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生活如此的美好,陈娇为什么如此的暴躁。这样不好不好。
但是,郑氏明白闺女的苦衷。
因为女儿不再是以前那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姑娘呢?陈娇去赵府大半年。人是环境的产物。
一个人经过的大半年的生活洗礼。曾经的一些生活习惯。虽然不能来个铺天盖地的改造。但是举手投足中微妙的变化。还是能够体现出来的。
半年多的时间。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这点时间或许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比较短暂。但是对于改变一个人来说,够了。
就拿女儿吃饭来说,以前在家里都是大口大口的吃,吃完就用袖子一摸嘴。可是自从从赵府回来之后,细嚼慢咽,吃饭压根儿不着急。而且吃饭的时候,就想猫儿式的。看起来那么的温文尔雅。
走路也是一样。以前都是风风火火,大步流星的往前跑。尽管走路有点颠簸。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快速走路。自从回来以后,平时走路都是小碎步。画面感比以前温柔多了。
“大嫂,不是我说句抬杠的话。我家的娇娇可是见过大场面的人。怎么可能看得上韩世宝那个臭小子,咱们都是一家人。大家还是在一起,和和气气的过日子最好。“郑氏语重心长的说:
”华华啊,今天我和你堂姐都不会怪罪你,以后千万别做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有一些不安好心的小人。还想看我们笑话了。“”.
陈娇有一点点怒气的说:“大妈,其实这事儿也并不完全怪华华。他毕竟还是个小娃娃。还是韩世宝背后捣的鬼。用一块棉花糖?就把华华拉下了水。”
“我要和谁在一起玩吧。别人让我做什么,都不干你一个外人的事。“”陈华很不满的说。
“那好啊。去年赵家人过来接我的时候,带过来的酸杨梅。难道是狗吃了吗?你给我吐出来。也不想想你哥哥娶亲的时候。当时花的钱是谁名下的钱?”陈娇开始翻旧账。
提到钱,陈华的老娘张氏,一下子羞愧的脸面无光。
“一家人,怎么不是一家人?华娃子你可不许胡说八道。娇娇,弟弟不懂事,你千万别听他的。华娃子,还不赶快隔离堂姐赔礼道歉。你这个臭小子!小心回去了之后我扒了你的皮。“”张氏害怕陈娇讨要银俩赶紧见风使舵的说。
表面上在批评儿子陈华。但是内心里对侄女儿陈娇,恨得牙痒痒。不就是用了她几个破银子。至于在光天化日之下把陈芝麻烂谷子的陈年往事。都挑出来说吗?
要是那帮三姑六婆。特别是有好几个和张氏关系不对付的臭婆娘知道这件事情。说不定她们又会在背后说三道四。添油加醋的说一些不中听的话呢?
要是让人知道,她拿了陈娇个人名下的钱,却还说她的坏话,村里人肯定会戳他的脊梁骨的。肯定会说他们不厚道。
陈华到底还是个小屁娃娃。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的舒适轻重。只知道胡搅蛮缠的在那里瞎胡闹。况且又见自己的老娘批评他。还是在那里撒泼打滚?
一时半会儿。陈家的院子里闹得乌烟瘴气。特别是,附近一带的街坊邻居。很多人本着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态度。远远的站在那里看热闹。况且看他们是只动嘴不动腿。也没有谁愿意上去掺和这件事情。总之,就算站在远处捡乐子而已。
果然是熊孩子年年有!今年到我家。
陈华好歹是大房的儿子。也就是说,陈华的老爹陈吉成,是老爷子陈文治的长子。陈华作为长子的儿子。无可避免会受到老人陈文治更多的疼爱。
一般情况下,爹娘疼爱长子于其他的兄弟们。父疼长子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哪怕就是皇帝,一般也会立嫡长子,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陈华毕竟是大房的孩子,老人陈文治,对大房都是有所依赖的,所以没多久,家中的老太太向氏将陈华叫了过去,连哄带抱,说带他回到屋里找糖糕吃。
其实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大阅国还是蛮普遍的。特别是那些根深蒂固带有偏见的老人们。他们本能的认为。女娃是人家屋头的人。往往老人都不怎么喜欢。
按说两个娃娃的矛盾,做爷爷奶奶的一碗水单平,既不偏袒张三,也不偏袒李四。可是奶奶向氏偏袒堂弟陈华。
虽然这让陈娇有一点葡萄心里。可是,她还是表现的很淡定。免得人家说她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陈娇风轻云淡的对老娘郑氏说:
“娘,我就在周围走走。”
陈娇也想让自己好好的缓一缓,人家有些人看来眼见心烦。疏解一下自己内心郁结的情绪。
家中父母恩爱,长兄慈和,唯一不好的就是虽然分了家,但是兄弟姐妹,拜拜婶婶,一姓之下,大家生活在一个院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很多事情有时候想躲都躲不开。
有时候就是这样。越是跟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越怎么不见得让自己好。很多人都是嘴上说的甜如蜜。心里恨不得把你捏个半死。
无论是亲戚。还是本家人?很多人都是口是心非的家伙。真正疼爱我们的。真正关心我们在我们的。或许只有我们的父母。
陈娇虽然不愿意和这些家人们打交道。可是看在如今她现在的爹娘份儿上。有些时候,也只好见好就收。不能白白的撕破脸皮吧。
毕竟彼此之间生活在一个院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
可能陈娇只能尝试性的和大家好好相处。尽量做到压低自己的姿态。和大家好好的磨合功夫。
倘若真的有人很挑鼻子竖挑眼儿的话。那么她也不是好对付的。
至于陈华这个兔崽子。陈娇到不愿意和他一般见识。毕竟他还是个小屁孩儿。啥都不懂的糊涂蛋。陈娇要是和他顶针要是和他来硬的。那不是显得自己很low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