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独走到后宫,来见妹喜。既然认可了雍和的建议,就必须舍弃这个宝贝女儿,这不但对于他来说如割肉一般,对于妹喜可能更加不公平。
妹喜早已得知桀王的旨意,心中如火烧火燎似的。自和伊尹分开,一别就是数年,也不知道他身处哪里,又作何打算。如今妹喜已经年近十九,对伊尹愈发思念。直到几天前父王告诉她伊尹从朝中派人送信告知关于桀王召见自己入宫的事,她才知晓心中人落脚于夏都,一方面埋怨他为何不来见自己,另一方面也担心自己难逃此劫,不得不去夏桀宫中作妃子。她也有心自己去夏都找伊尹,却害怕给他找麻烦,也担心父王施独无法收场,虽然自己是托生于人间,毕竟父王养了自己十九年,血浓于水,那份感情是无法舍弃的。
得知夏桀派兵征伐的消息,她就已经猜到胜负,哀叹命运弄人,要么自己到夏都陪同那个暴君,要么任凭蒙山国遭遇亡国之祸,自己远走高飞。可是远走高飞又能如何呢?凭自己的身世,无论最终和谁在一起,都会把灾难带给他,这对她所爱的人明显是不公平的。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反复权衡利弊,她终于选择前者,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至于和伊尹那段未解之缘,也只能由它灰飞烟灭。
“喜儿,”施独在院中大声喊道,“你在屋里吗?”
妹喜听到父亲喊她,赶忙从屋里迎了出来,道了个万福说:“父王,请到屋里说话。”
施独没有言语,进入屋里,青云搬来了坐墩,请他坐下。
“喜儿,你……”嘴角嚅嗫着,心中极其难过,半天没说出话来。
看他这个样子,妹喜更加难过,心中一酸,跪在施独面前,将两只玉臂伸开,扶在他的膝盖上,眼泪落了下来,口中道:“父王,如今大兵压境,父王将作何打算?”
施独叹了口气道:“孩子,天降大祸于蒙山,我又能奈何?”
妹喜道:“父王,您抚养女儿一十九年,女儿未尽一点孝道,却给您惹了天大的麻烦。现在大兵围城,女儿愿意去夏都,以求免除蒙山的无妄之灾,也是女儿尽一点心意,为父王解一些烦恼。”
施独看女儿如此懂事,心中异常酸楚,不禁老泪纵横,“喜儿,父王无能,连自己女儿都不能保护。”
妹喜此时站起身来,反倒安慰施独:“父王,女儿到夏都陪王伴驾,也未必是坏事,父王不必伤心。或许隔一年两载,我自会回来看望父王。”
父女俩又叙了一会儿话,这时有宫女前来奏道:“外面有雍和求见。”
施独闻言,赶快起身去前殿,果然见雍和等在那里,不等坐下,就问他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雍和赶快上前回报,原来他在城头巡视,找到北门时看到于辛的旗号,便用笔在一张丝帛上写了封信,缠在一支竹箭上,射向夏营。那边忙乱了一阵,就见于辛亲自出来,朝城头望了一望,让人射上一箭,又士兵捡起,送给雍和。雍和打开看时,原来是于辛回信答应和施独面谈。
“你认为和于辛谈判要涉及到什么事情吗?”施独问。
雍和微微点头道:“此人贪婪成性,臣在信中已经把主公的意思给说明了,于辛既然知道您的用意,就没有必要再面谈。之所以要和您见面,实际上就是想索要一些好处,主公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施独这次心中有底,忙又修书给于辛,约定次日上午见面。
事情果然发展得非常顺利,次日雍和带重礼去和于辛相见,于辛笑着安慰雍和道:“你家主公如果上次这么开明就好了,不过现在也不晚,只要能将贵公主献给当今陛下,我一定会把事情办的圆满,先生请放宽心。”
午宴过后,于辛遣人送雍和回去,自己即去姒扁、赤须子二人营中,把施独的书信让二人看。二人见事情已经办妥,也乐得不动兵戈凯旋而还。正在商量如何迎妹喜入朝的事情,忽听营前报道:“夏都派监军来到。”
三人赶忙出帐迎接,见面却是侯知性和武能言二人带着重礼来在营外。原来是桀王心性难耐,让两人前来催促,让他们即刻将妹喜带到斟寻,所以两人星夜赶来,同姒扁等人会师。
次日一早,姒扁和赤须子陈兵城外,于辛和侯武二人坐吊篮上了城头,雍和陪着他们一起到大殿去见施独。
这次施独态度有了很大转变,起身到殿外迎接,并在前面给三人赐座。三人逊让一番,各自就座。
又寒暄了一番,武能言起身说道:“侯爷,现在我们就开门见山,当今陛下这次降旨要我们护送贵公主即刻进京,聘礼在此。”说完,将礼单递出,武士上前接过,双手捧到施独面前。
