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库全书 > 历史军事 > 铁血帝国 > 第一百六十九章:大海军

第一百六十九章:大海军(1 / 1)

最新网址:www.botaodz.com[[[CP|W:450|H:143|A:L|U:file1./chapters/20102/5/1075634009390860712203182551.jpg]]]一九一五年一月十五日,京师,官街,帝国国会大厦。

议长席上的新任众议院兼参众两院联席会议议长陈次虎敲了敲桌上的小锤子:“表决结果,五百二十八票赞成,三十五票反对,十五票弃权。本议长宣布,一九一五年帝国海军补充法案依法通过,即日起生效。”

旁听席上顿时一阵欢呼雷动:

“帝国万岁!”

“帝国海军万岁!”

“帝国必胜——”

列席的总理大臣杨正金微笑着转向国防部海军部长林泰曾大将:“林部长,国民对你们海军的期望很高哪。”

林泰曾谦逊地点头道:“国民广泛的支持是我军夺取更伟大胜利的根本基础,期待举国一致的战时体制能尽早建立和完善。”

嘴上虽这么说,林泰曾却无法不沉醉于法案顺利通过带来的喜悦与自豪中。

刚刚通过的一九一五年海军造舰补充法案是在林泰曾主持制订的海军一九一五补充备忘录的基础上制订的,该法案确定将一九一零海军法案规定的主力舰建造计划提前3年完成,即由1925年提前到1922年。

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继续完成4艘1913-14年开工的海字改型战列舰

二、计划1915年开工2艘天字号战列舰、2艘远字号战列巡洋舰

三、计划1916年开工2艘天字号战列舰和2艘远字号战列巡洋舰

四、预计1917到18年开工4艘天字改型战列舰,1919到20年开工4艘洋字号战列舰

五、继续完成3艘1914年开工的豹字改轻巡洋舰和2艘昆仑改重巡洋舰,计划1915-16年开工6艘豹字改轻巡洋舰和2艘昆仑改重巡洋舰

七、继续完成6艘1914年开工的阳字号驱逐舰,计划在1915到16年开工40艘阳字号驱逐舰和16艘新型驱逐领舰(大型舰队驱逐舰)。

八、继续完成完成14年开工的8艘鲨三型潜舰和6艘鲸三型潜舰,计划在1915到16年开工36艘鲨三改型潜舰和36艘鲸三改型潜舰

九、继续完成14年开工的2艘大鹏级舰队航空母舰,计划在1915年开工4艘飞凤级舰队航空母舰,1916年开工4艘瑞云级航空母舰,并在1915到16年将2到3艘高速远洋邮轮改造为舰队航空母舰。

……

林泰曾还清楚的记得,自划时代的新型战列舰“北岳”级下水后,帝国海军经过了一段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大发展,尤其在主力舰的发展上,回想起来更是得意万分。

北岳级之后,是所谓岳字改型的发展。

鉴于北岳级设计上的成功,欧美列强也纷纷开始跟进发展各自的新锐战舰,逐渐对北岳级形成了后来居上的压倒优势。帝国为了继续保持在海军建设上的领先地位,决定建造“北岳”级的改进型“东岳”级,以增加防护力为主要目标,适当增强火力。

原本国会海军委员会提出应为新战舰配备5座305毫米双联炮塔,但由于海军舰政本部的极力反对,认为多了这一座炮塔又要霸占海军不多的预算,且提出4座双联305/50倍火炮威力的方案足以压制列强的新战舰,总算勉强说服国会。“东岳”级由此得以装备了新型的305/50倍口径的火炮,新型火炮比此前的305/45炮的初速增大17%,射程更远,炮弹更重。防护方面,虽然主装甲带厚度没有变化,但加厚了炮塔、弹药库和动力系统的防护,在这些部位加厚了30毫米的装甲。这与美国人在1912年提出“重点防护理论”似乎有所呼应,然而此时帝国的战舰防御设计还没有完全脱离全面防护的范畴,舰首尾部分仍占用了部分装甲重量。

