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带惊恐的声音,在韩云修的口中响起,在场众圣世家的人闻言,也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眼中变的格外的震撼。
“书胆一境?坚如磐石?不会吧……”
孔鹤轩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震撼,这书胆一境与那战诗词等都不太一样,书胆乃是聚集内魄胆魂,想要晋级,可谓异常困难,十个秀才能有一个能拥有书胆一境的,就可谓天纵奇才了。
而且,在秀才拥有书胆一境,就可以增加在晋级举人时酝酿剑气胆心的成功率,可一言杀人。
不只是孔鹤轩,兵家,纵横家,杂家,等各个众圣世家连同豪门都是瞪大了眼睛,一脸难以置信。
因为,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拥有书胆一境!
而韩云修的脸色则是更加的惊骇,他无论如何都没料到,叶儒的书胆竟然是一境!
“这不可能是真的!”
韩律瞪大了眼睛,一脸惊恐,现在他心头有些后悔,为什么要招惹对方,这一次,算是彻彻底底的完了。
叶儒目光淡漠的看着韩云修,随后伸出手指:
“孔圣以仁封圣,孟圣以义封亚圣,古语有云:得饶人处且饶人,我已经给过你机会,只是你不珍惜。”
“碎。”
淡淡的一句话,让韩云修亡魂皆冒,便是犹如丧家之犬,想要快速离开。
然而就在他刚动时,他自己的书胆犹如被高山镇压,竟然发出了一声咔嚓的声响,紧接着嗓子涌现出一抹甜意,让他噗嗤一口鲜血喷吐而出,身体也无力的倒下。
书胆碎了。
“我先前以为叶儒迎战不过是以卵击石,不自量力,但是现在我错了。”
孔鹤轩看着那鲜血沾满剑服的韩云修,叹了口气,以后韩云修无论再怎么努力,怕是都只会是一个无胆秀才。
就算能考进举人,那也只是个残废举人。
“叶案首不过是在给法家一个机会,可惜法家的人不珍惜。”
孟青阳此刻也猜出来了什么,沉声道。
“叶星君实在是太厉害了。”
王虎一脸尊崇的看着叶儒,周围两人也都连忙点点头。
“这不可能,这不是真的。”
看到韩云修晕倒在地上,韩律失神的摇摇头,李池更是脸色惨白,现在他才明白,叶儒其实是手下留情了的。
只是自己这一方太过的咄咄逼人了。
“好自为之。”
叶儒淡淡一句话,仿佛和先前判若两人,随后扭头离去。
王虎等人连忙跟上。
……
“你现在算是正式和法家结仇了,小心他们事后报复。”
回到众圣楼,小白在袖中对着叶儒沉声说道。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法家若还不知进退,那就别怪我手下无情。”
叶儒坐在床榻上,仔细查看着自己书胆中的十六字微言大义,他竟然强行夺取了韩云修的“无侵”两字的微言大义。
此刻他书胆之中,已经整整十八个微言大义,如此一来,书胆在坚如磐石之上,又附加了攻击伤害。
“十八微言大义,不知道将所有的微言大义全部附着到书胆上,会不会像孔圣一样……”
从内视中回过神来,叶儒眼中掠过一抹炽热,当年孔圣身怀贤者之书《论语》等数百众圣经典,将书胆化为万里长城,能够压死数百名妖圣!
据传说,秦汉之前的长城,便是由孔圣等圣人借用微言大义修筑而成,里面镇压了数百的妖魔大圣。
而秦汉之后,则由各个大儒,半圣,靠领悟微言大义,让胆中之字化为长城圣砖之力,一点点修筑而成。
“虽然你现在还未取得文位,没有众圣文庙的保护,但你的实力,放眼整个秀才之中,怕也是佼佼者了。”
小白沉声道。
“这还不够,左相现在已经趁机对我发难了,现在的我也和法家的结仇,因此我还是要用功读书,不然的话迟早得被他们给暗害。”
叶儒摇摇头,并未有所波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场六安秘境,或许会给你转折。”
小白说道。
“但愿吧,明日便是六安秘境了,《太平要术》一定要得到,那是黄老之道的典籍之一。”
“嗯,或许还能让你学会呼风唤雨之功,阴阳五行之术。”
小白点点头,也是沉声道。
随后,叶儒拿出《尚书》,又开始看了起来,这一次科举考《尚书》的多,或许今年秀才考试时,还会从《尚书》中来选题。
然而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叶儒鸿印突然响动;
“叶案首,你倒是胆子大,竟然敢当众挑衅法家,我们正在开国圣议会,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在众圣院中,法家家主看到你的《封神演义》这篇神话,简直是暴跳如雷,而由于虞圣世家并未再出新半圣,因此,他们世家的地位岌岌可危,大有倾覆之势,所以你的《封神演义》也让他们从黑暗中瞧见了一点曙光,他们便旗帜鲜明的站在了你那一边,给予了法家压力。”
看到陈长风给自己发的消息,叶儒觉得应该趁热打铁,旋即回信道:
“承蒙陈儒还记得此事,还请劳烦帮我转告众圣世家,我的要求很简单,给我几个出版名额,我可用新印刷技术,让众圣的著作尽数落到寻常百姓家,提升他们的文名。”
说完以后,叶儒又开始读书了起来。
而此刻在国圣院,数个众圣世家正在喋喋不休的争吵,其争吵的因素便是叶儒那新的印刷技术。
法家家主从袖袍中拿出一本书,随后狠狠拍到桌子上。
“这叶儒简直就是恃才傲物,若整个炎黄国都像他一样,那岂不是乱了套了!”
“韩家主说的对,叶儒此人心胸狭隘,更是自私重利,简直就是我辈读书人的耻辱,败类,明明能够再度提升整个炎黄国国力,却不将新的印刷技术交与国圣院,有违臣之道。”
杂家家主吕晓天阴沉着脸说道。
这杂家,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同样为九流之一。
但也正是因为精通百家,但也导致了杂家是并无再出一位新半圣,世家之位,也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