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内讧(1 / 1)

在崇祯皇帝宣布完旨意之后,这些百姓就陷入了安静之中。

这个事情关系到他们下半辈子会在那里过活的问题,算是他们人生中一次重大的抉择,没有马上答复也在情理之中的。

因此,崇祯皇帝便接着转头吩咐洪承畴,问他具体的安排相助的措施来。

“陛下,微臣想过了,这些降卒战力颇高,微臣准备编入关宁军中。”洪承畴已经考虑过,马上就回奏道,“这几年,微臣致力于山海关到宁远一线的开荒种田,没有建虏的骚扰,收成倒也还可以,支持个两万降卒都不成问题。”

以前的时候,每到秋收季节,建虏就会前来抢粮食。那个时候,明军战力不行,只能据城而守,因此,建虏要是来了,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建虏把城外的麦田都收割了。后来提前收获,产量就少了很多。可就算这样,建虏也会提前来,以至于关宁军的粮饷,全部要靠关内运过来。

但是,自从崇祯皇帝崛起,开始了对建虏的连续作战胜利,建虏就无暇再来关宁,特别是深入到宁远山海关一线来抢粮了。而孙传庭在担任蓟辽总督之时,又把粮田从将门那重新抠了回来,军户种田知道是为自己而种,积极性又得到了提升。加上洪承畴会收买人心,还真别说,山海关到宁远一线的粮食收获,比预想的要多。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很欣慰,特别是在这粮食匮乏的年代,粮食产量有意外之喜就更是让人高兴了。

因此,崇祯皇帝便又下旨,就按洪承畴的安排来,另外,他也交代洪承畴,关宁军这边,可以一直往前清剿建虏残余,最终和卢象升汇合到海州,对鞍山驿堡之后的建虏造成足够的压力。

至于吴三桂所部,崇祯皇帝就让他留在关宁军,暂时由洪承畴指挥,毕竟关宁军中缺少足够坐镇的精锐是不信的。

忙完了这些,崇祯皇帝就亲切慰问了孔有德,亲口赦免他以前兵乱登莱,投降建虏的罪过,称赞了他这次的功劳,将功折罪之后,封他为关宁军锦州副将,可以从降卒中抽调精锐编练新的手下,受洪承畴直接指挥。

而孔有德的家眷,则随驾到京师去居住,崇祯皇帝会赏赐一套府邸,另外,孔庭训已到读书年龄,同样让他入宫成为太子伴读。

孔有德原本在东江军中只是参将而已,如今升官,自己儿子又能成为太子伴读,多少还是有点悬着的心,终于完全放下,当即回奏皇帝,当誓死效命,杀尽建虏。

不得不说,如果是别的皇帝的话,对于留精锐在外面,特别是处理像孔有德这种有过叛变经历的大将,那是绝对要防范的。但是,崇祯皇帝却没有,继续委以重任,这一点,和绝大部分皇帝有非常大的不同。

对此,崇祯皇帝其实心中非常明白。因为他有窃听系统在手,根本就不怕外面的实权大将有异心。不用像宋代的皇帝一样,对武将的防范,那简直是自家先用绳子绑住其手脚,再让他们去和敌人打仗,比防贼还来得严!

大明朝以来,特别是在开国之后,文官之所以崛起,也和这个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然而,崇祯皇帝却不怕。真要是这样的话,那还开疆拓土干什么,如今原有的疆域就已经足够大了,吃饱了撑地才和西洋去抢殖民地。离得那么远,造反了怎么办?