而在建造船厂上,依旧选择了上海的江南制造和大连的北洋重工。虽然帝国此时已经开始了海军战略基地的南移,扩建了广州造船厂和马尾造船厂,但由于二者尚无建造万吨级战舰的经验,不得不特别调拨了一部分的海军技术官员和上海、大连造船的技术人员,帮助新船厂的建设,但在“东岳”级建造时,两船厂仍在调整磨合阶段,无力承担建造任务。

该级舰的预算在1907年顺利通过,共建两艘,即“西岳”号和“东岳”号。

接下来就是过渡阶段的“龙威”级。

也正是在1907年,列强在各自的海军年度扩军备案上,都提出了建造装备有更大口径火炮的主力舰的方案。比如英国人的13点5英寸(343毫米)主炮已经进入测试状态。而德国的350毫米主炮也进入研究状态。帝国海军在对新战列舰火力和防护的论证里,提出了以350毫米火炮为基准的方案。由于350火炮的威力过大,不能再和前面的305炮相提并论,在防护上只要求作到“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两者相当”,然而此话却在陆军中被大加嘲笑,甚至报界也一度引为笑谈——这是旁话不提。

“龙威”级的服役重新给了列强一个震撼,无论火力、防护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可算是开创了一个新标准。由于在此前的技术储备里,帝国已经有了350火炮的预先研制方案,故350火炮的研究进展颇快。不像德国那般没技术却先到处叫嚣:此时的德国才刚刚开始建造装备305毫米火炮的“赫尔戈兰”级,他们的第一款无畏舰“拿骚”级则只装备了280毫米口径的主炮。

“龙威”级战列舰的防护水准让英国同时期的战列舰相形见绌——无论是船台上的“猎户座”,还是已经通过议会审批的“乔治五世”级。英国人为了压倒这款新锐战舰,很快提出了“铁公爵”级战舰的建造计划。

该级舰预算于1909年通过,共两艘,即“龙威”号,“凤翔”号。

之后便是被称为“东亚联盟通用战列舰”的“波”字号战列舰。

虽然1909预算案建造的“龙威”级火力强大,防护充分,但数量不足,无法抵抗列强此刻建造的大批量的战舰,由于仍旧使用煤炭为主要燃料,航速上的优势也不明显。英国此时已经开工建造了3级装备343毫米主炮的战舰,而美国也通过购买英国火炮提升了自身的技术水准,开始建造装备356毫米口径主炮的新战舰。美国此时的“两洋舰队”的方案已经开始进入实施阶段。他们将每年建造2条新战舰,并将其中1艘部署在太平洋。如果美国人的计划顺利实现的话,到1915年,其装备356毫米主炮的战舰的数量将达到10条,质量和数量将远远超过帝国海军。对于帝国来说,英国只是远在大西洋的威胁,而美国海军无畏舰的建造速度将导致太平洋海军势力的急剧不平衡——美国已成为帝国最直接最严重的威胁。

有鉴于此,海军决定建造“波”字级——“龙威”级的改进型,此款战舰一改帝国原本2条一级的建造方式,一举建造4条,并打算以此组建镇洋舰队第二战舰分队。波字号重点加强了航速,使用了新型燃油机组。以动力系统技术上的突破为前提,帝国为了保证自己在战列舰技术上的先进,勇于采用新技术,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款使用燃油机组的战列舰。航速由煤油混烧的“龙威”级的22节提升到了25节,可谓当时世界第一的快速战列舰。而原本预定装备波字号的350/50倍口径火炮由于进度的滞后,没能及时装备到波字号上,在海军的提案里准备把它装备在下一级的“海”字号上。最后采用的350/45倍径主炮由于采用新的制造技术,炮管寿命已经增加到了300发,而非“龙威”级上的200发。其他武器系统基本没有变化。防护上也只是学习“东岳”级的经验,在炮塔,司令台,轮机舱,燃油舱上做了重点加强,使这些区段的最大装甲厚度达到350毫米。

而在建造风格上,除了使用“岳”字号上的“飞剪”式水下船艏,“波”字号还采用了倾斜装甲布置方式。主装甲带和司令台等部位的装甲全部向外倾斜了15度。在近距离炮战中,实际最厚300毫米的主装甲带具有相当于320毫米垂直钢板的防护力。