施独接过,用眼角略微扫了一下,虽然东西都在城外,但礼单确实颇为贵重。他心中稍稍宽慰了一些,倒不是为了礼物多少,只为了自己的面子找回一些。不过他心中依然压着一块大石头,毕竟现在是大兵压境,如果当即把女儿献出,无异于丢人丢到家了,将来在东部众诸侯中他们蒙山国有施氏将不可能再抬起头来,只能臣服于豕韦国,任凭其颐指气使了。
“那么贵使接下来怎么安排呢?”施独说。
侯知性放下酒杯,沉声说:“按照陛下的旨意,明日即刻启程,护送娘娘大驾进斟寻。”
“这个……”施独心中更加闷闷不乐,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正在为难之际,妹喜的侍女青云从后面转出来,来在身边低声说了几句,施独点点头,挥手让她离去,然后起身对于辛等三人躬身说:“请三位贵使到侧殿,我们详细谈一下。”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一起随施独来到侧殿门口。
侧殿不比主殿宽大,但也算一个小型的会议室,里面整齐地摆着几个圆墩,用锦缎铺在上面。在接近后门的地方有一个小隔间,用帘子吊着,看不清里面。
施独请桀王的三位幸臣在门口稍等,然后到进侧殿来到隔间前,低声说了几句。
但见帘子微微颤动,从里面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请大王的使者进来见我吧。大王既然下重礼聘了我,我就是他们的主子。”声音如同泉水叮咚,又似莺声燕语,让人销魂不已。
可于辛等人闻言却似钢针一般,针针直刺他们的神经。其实他们都知道这个差事存在着风险,力度太小可能办不成,桀王要责怪;力度太大可能要得罪施独乃至施妹喜,这样万一将来施妹喜得宠,他们将会面临更大的灾难。所以他们尽管在外围打得异常凶猛,真正困住了蒙山的都城,却是围而不攻,也怕火候掌握得不到位引火烧身。现在听见这个未来的贵妃说话既婉转好听又威严无比,顿时把原先的威风一扫而空,乖乖地进去先按君臣之礼参拜,然后站在两侧。
妹喜轻声道:“卿等既然替君王下了聘礼,等于大事已定。而下了聘礼就等于天降大喜,可大兵相见却是凶事。如果好事就应当慢慢地详谈,用暴力劫持反倒成为大凶,反倒把好事做成坏事了。现在你们大兵压境,却要马上把我给接走,这和用兵劫持又有什么两样呢?现在我父王要把我上嫁给陛下,当然要选择吉日,这样不但对我蒙山国不吉利,对你们大王也是亵渎啊!如果因此上天怪罪,给国家和大王带来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你们有谁能够承担得起呢?希望你们能够将大兵退却,然后择吉日再来接我。现在是我一家之言,你们自己考虑一下,如果觉得对的话,可以和父王及雍和等人商量相关事宜;如果不同意,将来引起冲突或者不吉利的事情,你们就自己承担吧。”说完,将帘子挑开,由青云搀扶着,从后门飘然而去,徒留在屋内淡淡的香气。
那娇声婉转,犹在耳际。话虽不多,于辛三人听得一身冷汗,反复掂量,越发觉得施妹喜说的在理。于辛对侯武两人说:“这真是天生的丽人来配我家陛下,这次你我可立了大功了啊!”妹喜走时脸上罩着轻纱,却显出窈窕身姿和柔媚气质,侯知性和武能言作为太监,服侍桀王久处深宫,见过无数美女,没有一个能和她相提并论的,加之其声音清澈悦耳,如天籁奇音一般,使两人神魂颠倒,只顾说道:“说的是,说的是。”
三人退出,方才同施独等人商量关于迎送新贵妃妹喜的事宜。施独和雍和商量了一阵,提出三个条件:一是夏都及各围城诸侯国的兵士后撤九十里;二是将原来所占的地方尽数返还给蒙山国及其附属的小诸侯国,释放俘虏,返还财物;三是妹喜去王都时间推迟,选在十天之后的黄道吉日。
于辛现在掌管夏朝的外交事务,对处理诸侯国之间的事情还算有一些见解,而武能言和侯知性二人只会在在桀王面前逢迎拍马,其它什么都不会,又怕弄出什么乱子来不好收场,所以都听于辛的。而于辛又事先受了好处,就假意和二人商量了一通,最后还是拍板同意了施独的三个条件。
出城回到营中,于辛三人立刻召集姒扁、赤须子及众诸侯国,将双方谈成的相关事宜做了交代。姒扁、孔宾等人眼看自己打下来的地盘和俘虏财物又要返还,心中很不痛快,但又不敢得罪三人,更怕得罪未来的贵妃,所以忍痛答应。孔宾等诸侯先领兵返回,只留下姒扁等夏都部队等待十日后护送妹喜回夏都。
十天后,妹喜和父王母后依依惜别,只带领青云和其他四名贴身的婢女出来,在夏朝大军的护送下去往夏都。
人们谁也没有想到,这次妹喜入朝,不仅是为了报答蒙山国的养育,更是为了有机会看看心上人伊尹。更没想到的是,看到自己彻底和伊尹没有希望之后,她终于狠下心来,走上了断绝夏后江山的另一条路。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