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人那么吵闹的散场,《死神来了》首映场散场,做到了。
灯光打开,如同打开一个宣泄口,整个电影院充满嘈杂声。
不时有高声的“法克”“谢特”等脏话传出。这些脏话不是骂影片不好看,而是感叹影片太惊悚。
吴龙编剧的电影,哪怕不是吴龙导演或主演,也有很多影评人前来观看。
此是,这些影评人也是感觉自己从深渊里出来一样,听着人间的脏话,脸色逐渐恢复如初。
可怕!
《死神来了》比以前看过的惊悚片更可怕。
可怕就可怕在逃不离,可怕就可怕在很突然,可怕就可怕在这特么的还是意外,不是谋杀!
谋杀有凶手。
意外找谁说理去?
联想到探索诡异网站抛出的话题,更加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也许真像那些诡异迷所解释的那样,大多数从灾难中幸存的人没事,是因为他们在灾难中本就没有死亡。
而那些灾难后又死的,是因为他们在灾难中本该死去。
嘈杂的议论声,伴随着人流走出放映厅。外面等待的人,相识的或不相识的,都在询问好不好看,可不可怕。
“法克,太可怕了!”
“谢特,看完我都不敢回家了!”
“我觉得以后走路除了多注意看车,还要注意灯箱广告!”
“相信我,看了这部影片,你会觉得死神就在我们身边,看着我们笑。”
“我们就是死神的玩具!就像被猫抓住尾巴的老鼠一样!”
首映场过后,网上关于《死神来了》的观后感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的出现。
推荐指数:五颗星!
精彩指数:五颗星!
惊悚指数:五颗星!
有人甚至放言,《死神来了》开创惊悚新流派,成为一个经典!
第一专业影评就很有味道。
“这是一部专业的死亡惊悚片,看完后绝对让你恐惧人生。
这也是一部绝对创新的惊悚片,可以开创惊悚片新流派。和其他恐怖片不同,别的恐怖片,大都能猜到怎么死。并且,影片里的角色并不知道自己会死或要死。
《死神来了》不同,影片的角色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死且即将要死,区别在于,怎么死。
此片有点《午夜凶铃》的意思,必死。但和《午夜凶铃》不同,角色只知道自己必死,却不知什么时候死,怎么死。
就是这种该死的代入感,让观众一边看电影,一边与角色一起陷入恐惧当中。
影片开头有不少预示,比如那个吊着的恐怖玩偶,对应了托德的死亡。
看这部电影,一定要看很多细节。主角房间的细节,说明主角相信诡异现象。所以他相信幸运标签的说法,可惜他母亲不相信。
影片也故意设置了一些隐喻。
比如出发日期为5月13日。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星期五是个不好的日子。这个5和13,简直就是两大buff相加,变成我们常避讳的‘黑色星期五’。
比利说的‘他们离开了,我们留下。’,也可以理解为‘他们去死,我们活着。’
托德死亡时,倒流回去的水,让我们知道,这一切都不是意外。只是死神的小把戏,让不知情的人以为是意外。
很多人会说,这部影片有个蠢点。女老师死亡现场,艾利克斯傻傻地去拔女老师身上的刀。这是为什么?正常人都知道不应该去拔刀,否则就会成为嫌疑人。
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可是龙哥写的剧本,会这么幼稚吗?又或者说,是导演擅自改了龙哥的剧本?
当我慢慢回想,立即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托德死后,那倒流回去的水告诉我们,这是死神的玩弄人的把戏。
也就是说,死神想要一个人死,甚至可以直接控制这个人,拿刀杀自己。只不过死神没有这样做,这样做太无聊。
艾利克斯想去救克来尔,因为嫌疑被警察追捕。这就是为什么艾利克斯会傻傻地去拿拔女老师身上的刀,这同样是死神玩的一个小把戏。
艾利克斯屡次想破坏死神的计划,死神不介意给艾利克斯增加点难度。
试想一下,如果艾利克斯被警察抓到,他就没办法救克来尔。
可惜,艾利克斯还是救了克来尔。
想通这一点,我感觉到更加恐怖。惊觉这和《午夜凶铃》有点相似,越是细想,越是感到害怕。
《午夜凶铃》是因为细想后,代入电影故事里,产生的恐惧。
《死神来了》是因为细想后,发觉现实生活中的诡异,产生的恐惧。
我发觉,自己偶尔也会犯傻,做出一些平日根本不会做的反应或举动。
而我发觉,不少发生意外的人,他们也是犯了平时没有犯的、或不应该的错而丧命。可是,当时的现场只有死者,我们只是根据死后的现场推测还原。
但看了《死神来了》以后,你会不会产生一种感觉,其实那些犯傻死亡的人,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并不想犯傻,而是死神玩弄的手段?”