之后便是大名鼎鼎的“海”字号战列舰。

“波”字号战舰的服役,大大刺激了大英帝国。英国同期的“铁公爵”级还没服役便已被超越,继“龙威”级之后,帝国战舰上的350火炮也再次把追求火力的英国人抛在了后面。虽然英国海军也曾试制了356口径的主炮,但自身并未装备,只是用来出口。受到刺激的英国海军在1912年的海军预案里决定建造“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为了令新舰的火力全面压制“波”字号,此款战舰破天荒地采用了以“试造356”为名研发的381毫米主炮,火力远远超越帝国设计装备350/50倍主炮的新战舰(即“海”字号原设计案)。

美国也毫不示弱,紧跟着开工了装备4座3联装356/50主炮的“宾夕法尼亚”级,相较原“海”字号设计方案中配备的4座双联350/50主炮,占据了绝对优势。

在获悉以上情况之后,帝国海军部迅速展开380毫米舰炮的研究,结合列强火炮技术和自身350/50口径炮技术。帝国于1913年终于开发完成380/45倍口径的战舰主炮,令最终确定装备4座双联380/45主炮的“海”字号火力终于不逊色于“女王”级。防护方面,“海”字号的主装甲带最厚达到350毫米,但如司令台,炮塔,燃油库和弹药库等重点位置的装甲最厚处达到380毫米。由于进一步地增大了倾斜装甲的角度(由15度变为17度),此时主装甲带最厚处的防护力已相当于375毫米垂直钢板。

即便如此,“海”字号战舰的排水量仍控制在32000吨/标准,36000吨/满载的水平。排水量的相应增加并没有造成航速降低。由于帝国在战舰动力系统制造技术上投资也非常之大,新的机组供应的动力完全能支持“海”级航速到达25节的理想速度。到1914年开战时,“海”字堪称当时的世界第一等战舰。

而原先计划装备“海”字号的350/50倍的火炮已经由金陵兵工厂制造了一批,由于制造数目庞大,为避免浪费,帝国决定将这批火炮用于原定装备岳字号改上的305/50倍主炮的新型战列巡洋舰——雷字号。由于帝国没有制造战列巡洋舰的经验,最后制造的装巡也是1904年的事了,在借鉴了德国的“马肯森”级和英国的“狮”级图纸之后,帝国首款战巡——雷字号终于1911年开工建造。

接着是“海”字级改进型。

在“海”字号的开工建造后,大英帝国也开工建造了“女王”级的改进型——“复仇”级。这主要是为了应对中国正在建造的“海”字号、德国计划1914年以前开工建造的“巴伐利亚”级、法国计划建造的“诺曼底”级以及美国计划建造的“新墨西哥”级的多重挑战。英国原计划建造4条“女王”级,后来又利用马来亚酋长的捐献追加了1条,然而即便如此,仅仅5条“女王”也无法抗衡这么多的挑战者。考虑到这种情况,英国决定在1914年前开工建造“复仇”级。而已经将主要敌人确定为英美的帝国也迅速行动起来,通过紧急预算开工建造了“海”字号改型战舰。

“海”字号改并没有在火力上得到加强。只是在防护上设计得更为妥善,主装甲倾斜角度加大到19度,防护力相当于380毫米垂直钢板,其他重点部位加厚到400毫米,进一步地提高了“海”改的生存能力。最大航速仍然是25节,但经过设计修正的动力系统更加可靠,故障率大大降低。其他方面的性能与“海”相差不大,首舰“镇海”号于1913年开工,计划1916年前后服役。

预定于15年开工的最新型“天”字号战舰,则是以装备406毫米主炮的美国“科罗拉多”级战舰为对手设计的,预定装备4座双联410毫米主炮,同时保持有25节的高速,倾斜15度的主装甲带最厚处相当于400毫米垂直钢板!建造中亦将大量采用了之前运用于“海”字号上的种种成熟技术,希望以此降低造价,缩短建造周期,但无论如何抓紧,第一批2艘天字号最快也要到1917年中期才有可能完工。