这种担心,或许也是中国古代的皇帝,并不热衷开疆拓土有关。因为中国本身就很大了,算是达到了如今这种交通状态下能掌控的极致。再扩张的话,只要朝廷稍微不强一点,边远疆土就容易丢。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大唐之西域。

崇祯皇帝和其他所有皇帝都不同,他是有窃听系统在手的,又知道将来的历史走势,知道全球化才是未来的出路。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崇祯皇帝已经用足够的战例证明,他崇祯皇帝领军打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由此建立起来的威望,无形中就慑服所有的武将,让他们不敢有异心。

这一点,如果汉献帝知道的话,就会非常羡慕了。他没兵没权没能力,就只能被人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一个摆设。换成崇祯皇帝去当的话,曹操就只会是治世之能臣了。

崇祯皇帝在锦州留了两天,期间甚至接见了锦州百姓的代表,慰问了他们处于对虏前线,时刻受建虏骚扰的日子。同时如同他对西北百姓做出的承诺一样,也对锦州这边的百姓做出了承诺。以后他会保证,他们再也不受兵灾之祸。用不了多久,只要筹集够了粮草物资,他崇祯皇帝就会再次亲征辽东,彻底平定建虏之乱。

另外,他当着这些百姓的面,对洪承畴交代了他这次过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废除关宁军中的军户制度,所有男子,在十八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都要当兵,也就是全民兵役制。

这一点,崇祯皇帝介绍了西北那边的先行情况,告诉他们,自从实施了这个之后,西北那边就再没有受到蒙古鞑子的骚扰了。如今关宁军这边,也要如此来做,至少在彻底消灭建虏之前,也是要实施这个制度,才能把关宁的战力发挥到最高。

对此,洪承畴作为文人来说,有点抵触,因为皇帝连读书人也算在内了,虽然关宁一线就没多少读书人,可这种趋势很不好,回头是不是其他地方也要实施,他觉得有很大的可能性。

不过洪承畴作为蓟辽总督来说,却又是欢迎这个举措的。因为这样一来,就等于他的手下,全民皆兵,那么关宁的战力就会大大加强,以后对虏战事什么的,他也就不会再成为看客了。

另外,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崇祯皇帝连战连捷,此时的威望已经深入人心,因此,洪承畴内心稍微犹豫了一会之后,就压根没有反对。

于是,全民兵役制也在关宁一线开始实施。

忙完了这些,崇祯皇帝准备班师回京之前,原本被掠来辽东的百姓,他们的意愿也统计出来,递到了御前。

两万多百姓中,选择留在辽东的,竟然达到了一万余人。原因在这份统计中也有注明,他们大多数人都是被建虏掠来之时,整个家乡,甚至连同周边的庄堡都没了。而他们的七姑八大姨什么的,往往都是在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因此,可以说,他们在关内就没什么亲人了。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关内也没什么粮田,都是佃户来的。对于土地的渴望,只要是大明百姓,那自然是不用说的。因此,留在关外,能得双倍的粮田和钱财的奖励,对他们来说,是有足够的诱惑。

对此,统计的官吏有问过,说辽东贫瘠,就算是双倍的粮田,也抵不过关内吧,为何想不开,还是要留在关外?

对此,那些百姓却并不认同,经历过辽河平原的开荒种田之后,他们已经认识到,之所以说辽东贫瘠,那只是建虏不会伺候而已。他们相信,只要他们辛勤劳作,辽东这边的粮食收获,绝对不会少。

这一点,崇祯皇帝算是最清楚了。在后世,东北就是大粮仓。几个平原上所产出的粮食,乃是全国最多的。在这个时代,虽然因为气候、种子、农耕技术等等原因,达不到后世产量那么多。可不管怎么样,在这个时代横向比较,只要用心下去,相信收获也是不会少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辽东其实是块宝地,有耕田,有矿山,有油田,就只缺认识这些的人,缺辛勤的百姓来当他们的主人了。

想明白了这点,崇祯皇帝便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而后,就带着依旧要回关内的其他百姓,一起班师回京。

