝不怕吾抖出汝事,使汝为孤魂野鬼?”
袁绍正于大堂接纳相投之士,袁术领着一干将校拔剑大骂而入。
“袁术,汝乃我家主公宗族小弟,何敢在此越举之言。”言语者,乃绍新召谋士颍川郭图,字公则。
袁术大将纪灵曰:“汝不过文人儒生,下等奴仆,又何敢直呼我家主公名讳?”灵声若大钟,图惧而不答。
袁绍见如此,笑而迎术曰:“公路何出此言?误会兄也。”
袁术轻哼不答,部将张勋曰:“将军于前日约定我家主公,使汝部下封谞、徐奉等伪成我军,并约定事成之后,分西园兵权一半予我家主公。
今巨鹿大战我军信守承诺,助张角妖术得逞,反水盟军,使其大败,何将军死闭虎牢,若无阎象想助,我等皆不得入城也。”
袁绍闻言回身视阎象,其现为绍主簿,象权当不见,起身回站于袁术之后。
绍乃笑曰:“我闭锁城郭,乃防贼也,岂有大开之理?至于兵权之事,兄即刻草拟表彰,使朝廷降诏,如何?”
术见绍如此,乃领将回屯虎牢外十里,绍留之作客,术防绍有诈,遂谢绝,请其遵诺,速奏京师。
及术走,一人谓绍曰:主公何以使术助贼败盟军?不然,何以今日之柄也?”绍视之,乃钜鹿人田丰也,字元皓,为人极刚直。
绍目视左右,皆退,止田丰、郭图、韩胤等数人,绍乃曰:“我自败黄巾统领西园兵马,威风一时。
忽有一日有一蒙面之士引封胥、徐奉前来,我本欲为国杀之,然而…………
—将军四世三公,名满天下,今又大破黄巾军,掌西园兵马,何所谓高处不胜寒?
自古狡兔死,狐狗烹。贼人不败,则将军不败,贼人若得灭,将军也祸不远矣!
—绍闻言大惊曰“:请先生救我。”
—哈,此也不难也,今观天下大局之势,将来必定朝廷与黄巾有决战,将军重兵屯虎牢,不宜出战,更显不尽心之责。
若朝廷胜则将军危,则使朝廷败必然矣!将军可于战前诱利汝弟袁术,此人贪婪无智,必欣然应允。
而封谞、徐奉乃通敌黄巾之人,深得黄巾信任,使之混入术军,告知张角,则事可成矣!
—绍思之曰:“然也,不过我此举,岂不是通敌?”
—哈哈,将军,他日诸军尽败,黄巾元气大伤,你掌西园雄兵追击穷寇,一战可立不世之功,何所虑也?
—绍闻大喜,遂从之!
此乃我为何助贼之因也。”
田丰闻言曰:“此法虽邪,然也是良策,不过此人究竟何人?何见识眼光如此非比?”
绍曰:“尚不得知,只知体魄雄厚,应是习武之人,其已离去,不言也罢。
然与公路之约,我予无之半又何妨?众人心服于我,必可缓缓吞之权也。”
韩胤答曰:“将军所言极是,公路与将军为一家,孰胜皆有损袁氏之望,况公路所掌淮南之兵亦非等闲,可拟书给之,其必感激也。”
郭图本欲劝,因与田丰有隙,见田丰劝之,乃暗怂恿绍,绍思索再三,乃拟书遣韩胤送于洛阳。
“唉,袁绍啊袁绍,你当真无谋之辈也。也罢,也罢!。
夜黑风起,乌鸦鸣啼,黑袍在月光下留下残影,不知所踪。
东汉中平四年六月,袁术暗结韩胤,使其擅改袁绍之书上报于何进,教袁术尽统西园及绍部,绍不知,以为己与术共事。
四年八月,术诈城中缺粮草,请冀州刺史韩馥予粮,术书信与馥谋之,不给。
绍乃而出兵攻伐,以韩胤守城,术因而率军尽占虎牢各…驻地。
绍闻之大怒,引军回攻,馥乃与术出兵攻之,绍人乏粮尽,抵挡不住,节节败退,调集西园兵马时,方知韩胤背叛改书之事。
又闻本部河北六军尽被袁术不防备所攻破,气愤不已,自率数千骑攻入袁术之营,幸得部将颜良率军来救,方得脱险。
逢山结草一营而居,兵不过几千,粮不过百石,人心惶惶,绍见之愈怒,终日头疼不已。
一日绍于土坡上观兵,心里不胜悲凉,忽前方有光直射绍眼部。
绍神经交错,浑身静止,灵魂出窍,腾云驾雾,但见三山五岳,百川江河,浩瀚磅礴,绍壮之。
然于黎阳上空停下,俯视大地,但见焦土尸野,军民相食,绍不尽感慨。
此时一老丈凭空而出,与绍并列,绍问之,老丈乃曰:“汝乃我,我乃汝也,非汝能懂也。
然今乱世已起,百姓苦不堪言,将军也视之也。然欲受文明之福,必先受文明之苦。
将军四世三公,宅心仁厚,有九五明君之相,他日乱世脱出,完成大业,定能安邦定国,万世太平。
今虽落魄,然天命必归将军也,我有道法三策,藏于此天剑中,将军领悟后,大道之行,无所不通也。”
遂拿出一剑,刃如秋霜,寒光彻骨,老丈执此剑自穿己身,绍急止之,但听扑通声响,绍眼前尽黑暗……
绍醒时,已三更矣,三子袁尚、谋士田丰、大将颜良等见绍醒,急问候,绍问情况。
乃绍观兵之时,不知为何,目若神游,执手向前,众人阻止未及,摔于土坡之下,
也是袁绍之福,如不是绍摔下土坡,可能已经为剑下鬼矣—一把诡异宝剑,不知何处射来,正中绍原站之地。
绍闻言,急令人寻此剑,众人献上,绍观之,正乃是梦游之天剑,剑鞘之尾有二字:思召。
袁绍握剑大喜,若有所思,猛向自身刺去,众人大惊,然绍所出之血,尽为黑黄血,绍头遂不疼不痒。
绍大笑曰:“除污、醒悟、不息,我之所道,何人不称道?
与我更衣,并传吾令。召集六部散兵及愿随百姓,复回河北,再图别谋。”
众人见绍头疼之病已解,雄志再起,大喜不已。
河北忠义多名士,卷土重来未可知。东汉中平四年十月,汉车骑将军袁绍因大败于中原,遂引军回河北。
于若干年后称霸一方,传闻其兵败之时有仙人托梦,以九五之语赐天剑使其再次振作。
然此事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但故事却和同名宝剑一起流传了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