相较战舰发展的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帝国战列巡洋舰的发展历程中倒有一些有趣的插曲。

这插曲的主角就是“雷”字号战列巡洋舰。

原本帝国已经在英国建造“无敌”级战巡时考虑过建造战巡,不过在1909年论证时发现战巡防护上不行,和“脆皮西瓜”没什么两样。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在看了战巡后也曾感叹道:“战列巡洋舰的之间的战斗应该就是两个拿着长矛对拼的鸡蛋壳吧”。而速度方面,正值帝国展开对“波”级的论证,航速达到25节的战列舰被证明是可行。对于着意于制造快速战列舰的海军来说,战巡属于鸡肋。

由于海级推翻原本的350/50毫米炮的方案,而金陵重工集团又已经建造了3根论证炮管,14根准备装备“海”字号的350/50炮。本来正值智利来华商议采购战舰,很是中意北洋重工提出的装备350/50主炮的设计,但由于产量少,350/50火炮变得很贵,在价格方面明显要输给竞争对手英国的356炮。如此,北洋、金陵两大军工集团都希望海军能出手相助。

海军自然不会只为满足军工巨头的愿望而去费力抢预算,此时,主要是有感于列强近几年制造战巡的热情——英国最新开工建造的“狮”级战巡已具有较高的性能水准、德国建造的“得弗林格”级也已经能抗衡原本305炮的无畏舰、美国在此时也提出要建造战巡——受到以上刺激,海军准备建造一款战巡来抗衡英国的“狮”级和德国的“马肯森”级战巡。海军在结合了本国战列舰技术和列强的经验,决定开工建造这一款“雷”字级战巡,与防护薄弱的英系战巡不同,帝国新型战巡更倾向于重视防护的德系风格,在具有不亚于狮级战巡的28节最大航速的同时,主装甲带最厚处达300毫米,丝毫不逊于当时大部分的英系战列舰。

另一方面,日本由于位置偏北,联军的南进策略要求日本的海军能快速跟进。日本海军在采购了2条“波”字号后,也希望追加采购这款新锐战巡。当然,日本海军对“雷”字号的兴趣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他们看中了这款战舰的新型火炮,在提出购舰意向的同时还要求帝国把350/50倍舰用主炮技术全盘传授给日本,令日本有独立生产大口径战舰主炮的能力。

这样一来,雷字号的总订购数就达到了6条,需要装备48门350毫米/50倍径主炮,另外还要准备同样数量的备用炮管,对金陵兵工厂而言自然是大大的利好消息,而北洋重工虽然由此解决了主炮的造价问题,最终却还是没能赢得智利的订单。

在“雷”字号各舰顺利开工后,帝国为了对付美国酝酿中的新型战巡以及英国筹备中的“声望”级和德国计划中的“约克”级战巡,计划建造一级配备380毫米/45倍径火炮的战巡,这就是刚刚通过的法案中规定于15年开建的“远”字号战列巡洋舰。这款新型战巡的最大设计航速由雷字号的28节提到了33节!当然,标准排水量高达三万八千吨的“远”字号是否真能开到如此令人咋舌的速度,最少还要等个两年半这样才有可能实际验证。

1个世纪后,两位网名“近猪者痴”和“奇迹之海”的海军爱好者研究过这段历程,多方搜集资料并利用名为“SPS”的舰船设计软件进行验证,将1915年海军法案中涉及的新型舰只技术性能整理成表,发布网上,现将该表摘抄如下,以资参考——当然,正在座位上冥思的林泰曾阁下是看不到这东西的-V-

一、战列舰:

1、“平海”级战列舰(舰政本部战舰第十八号案)

1910年预算:平海,宁海

1911年预算:靖海

1912年预算:威海

舰名:平海(BB23),宁海(BB24),靖海(BB25),威海(BB26)