在启程的时候,他就把统计出来的这些百姓情况,先一步快马送入关内,让地方官去寻找他们的亲人,告诉他们这个喜讯,让他们到京师迎接解救回来的亲人。

…………

建虏这边,却是完全和大明是相反的局面。大败引发的,是一场局势紧张的内讧。

豪格第一时间逃跑,他连海州都没有停留,直奔盛京而去。

后面赶来的岳托闻报,也就有样学样,过海州而不入,同样直奔盛京。

再后面的多尔衮一听,就大概猜出了豪格的目的,一边急忙让多铎赶去盛京,一边烧了知道守不住的海州,安排兵力驻守鞍山驿堡。这里一旦丢失的话,明军就能长驱直入,威胁辽阳和盛京了。

为此,多尔衮还交代留守的大将英俄尔岱,明军火器厉害,但壕沟能有效降低威力。务必做好防御措施,另外,还让他组织人力,把通往辽阳的官道全都破坏掉。

这样一来,万一明军攻破鞍山驿堡的话,也没法迅速进逼辽阳,能给盛京多一些准备时间。

一直忙完了这些,多尔衮才领军急急赶回盛京去。

在路上的时候,他就已经收到了不少消息。知道孔有德确实早就投靠了明国,接应吴三桂的三千来骑,不但救走了那两万多汉奴,而且还把带不走的粮食全都烧了。

就这点兵力,威胁盛京,把方圆百里的庄子都给烧了,满洲族人,不管是什么人,全押在盛京城下杀了。先父的骨灰不但撒了,还践踏。最后,在援军赶来之前,就溜走了。

豪格第一个赶到盛京,就派兵包围了皇宫。虽然被鳌拜拦住,但他却劝说鳌拜,他也是先皇之子,又不是要夺他弟弟的皇位,只是要求太后罢免多尔衮的摄政王之位。理由很简单,大清在多尔衮的统领之下,都快要完蛋了。

鳌拜意动,同意了他的这个说法,大清八旗中,实力最强的两黄旗开始合作,但是,布木布泰那边还没有松口。

岳托赶回盛京之后,鳌拜立刻前去拉拢。且传来的消息看,岳托似乎答应了。目前,他们正在和赶回去了的多铎对峙中。

这些消息,每一个都让多尔衮非常恼怒。他自觉问心无愧,为大清,真的是鞠躬尽瘁了,可没想到却换来了这样的对待。

不管如何,他当然不甘心被夺权。事实上,他都难以容忍被豪格那种货色统领。因此,他领兵回盛京,要为他自己讨个公道。

多尔衮不知道的是,在盛京局势剑拔弩张,眼看着一场内讧随时可能爆发时,重病不能理事的代善,情况似乎有所好转,立刻把岳托给叫了过去。

岳托还没到卧室,一路的仆从全都跪那垂泪,从小看着岳托长大的老管家匆匆接到岳托,含泪催道:“少爷,老爷强令萨满给他吃了秘药,如今已是回光返照,去晚了,怕……怕……”

说实话,听说代善要见他,岳托其实是不愿意来的,虽是父子,可道不同不相为谋,已经没什么话好说了。这种时候,把他叫去,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肯定不会有什么好话。

可是,此时岳托听到代善命不久矣,顿时,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加快了脚步,赶忙过去。

刚到门口,就听到代善断断续续的发怒声:“还……还没来么?快……快去催,否则……否则本王死……死不瞑目……”

“不用催了,本王已经到了!”岳托听了,阴沉着脸,大步走进房内,同时说道。

他刚好看到一个萨满就候在外间,那犀利的眼神盯过去,吓得那萨满连头都不敢抬。

在岳托的声音响起之时,屋里面顿时安静了一下,随后代善带着一丝惊喜的声音响起:“快……快扶本王起来!”

侍女掀开帘子,躬身一边。岳托大步入内,第一眼,便看到了刚被扶起来靠着床的代善,只这一眼,他就愣住了。

这也就是一个多月没见吧,他都几乎认不出亲身爹了。

最新小说: 穿越成一个陪嫁丫鬟 流放宁古塔后,我靠科举改换门庭 极品皇太子 柯南之我懂兽语 大明:史上最强皇帝 我在大唐有块田 断袖相公,乖乖... [综英美]小丑竟是我自己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特种兵:军区建基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