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符三年,1100年九月,东京汴梁。
高俅站在新建成的太尉府内,面对着忙碌不已的家仆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
作为一名21世纪史学系的大学生,他做梦也没想到,一觉醒来,竟穿越到北宋,成为了口碑极差的高俅。
之所以情绪两极分化,着实怪不得他。
宋朝,算是历史上第一个市民社会,百姓生活极其开放、自由,不仅取消了唐朝的宵禁,吃、喝、玩、乐,各行各业皆进入鼎盛时期。
然而,自宋徽宗继位起,扬文抑武,各项错误决策,朝臣腐败,宦官掌权,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逐渐没落成软柿子,谁都能欺负欺负,常年战乱不断。
但是,他并不是很确信,历史进程会如史书记载那般发展。
因为这个世界与历史上的北宋,稍有差别。
比如他高俅,在正史里,高俅算不上重要人物,关于他的记录寥寥无几。
大部分人对他的印象都来自于一本叫做水浒传的小说,虚构成分较多。
而且,此时的他与赵佶年龄相当,上无老下无小,孤身寡人一个。
另一个差别,要从数年前说起。
那时,高俅还是苏轼的小史。
因苏轼被贬至惠阳,于是将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晋卿。
王晋卿堂堂驸马,丹青书法好手,故与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来往密切。
一次,王晋卿要高俅去给赵佶送玉器,巧逢赵佶正在蹴鞠,于是露了一手鸳鸯拐。
赵佶见他技艺高超,便留他做亲随,时常一起蹴鞠,一来二去,倒成了玩伴。
自此,历史发展还算正常。
没想到,元符三年正月,哲宗驾崩。由于哲宗无子,神宗诸子皆庶子,排除患有眼疾的赵佖后,在向太后和曾布的拥立下,赵佶登基。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历史出现了偏差。
赵佶登基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蹴鞠玩伴高俅。
但高俅文无名,武无功,实在无法给予官职。
于是,将他派至边关将领刘仲武手下,以谋战功。
不曾想,战功竟接踵而至。
短短数月,他跟随刘仲武,先是平叛吐蕃赵怀德叛宋事变,而后成功招降羌王子臧征仆哥,收复了积石军。
要知道,在正史中,平叛赵怀德是发生在1104年,而收复积石军更是在1108年,提前了如此之久。
因此,他有些怀疑,这个世界只是与宋朝相差无几的平行世界。
胜利归朝时,恰逢向太后还政,赵佶正式接手朝纲。
大手一挥,直接提拔他为殿前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另封开府仪同三司太尉之名,直接远远超出了将领刘仲武的封赏。
其实,太尉之名并无实权,只是代表地位。真正让他人眼红的,是殿前司都指挥使这个职位。掌殿前诸班直及步骑诸指挥名籍,总管其统制、训练、轮番扈卫皇(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