船厂:江南制造上海船厂/上海港|北洋重工大连船长/大连港|江南制造上海船长|北洋重工大连船长

开工日期:1910/3/22|1910/3/10|1911/5/10|1912/4/22

下水日期:1911/7/15|1911/7/05|1912/9/10|1913/8/27

服役日期:1913/3/12|1913/4/20|1914/1/20|1914/10/09

排水量:标准/满载32000/35300吨

尺寸(米):208.5(吃水线200)/30.5/9.25

动力:24台舰本四型重油锅炉,4组“神威”蒸汽轮机;4轴,4螺旋桨,双舵并列。

功率:正常71000马力

航速:正常25节,续航能力10000海里/12节,载油3200吨

主炮:8门380mm/45倍径(江南制造制炮局1911年研制成功),4座双联炮塔,艏艉中线布置,电力扬弹装置提升炮弹的速度为5发/分钟,射速2.2发每分,弹丸重量(穿甲弹)850kg,身管寿命250发。

副炮:10门150mm/45倍径炮,舷侧单炮座。

防鱼雷艇/防空炮:12门90mm/45倍径速射炮,使用11公斤爆破弹,射程13100米,射速15发/分(后部分拆除)。4门90mm/50倍径高射炮(后增加到12门)。37毫米和20毫米机关炮若干。

乘员:1202(平时,军官56名),1563人(战时)

防护——

主装甲带:350毫米

水密舱隔板厚度:300毫米

水平装甲板最大厚度:120毫米

炮塔(面/边/顶/炮座):380/200/120/300毫米

司令塔最大厚度:380毫米

抗沉性:SPS软件测试能抗29.5颗380mm炮弹或者9.1鱼雷

对手: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5),“复仇”级(5)

德国“巴伐利亚”级(4)

2、“镇海”级战列舰(舰政本部战舰第二十一号案)

1913年预算:镇海、定海

1914年预算:清海、肃海

舰名:镇海(BB27)、定海(BB28),清海(BB29),肃海(BB30)

船厂:江南制造上海船厂/上海港|北洋重工大连船厂/大连港|江南制造上海船厂/上海港|北洋重工大连船厂/大连港

开工日期:1913/10/22|1913/10/10|1914/10/25|1914/10/17

排水量:标准/满载33450/37100吨

尺寸(米):212.2(水线205)/30.5/9.5

动力:24台舰本四型重油锅炉,4组“神威”蒸汽轮机;4轴,4螺旋桨,双舵并列。

功率:正常72000马力

航速:正常25节,续航能力10000海里/12节,载油3800吨。

主炮:8门380mm/45倍径,4座双联炮塔,艏艉中线布置,电力扬弹装置提升炮弹的速度为5发/分钟,射速2发每分,弹丸重量(穿甲弹)850kg,身管寿命200发。

副炮:12门150mm/45倍径炮,6座双联炮塔。

防鱼雷艇/防空炮:10门90mm/45倍径速射炮(后部分拆除)。4门90mm/50倍高射炮(后增加到12门)。37毫米和20毫米机关炮若干。

乘员:1248人(平时,军官56名),1623人(战时)。

防护——

主装甲带:350毫米

水密舱前后隔板厚度:300毫米

水平装甲板最大厚度:120毫米

炮塔(面/边/顶/炮座):400/200/120/300毫米

司令塔最大厚度:400毫米

抗沉性:SPS软件测试能抗31.5颗381mm炮弹或者9.8鱼雷

对手: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5),“复仇”级(5)

德国“巴伐利亚”级(4)

3、“天”字级战列舰(舰政本部战舰第二十三号案)

1915年预算:天乾,天坤

1916年预算:天社,天稷

船厂:北洋重工大连船厂/大连港|江南制造上海船厂/上海港|北洋重工大

连船厂/大连港|江南制造上海船厂/上海港

开工日期:1915/02/22|1915/02/10|1916/03/25|1916/04/21

排水量:标准/满载38900/44400吨

尺寸(米):219(水线215)/33.5/9.75

动力:8台北洋甲型锅炉,4组“神威乙”蒸汽轮机;4轴,4螺旋桨,双舵并列。

功率:正常88000马力

航速:正常25节,续航能力12500海里/13节

载油:5500吨

主炮:8门410mm/45倍径(江南制造制炮局1916年研制成功),4座双联炮塔,艏艉中线布置,发射1080千克穿甲弹,电力扬弹装置提升炮弹的速度为5发/分钟,射速2发每分钟。