除了影评,更多的是影迷对电影中死亡手段的恐惧。
“我觉得卡特女友的死,才让人害怕。太突然了,就这么眨眼间,谁都没有想到。就和艾利克斯最后差点被撞一样,如果不是同样对死亡敏感的克来尔大声提醒艾利克斯,恐怕艾利克斯就会像卡特女友一样,被车撞死。”
“卡特女友的死虽然突然可怕,但也可以说是走路不看路。可比利的死,才是最冤枉的。卡特没死,转眼他就死了。而且还是被削掉脑袋,太惨了。”
“从比利的死可以知道,才救下一人后,马上就会接着死下一个人。所以,影片结尾艾利克斯没死,马上卡特就死了。他们没有吸取教训。”
“不是没有吸取教训,是因为艾利克斯救下克来尔后,他自己没死。所以以为破解了死神的追杀。就像《午夜凶铃》那样,如果是龙哥写的第二部,女主角以为复制传播录像带后就不用死,肯定也是假的。”
《死神来了》全球放映,首日北美票房暂列年度冠军,首日全球票房同样暂列年度冠军,并掀起一股死神潮。
特别是在港岛,当年黑凋的事,又被人翻出来说。不仅是网上,就连报纸杂志,也都在炒作这件事。
只不过,说法和以前不一样。
以前说吴龙会道术,什么写纸人、诅咒什么的。
现在改了,说吴龙是死神在人间的代理,谁相对吴龙不利,吴龙就请死神出手。
吴龙因为了解这点,所以才会把这些经过改编替代,写了《死神来了》这个剧本。
其实,死神不会亲自来人间索命。
死神相当于东方的阎王,谁听说过阎王亲自索命的?都是牛头马面或黑白无常。
所以,人间一定有这样一类人,在西方替死神做事,在东方替阎王办事。
吴龙实力强悍,横跨东西方,既是死神代理,也是阎王在人间的差人。
这样的强行解读传到吴龙那里,吴龙也是哭笑不得。
首周票房出来,让大家惊讶的是,《死神来了》并没有拿到暂时的年度首周票房冠军。本档期的首周票房冠军是《死神来了》没错,但放在全年度,之前竟有别的影片首周票房高过《死神来了》。
这确实让人意外。大家都以为这部影片很不错,票房肯定很好。
但,很多人却忘记了,恐怖片从来不是大众片。不仅限制了十八岁以下的观众,还限制了许多不喜欢看恐怖片的人。
不过,仅以恐怖片类型的影片票房来论,《死神来了》已经算是很成功。首周就收回总投入,并有赢利。
而在一周过后,网上再次因为《死神来了》引发热议。
原来,有人在网上说,他差点被突如其来的车撞了。幸亏他当时不知怎么的,想起《死神来了》里面的片段,突然清醒,没有继续往街上走,否则他就被车撞死。
接着,又有人在网上说幸亏看了《死神来了》以后,把浴室里所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都清理掉,不想像托德那样因为滑倒而死。果然,还真的滑倒了。而如果自己不是因为清理了安全隐患,恐怕真的已经死了。(上图)
“今天我走在街上,躲过一劫。自从看过《死神来了》,我现在走路都注意看头顶,防止那些广告牌掉下来。没想到今天我就遇上了,一块广告牌脱落掉下来,差点砸到我。要不是我抬头看时发现,我肯定会被广告牌砸死!”
