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库全书 > > 蜀汉的复兴 > 第三六二章 汉都归长安

第三六二章 汉都归长安(1 / 1)

西元269年七月十五日。长安西郊。

时值盛夏,烈日当空。加之这一年的关中地区仍然是持续的大旱,已经整整三个月滴雨未下。所以干燥的空气中,连知了的叫声都听不到了。

然而,就是在如此酷热干旱的时日里。刘永、关彝带头,姜维、张翼、罗宪、霍弋等诸多季汉军方高官,全都披挂整齐,严肃的站在长安西门外三十里处的官道上,静静的等待着。

不唯如此,在这些高官的身后,除了来忠、赵统、向充等中生代之外,赵毅、马过、霍在、姜素等年轻将领,以及季汉目前在雍凉的大小官员,全部都穿戴整齐,按着顺序,在关彝等人的身后站的规规矩矩。

在这些季汉官员的身后,是一大群肤色面貌各异,衣冠也各有特点的人群。

东吴派出的以孙皓之弟孙德为首的使团、秃发部为首的在雍凉活动的十几个部族。鄯善、于阗、疏勒、龟兹等四国为首的西域五十五国使节……全部都神色严肃的聚集于此。

在这些人之外,无数的士兵面朝田垄,背朝路面,极其警惕的观察着田地里人头涌动的百姓。若是谁敢在这个时候做出让人不安的举动,说不得,这如同标枪一样站立的战士。将毫无犹豫的对其展开扑杀。

路面之中,更有上百名提前到达的宦官,在各级黄门的带领下,不停的用清水扑洒路面。使得这一截的路面始终保持了湿润……

太阳慢慢的升高,时间慢慢的来到了午时。不知道是谁在人群中喊了一句:“来了!”顿时引得无数一开始已经有些萎靡的人群,齐齐的伸长了脖子,向着西边的官道上凝望。

一杆巨大的火红汉旗首先出现在了地平线上,之后是无数的旗帜和仪仗接二连三的出现。待得六匹白马牵动的御撵终于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时。一人带头,无数人跟随,成千上万的人如同浪卷一般纷纷跪了下去。

“臣等恭迎陛下,还都长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官员、百姓乃至异族、西域诸国使节,无一例外全部跪拜了下去。成千上万低伏的人群中,只有一队打着明黄色旗帜的人昂然站立,显得特别的突兀。

这当然是孙吴的代表。他们此时虽然心里极为震撼,但仍然骄傲的只是对着御撵之中的刘禅拱手为礼。

从大群百姓开始下跪开始,刘禅御撵上的帷幔就已经全部打开了。所以此时高高在上的刘禅当然看到了“鹤立鸡群”的东吴使团。对这样的情景,他的嘴角也只是轻微的扯了扯,然后站起身来,衣袖轻轻一挥。自有无数的侍卫齐声大呼:“陛下旨意,众卿及各百姓免礼。”

“谢陛下!”

“有旨意,命甘陵王、大司马、大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御前答话!”

“臣等遵旨。”

说起来很奇怪,从去年的六月雍凉大体底定开始,一年的时间里。整个雍凉都是一群军人在治理。在成都的什么尚书令、尚书仆射等传统高级文官,几乎一个都没有被抽调到长安去。

即便如此,关大司马和他的伙伴们,仍然完成了抵御蝗灾、旱灾,分配降兵、安抚流民、赈济灾民,威压异族、稳定世家、恢复生产等诸多事宜。非止完成了,而且完成得极好。整个雍凉的秩序迅速恢复,即便是在今年仍然大旱的情况下,整个雍凉仍然保持了稳定。

这说明了什么?以关大司马为核心的班底,不光会打仗,也会治国。而且和以前关大司马在涪陵郡举步维艰发展七年,面对邓艾钟会仍然有些勉强比起来。关彝执掌蜀汉国政后不到五年就让益州重新焕发生机并一举北伐雍凉成功。一年时间就让雍凉稳定并迅速发展……概而言之,关彝也好,以他为核心的复兴社也罢。能力越来越强,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这样的一个集团彻底成型,如何不让刘禅心惊肉跳?

所以刘禅才开始试着做了一点点小动作。还好,这点小动作没有被关彝发现。

现在来了长安,双方再一次要直接交手了……

“诸位,北伐收复雍凉,大汉能够还都长安。诸位居功至伟,辛苦了。”

“不敢,都是秉承丞相遗志。总算有生之年没有辜负丞相所托。”

回答刘禅这句话的,是姜维。老头子今年已经六十七岁了。他在这里的一句话,算是彻底的和刘禅表明了态度:我们北伐跟你无关啊!我只是因为丞相的情谊才坚持北伐的,可不是因为你!