副炮:12门150mm/50倍径炮,6座双联炮塔。

防鱼雷艇/防空炮:12门90mm/45倍径速射炮(后部分拆除),4门90mm高射炮(后增加到14门),37毫米和20毫米机关炮若干。

鱼雷:无

乘员:1388(平时,军官70名),1805人(战时)

防护——

主装甲带:380毫米

水密舱前后隔板厚度:300毫米

水平装甲板最大厚度:150毫米

炮塔(面/边/顶/炮座):430/250/150/350毫米

司令塔厚度:430毫米

平均造价:美圆3080万,英镑740万

抗沉性:SPS软件测试能抗31.3颗400mm炮弹或者11.6枚鱼雷

4、“迅雷”级战列巡洋舰(舰政本部战舰第二十号案)

1911年预算:迅雷,响雷

1912年预算:震雷,闪雷

舰名:迅雷(BC1),响雷(BC2),震雷(BC3),闪雷(BC4)

船厂:江南制造上海船厂/上海港|北洋重工大连船厂/大连港|江南制造上海船厂/上海港|北洋重工大连船厂/大连港

开工日期:1911/10/22|1911/10/28|1912/10/25|1912/11/18

下水日期:1912/10/04|1912/10/30|1913/10/10|1913/12/01

服役日期:1914/01/12|1914/01/20|1914/04/20|1914/06/22

排水量:30000吨/34450吨

尺寸(米):218.78(水线210)x30x9.25

动力:24台舰本四甲型重油锅炉,4组“神威甲”蒸汽轮机;4轴,4螺旋桨,双舵并列。

功率:正常104.000马力

航速:正常28节,续航能力10000海里/15节,载油4400吨

主炮:8门350mm/45倍径(金陵制造制炮局1909年研制成功),4座双联炮塔,中线布置,发射635公斤穿甲弹,电力扬弹装置提升炮弹的速度为5发/分钟,射速2.3发每分,身管寿命350发。

副炮:10门150mm/45倍径炮,炮廓安装。

防鱼雷艇/防空炮:16门75mm/50倍径速射炮,4门90mm高射炮。

载机:2架浮筒式水上飞机

乘员:1187人(平时,军官52),1544人(战时)

防护——

主装甲带:300毫米

水密舱前后隔板厚度:200毫米

水平装甲板最大厚度:100毫米

炮塔(面/边/顶/炮座):300/200/100/250毫米

司令塔厚度:300毫米

抗沉性:SPS软件测试能抗33.1颗350mm炮弹或者7.2鱼雷

对手:英国“狮”级,“虎”级

德国“得弗林格”级,“马肯森”级

5、“致远”级战列巡洋舰(舰政本部战舰第二十二号案)

1915年预算:致远,靖远

1916年预算:平远,经远

舰名:致远(BC5),靖远(BC6),平远(BC7),经远(BC8)

船厂:北洋重工大连船厂/大连港|江南制造上海船厂/上海港|北洋重工大连船厂/大连港|江南制造上海船厂/上海港

预定开工日期:1915/01/22|1915/01/10|1916/01/25|1916/02/27

排水量:38300吨/42950吨

尺寸(米):258.6(水线250)x32.5x9.5

动力:24台舰本四乙型锅炉,4组“神威乙”蒸汽轮机;4轴,4螺旋桨,双舵并列。

功率:正常145000马力。

航速:最大30节,续航能力10000海里/15节。

载油:4500吨

主炮:8门380mm/45倍径(江南制造制炮局1915年研制成功),4座双联炮塔,中线布置,2发/分,发射850公斤穿甲弹,电力扬弹装置提升炮弹的速度为5发/分钟,身管寿命200发。

副炮:10门150mm/45倍径炮,舷侧单炮座。

防鱼雷艇/防空炮:12门90mm/45倍径速射炮,4门90mm/50倍径高射炮。

鱼雷:无

载机:2架浮筒式水上飞机

乘员:1379人(平时,军官60),1793人(战时)

