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来援并非齐明远之一路,城东亦有威东将军林仁肇所率的一万五千精锐,说来这位将军还与六皇子在燕王府中有一面之缘,二人交谈亦颇为投机,在李从嘉心中,这个“林虎子”可是自己将来的大将之才!两路唐军联合之处只用了一个多时辰便肃清了杞县附近的近三万楚军,原本唐军的战力就要在楚军之上,后者一夜报系统怎能快速的建立起来?当然一个大金主是不够的,李从嘉自己还要削尖脑袋想办法弄钱,想到这里六皇子不由感慨来到今世他却还要重操旧业。
伤兵们不会知道殿下心中在转着什么念头,但他们能看见六皇子就在这里,和他们一处,就算他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也能给他们一种被人看重,没有被放弃的感觉。这是李从嘉第一次在战后来到伤兵营,却也成了他日后的惯例,无论战后如何劳累,军情又是如何紧张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甚至还影响了很多将领的行为。
眼见大局已定,林仁肇亦是前来拜见六殿下,当日燕王府中一会他对这个知识渊博待人和蔼的少年就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而在伤兵营中见到李从嘉之后这个好感还在加深。殿下是个性情中人,林仁肇心中做出了这个判断,他是不会相信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会有那等深沉的心机,故意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赢得军中的好感,一切定是出于天性。
而在之前还有一个小插曲,称为军中奇景也不过分,你见过数百人一起鼾声大作数十丈之内都清晰可闻的场景吗?在唐军堆积辎重粮草的庄院中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六殿下下令将所有睡在战场上的士卒都用担架抬来此间让他们能睡的更为安逸,其中还闹了不少将活人当作死尸的笑话,一夜高强度厮杀下来士卒们实在是太累了。
林仁肇见到六殿下自然要解释一番自己来迟之意,须得先稳军情方是上策,李从嘉对此很是认可,为将者在战场上当要以胜利为第一要素,军情便是军令所在,当年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于文则便是如此而为,魏武对此也大加赞誉,他又岂能因自己而见责与林仁肇?
六皇子与林齐二位将军在屋内的言谈并没能维持很长的时间,对于二将称赞自己之言六皇子很谦虚的将之归功在了赵龙司徒刚等人及士卒们的身上。其实说话之时李从嘉已是昏昏欲睡,最后竟是坐与椅上发出了鼾声,林仁肇与齐明远对视一笑默默退出,任六皇子安睡,他们早在士卒口中得知了李从嘉当夜的所作所为,其疲劳之处比之普通士卒有过之而无不及,战后又是支撑到现在,酣睡才是正理。六皇子的举动不但不会让二将觉得受到轻视,反而颇为欣赏这份率直。
这一觉睡下去约莫有两个时辰时间,醒来之后李从嘉便觉精神奕奕,到底是少年之身精力充沛恢复极快,再如何劳累一觉睡过来便已然足够。在他酣睡期间齐明远林仁肇二将已然将城内收拾的井井有条,并派遣快马往报吴王李弘冀与楚王李景达,言道六皇子无恙,楚军数万人马已被合力击溃云云。
此时杞县之战的战损也被统计出来,两千唐军亡以前三百八十人,重伤二百七十四人,轻伤几乎人人都有,足见此战的惨烈。不过他们的浴血死守也给楚军带来了过五千的伤亡,就杞县小城而言这个对比已然非常了不起了,即使林齐二人对此也是大家称赞。
将阵亡将士的尸身置于城中广场之上,李从嘉便命设祭祭奠士卒英灵,半个时辰之后数千士卒集中在广场四周,一千多名将士的遗体皆擦洗干净,以白布裹之。此时只见六皇子手持绢帛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分项之后便是展开绢帛对天遥祭!
“保大九年,军行杞县,贼军纷起,四面而袭;敌众我寡,城郭不坚,形势之危,犹如累卵!然军中诸将,尽皆戮力,城中士卒,千众一心,两千之数,战敌数万,厮杀竟夜,犹自不歇,威寒敌胆,难做寸进!惜我壮士,千三百八,死战不退,捐躯疆场,烈烈之风,英灵之气,充斥天地,与日同芒!”
“从嘉不才,率众致祭,惟以此文,悼君之殇;以寡击众,以弱胜强,放眼古今,亦可标榜;君若有灵,享我烹尝,忠义之身,世代荣光!”
李从嘉书写祭文之时有感战场气氛的惨烈竟是一气呵成,悲壮流露之祭文岂有此等天地异像?
(昨日高烧不退,这两天只能一更,凌夫在这里说一声抱歉,周一恢复正常,下周争取可以补上这三更,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