“呯!”听到姜维这话,刘禅只觉得自己瞬间天旋地转——这关子丰就这样了,怎么你姜维也学着这样呢?

可是他就不想想,当年姜维第九次北伐,是谁在邓艾即将败亡的时候背叛了姜维,下旨让他撤军的?当年司马昭伐蜀,是谁在姜维还顶在剑阁的时候就下令投降的?你都背叛姜维两次了,加上关彝帮助他达成了人生理想,你认为他会站在哪一边呢?

“呵呵呵,丞相遗愿达成,朕也深感欣慰啊。如此,请众卿前面引路,我们进城吧。”

“陛下,此时不应进城。”说这话的是车骑将军张翼。

“是啊,陛下,臣罗宪也认为此时不应进城。”

怎么回事?连益州的两个大军头也开始和朕唱反调了?你们表明态度也实在太早了吧?

“呵呵呵,那诸位爱卿觉得朕该往何处去呢?回成都?”

“陛下应该先往长陵拜祭高皇帝,宣告大汉还都长安。之后若有时间,再往霸陵拜祭文皇帝。之后再入长安,方是妥当。”这时候关彝终于发话了。而且说得很有道理,至少在这一点上刘禅无法反驳。

是刘禅真的很傻,不知道长安附近埋着自己的先祖吗?当然不是。这其实是政治意义上的争夺而已。

刘禅的意思是:我先进长安,再去长陵。是先帝王而后再子孙。关彝等人的意思是:你先去长陵再进长安,是先子孙再帝王——你能做皇帝,不是因为你本人,而是因为你是刘氏子孙。至于刘氏子孙里是不是非得你在这个皇位上做着,那一切都可以商量。

这是军方所有大佬在这个问题上的一次集体摊牌。而这样的摊牌,居然也得到了甘陵王刘永的赞同。

“是啊,皇兄,汉家子孙数十年不入长安。当此之时,应该先遏陵,再进城。做弟弟的虽然已经来长安小半年了,但刚来长安的时候,也是先到长陵、霸陵祭拜后才敢入城的。我刘氏子孙,人人皆当如此。”

“啊~~~善,确应如此!那就传旨,摆驾长陵!”

长陵,乃是汉高祖刘邦和高后吕雉的合葬墓。按照汉代的礼法,皇帝和皇后死后,帝后合葬同茔不同陵。帝陵一般要比后陵高大得多。但是长陵是唯一的例外:帝陵与后陵完全等高,同等大小——西汉王朝的开创者从来都不是刘邦一人,而是真正的夫妻店。

至于霸陵,乃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寝。和西汉其他帝王的陵寝一般是平地起陵,有一个巨大的封土堆不同。霸陵是开山为陵。这样做的好处当然是节省人工和资金。

作为汉帝国的第一代皇帝,刘邦的长陵在西汉诸帝王陵寝中以矮小著称。加上刘恒的霸陵开山为陵。非常具体而形象的表现出西汉立国之初的窘境:国家经济崩溃,生民流离失所。在这样的基础上,数代帝王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筚路蓝缕、前赴后继。终于建立起雄极一时的大汉帝国。

大汉的帝位,是光荣,是权利,也是极大的责任。

“不孝子孙刘禅叩拜高皇帝,汉四百二十二年,逆臣曹丕篡位,神州蒙尘……孝文皇帝之子,中山靖王讳胜之后名备者,于次年在成都称帝,昭续汉统,暂居益州一隅。自此凡四十八年,益州上下,无不以兴复汉室为念。四十八年间,累计兴兵北伐十有七次。役于王事之忠臣良将不知凡几……终于汉四百七十年光复雍凉,克定关中。祖宗兴业之地,再树汉家旗帜。不孝子孙刘禅在此禀报,汉归长安矣!汉都再定长安矣!”

最新小说: 重生之笔神 封神:吾为人皇,开局创建聊天群 网恋是要穿小裙子的 夜半惊婚 神豪从捡垃圾开始 军备榜出,我的超级军备藏不住了 红潮之下 灭天神战秦逸杨诗琪 实力至上主义教室的大反派 逐云(又名:我和前任重生了)+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