网上很多人,分享着自己自从看过《死神来了》之后,因为注意危险,躲过意外。
这样的口碑传播,让首周末有点下滑迹象的《死神来了》,在第二周出现票房上扬的情况。
在《死神来了》上映期间,观看过《死神来了》的文之仁和沃纳,对即将要拍摄的影片起了点分歧。
两人都认为《死神来了》很棒,比《女巫布来尔》要好上百倍千倍。这也影响了沃纳的想法,认为他们拍的影片,应该拍些制作成本大的影片。
原本,他俩打算投资几百万拍片。主要是试一试手,看自己没有了吴龙的剧本和营销操作,能力怎样。
可现在,沃纳觉得应该跟上时代发展,至少要拍一千五百万以上的影片。
《死神来了》制作成本约两千五百万,如果他们还拍几百万制作成本的影片,根本试不出效果。
“如果失败了,会不会把失败的原因说成是因为投资少?”这是沃纳质疑文之仁的。
“你看,《午夜凶铃》和《鬼来电》的制作成本并不高。可改编成美版,美版的《午夜凶铃》制作成本高达四千五百万美刀,《鬼来电》也超过两千万美刀。据说,威纳影业新投资拍摄的美版《咒怨》,同样超过两千万美刀。”
“时代变了,几百万拍片的时代已经过去。制作成本太少,观众不乐意看。不如我们一次投资到位,如果失败了,至少可以证明是我们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因为制作成本过低。”
“可是,我们第一部片就投资那么多,龙哥会怎么想?”文之仁还是反对。“我们花几百万拍一部片,不要求票房大卖,只要不亏本我们就是成功,因为这是我们在积累经验。”
“那些钱是龙哥的钱,我们不能随便乱花。”文之仁还是担心吴龙的看法。
沃纳直接建议。
“我们是搭档,不应该相互争执。不如请教龙哥,看他怎么说?”
两人请教吴龙。
其实,文之仁也担心投资几百万后,票房成绩不理想,自己会把原因归于制作成本不高,所以票房不好。
沃纳说的这一点,文之仁还是觉得有道理的。
可他这人做事想要按稳妥来,不想一步迈得太大。想拍些投资少的积累经验,慢慢再提高制作成本。
吴龙听到后,说的话居然与沃纳有点类似。
“你们两个是搭档。你们知道吗?我见过很多好搭档,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分开了。《女巫布来尔》成绩很好,我不希望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你们起争执,因为那样我会内心不安。”
“文,你的想法没有错。沃纳,你的想法也没有错。现在文的担心是怕制作成本太高,万一失败内心过不去。我说过,《女巫布来尔》是你们两人共同努力挣出来的,是属于你们的。”
“一部电影,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制作成本,而是你们想要拍的是什么,是不是你们想要拍的。”
“就拿《女巫布来尔》来说,如果这部电影首先是要考虑成本,那么我问你们,你们会拍这样一部影片吗?”
文之仁和沃纳都回答不会。恐怕好来呼没有一个人会这样做。
“对吧。你再看一些名导演,他们拍的一些票房很好的影片,也是超支的,对不对?所以,作为一名导演,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制作成本,而是你要带给观众一部什么样的影片,这部影片有没有体现出你们的特点和想法?”
“《女巫布来尔》的出现,就是如此。我先想着要拍一部什么样的恐怕片,以什么样的形式把恐怖带给观众,怎么让他们代入到电影世界里,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或者新的恐怖体验。”
“随后想到伪纪录片,然后想着什么样的伪纪录片才会显得真实,怎么样才能让影迷觉得这个伪纪录片是真的。有了这些想法,构思了营销计划,才有了怎么拍《女巫布来尔》及其剧本。”
“我不会帮你们做决定,我觉得每个电影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我不想过多干扰你们,不想你们身上有我的影子。我只能把我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做,告诉你们,希望你们能从中找到一条自己的路。”
“投资亏了,再赚回来。你们还年轻,怕什么?如果连亏了再赚回来的信心都没有,这样的导演只能是顺风型导演,一旦在成绩好后扑街一次,可能就无法再翻身。我不希望你们是那样的导演。你们应该趁着年轻,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年轻,就是筹码。年轻,可以失败。等成名再失败,自己可能就过不了自己内心的关。”
文之仁和沃纳感谢了吴龙的指点和信任,决定两人不再争执,好好谈。
沃纳是这么说的,以他们的名声,想要搞像《女巫布来尔》或《死神来了》那样的营销,恐怕再难成功。
投资几百万,没有好的营销,票房不好的话,会给人一种印象,他们的成功靠的不是拍电影的实力,而是营销手法。
以后,不会再有人看好他俩。
如果投资两千万,哪怕票房再怎么差,收回成本也是没问题的。因为影片质量不会太差,至少有部分观众会买账。
最终,沃纳说服了文之仁,计划拍一部制作成本超过两千万美刀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