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连绵成片的皑皑白雪,再一次消失在这片中原大地上的时候。新的大规模战争,随之开始悄然拉响。
秦国开始对赵国大规模用兵,投入兵力很快就超过三十五万人。
赵国只能拼命抵抗。
同时派遣使者,出使附近的魏国,试图说服现在的魏王魏巭,让魏国出兵,支援赵国。
而造成这一场战争的根源,之前早已经埋下。
其既有之前韩非出使秦国时说出的那番话语,提出的针对赵国之计谋,也有此刻隐藏在赵国境内的韩非,在暗中挑拨离间的影响。
故而,这一次秦国进攻赵国,是在多方面的阴谋诡计下展开形成。
唯有被算计的赵国一方在吃亏。
……
……
魏国朝堂之上。
经过赵国使者的求援游说,以及大将军晋文等人的思考,觉得支援赵国利大于弊。
不能眼睁睁看着秦国吞掉赵国的国土与人口。
然后用一段时间将其消化吸收,进而增强秦国本身的国力,对魏国形成更大的威胁。
一番商议,众人心中顿时有了一些主意。
侍郎魏集作为姬姓魏氏王室的一员,心中明了,此刻主动出列,向端坐在魏王位置上的新魏王魏巭作揖行礼。
“启禀王上!”
“臣切以为,此番支援赵国之战,可派遣魏安侯出兵。”
“其原因有二。”
“第一,魏安侯的封地距离赵国与秦国最近,如此,可节省大量的后备粮草,让省下来的运输粮草民夫,投入到春耕中,以增强春耕效率。”
“第二,支援赵国之战争,我魏国必然要胜利。”
“若是失败,反而会沦为其它各国的笑柄。而魏安侯麾下的披甲军,兵强马壮,战力强大。”
“若以其出战,可保证战争的最终胜负情况。”
明面上,这样的说法,的确非常符合现实的情况。
但大将军晋文与新上任的大司空魏延等人,却能敏锐察觉到其中的另一重政治因素。
“魏国王室内部,有人想要借此打压削弱魏安侯麾下的兵马势力,以求将潜在威胁降低一些。”
“是因为监国剑的特殊威胁吗?”
在这一时刻。
大将军晋文与大司空魏延等人,真切感受到了当年魏信陵王魏无忌的深谋远虑,眼界超人。
当魏信陵王活着的时候。
那一柄监国剑,就成为魏信陵王彰显自身以诚待人,重视人才的证据,既能为自己收拢人心,还能吸收更多的人才为己用。
更为自己留下一个好名声。
可当魏信陵王死去的时候。
那一柄监国剑,存在性质就发生了改变。
它存在,可起到督促后续继任魏王的正面良性作用,也能进一步滋养魏安侯的权势与财富。
还能为继任魏王吸引走大量的恶意目光。
而且除此之外。
有了这样的权势与财富,对于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不自觉变得骄横跋扈,或是目中无人。
这是根植在人类骨子里的劣根性,是对人心变化的谋算。
到时候,魏安侯的某些家眷后代,或者他自身,必然会因人心变化而犯一些事情。
这就成了把柄。
魏国王室也可趁此机会,设计夺回监国剑。
一来,能借此让魏国的威望,再度提升一个层次。二来,还能将魏安侯凭借监国剑所带来的权势而收敛的巨额财富,化为国有。
这也是为何每一个英明的君王,都会养至少一个富硕的权臣。
因为这就是备用的国库。
可若是魏安侯自身,或者他府中的家眷与后代,真的能够忍住人心的变化。
那又会成为另一种结果。
重瞳贤者之名,只会被无声炒作的更盛。
有这样的庞大正面名望存在,无论魏国将来在中原各地的战争拼斗中,是胜,还是败。
魏国王室自身都不会有太大的生命危险存在。
可以说,魏信陵王魏无忌当年仅凭自制的这一柄剑,就谋算到了许多的未来变化情况。
为整个魏国王室宗族留下了许多的好处。
大将军晋文与大司空魏延越是深入思考下去,就越是为魏信陵王魏无忌的智谋感到惊叹与震撼。
将人心的变化,与人性的善恶,都算计到了其中。
不同的变化,具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当年魏信陵王若是不被刺杀而薨,这中原大地的一统,我魏国未必做不到。”大将军晋文无奈在心中感慨。
当初会出现那么多,那么强的刺客,谁又能够想到。
就连王上最爱的枕边夫人都是要命的刺客。
很快,大将军回过神来,在侍郎魏集上奏完成后,他心中同样有了决定。
认可侍郎魏集的提议。
“功高震主,可要不得啊……!”大将军暗自喃呢一句,默默想道:“阿元,有些时候,还是不能表现的太强。”
“不然,会让那些手握大权的人,感到自身没有安全感。”
“会千方百计,不择手段想要控制或毁灭。”
“哪怕你自身根本没有错,甚至是有恩存在……。”
定了定神,晋文主动出列,来到朝堂大殿之上。
纵然此刻魏王因尚且年幼,没有真正执政,他依旧对其恭敬以待,认真拱手行礼,弯腰作揖。
“臣附议魏侍郎的提议。”
“支持派遣魏安侯麾下披甲军出动,支援赵国,共抗秦国,将这一次战争进行约束控制。”
有了实权的大将军出列支持,这项提议很快就被通过。
随后,又是其它有关于魏国发展,其它中原各国变化的情况,接连在魏国朝堂上被提出。
能够解决的,就直接当堂解决掉。
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暂时先放下,接下来加大调查力度,尽快将其解决。
……
……
当魏国朝堂议会结束后。
便立即有一位使者,带着加盖了魏王印玺的支援作战指令,乘坐使者专用马车,离开大梁城。
直奔向西方方位的朝歌城。
而在暗中,魏王指令还没有真正传达至朝歌城。
分散隐匿在大梁城内的六姬殿暗影殿情报人员,以及朝堂之上的某些官员,便快速将这一则消息传递出去。
让魏安侯姒元能够提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