防护——

主装甲带:300毫米

水密舱前后隔板厚度:200毫米

水平装甲板最大厚度:120毫米

炮塔(面/边/顶/炮座):330/200/150/300毫米

司令塔厚度:330毫米

抗沉性:SPS软件测试能抗33.3颗381mm炮弹或者9.5鱼雷

对手:英国“胡德”级,德国“约克”级。

二、航空母舰

1、飞凤级舰队航母

飞凤、飞凰、飞鸾、飞鹤共4艘

1915年开工

预计服役时间:1917年

排水量:标准26600吨/满载34400吨

航速:最大33节

续航力:6600海里/18节

设计载机:

决战编制:常用舰战60架,舰攻72架共132架,备用机44(舰战20,舰攻24)——合计176架。

巡航编制:常用舰战36架,舰攻54架共90架,备用机44架不变——合计134架。

后期决战编制:常用舰战36架,特舰攻27架,舰攻27架,共90架,备用机30(舰战12、特舰攻12、舰攻6)——合计120架。

武器(原设):单装120毫米平高炮14门,四联高射机枪/机炮8座,双联高射机枪14座。

2、瑞云级舰队航母

瑞云、祥云、吉云、彩云共4艘

1916年开工

服役时间:1918年

排水量:标准28500吨,满载约36000吨

航速:最大33节

续航力:7500海里/18节

设计载机:

决战编制:常用舰战60架,舰攻81架合计141架,备用机47架(舰战20,舰攻27)——合计188架。

巡航编制:常用舰战48架,舰攻54架,共102架。备用机47架不变——合计149架。

后期决战编制:常用舰战48架,特舰攻27架,舰攻27架共102架,备用机34架(舰战16架,特舰攻12架,舰攻6架)——合计136架。

武器(原设)单装120毫米平高炮14门,四联高射机枪/机炮8座,双联高射机枪14座)。

3、改装航母:岳飞级

岳飞、天祥、成功共3艘

1915年起由香格里拉型豪华邮轮改装,改造周期18到20个月,1917年相继服役。

双层机库,标准排水量27000吨,满载排水量35000吨,最大航速27节。

续航力:1万海里/18节

设计载机:

决战编制:常用舰战48架,舰攻54架共102架。备用机34(舰战16,舰攻18),合计136架。

巡航编制:常用舰战36架,舰攻36架,共72架。备用机34架不变,合计106架。

后期决战编制为常用舰战36架,特舰攻18架,舰攻18架共72架。备用机24架(舰战12,特舰攻6,舰攻6),合计96架。

武备:单装120毫米平高炮12门,四联高机/机炮8座,双联高射机枪/机炮12座。

三、巡洋舰

昆仑级改型快速装甲巡洋舰——

标排:12750吨

航速:30节

主炮:4座双联210毫米

副炮:4座双联120毫米,4门75毫米高射,4挺机枪。

防护:主装甲带200毫米

续航力:1万海里/12节

水机:1架

四、潜舰

1、鲸三型大型远洋潜舰。

排水量:水上930吨/水下1205吨

航速:水上17节/水下10节

航程:水上10000海里/8节,水下4节/70海里

鱼雷:550毫米鱼雷14枚

鱼雷管:550毫米鱼雷发射管8具(前6后2)

火炮:120毫米/45倍单装炮2门

安全工作深度:50米

乘员:52名

2、鲨三型近岸潜艇。

排水量:水上420吨/水下497吨

航速:水上16节/水下10节

航程:水上3000海里/8节,水下4节/70海里

鱼雷:550毫米鱼雷8枚

鱼雷管:550毫米鱼雷发射管5具(前4后1)

火炮:120毫米/45倍单装炮2门

安全工作深度:50米

乘员:40名

……

最新网址:www.botaodz.com

最新小说: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 我死后,嫡兄们都疯了 福晋 染指皎月 七零之炮灰养娃 嫡女谋嫁 我在模拟中瞎玩却发现模拟是真的 云台春 抗战之超级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