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珠讣
人世间变幻莫测,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道”。而佛门之“道”自入东方大地随与人愿,为最清洁地域而作平等泛爱注解,觉解者可住无量劫数,而这相反的无量功德皆需“如来”。
山明水秀,鸟鸣清幽,花木掩映一道幽深曲径,通向一间禅房。
“知无量劫即是一念,知一念即是无量劫”他缓缓说出一句沉淀在心中太久的话。”
为此而已。
“师傅,弟子经过仔细辨别这串天珠图腾,又取终古之水洗却其身尘滓,发觉有些奇异之处?”
“什么发现?”老禅缓缓问道。
“初看它并无可赞可贵之处,但细细观摩,置于清静之所,弟子发现这串天珠图腾其花饰原是一体,这八颗佛珠上各自有画,一侧画面有云、有霞、有水、有火,画条均匀、细致流利,似丝似针,而另外一侧也镌刻古老雕琢,虽然形貌模糊,其纹脉间流转之光均向中间汇集,似有隐隐感应维合之意。弟子闭目打坐之时,仿若清心净目之水,颇感舒畅。
“还有什么可疑之处?”
“今早,细雨微朦,师弟善心前来研习佛法,遇见高深精妙佛法之处,弟子无不感慨,生之修行,恐无法涉远抵之清灵
此串佛珠似有通灵之妙。”
“什么通灵之妙?”
“《法华经玄义》、《法界次第初门》等卷言:一切行禅共分十三种,是为善禅、无记化化禅、止分禅、观分禅、自他利禅、正念禅、出生神通力功德禅、名缘禅、义缘禅、止相缘禅、举相缘禅、舍相缘禅、现法乐住第一义禅。无论归属哪一种禅定,心自通明。而弟子和师弟看到这串佛珠,竟如同看见“日月”的光环。
“是啊,为师也曾有这种静穆慈祥的感觉。只不过那时候远在在龙门寺。恍若一切凝定,在天门与龙川之间出现的一道智慧真言和一座普照的佛身。
让自己甘愿将凡尘中的世人引渡,不言不语即时千言万语,不生不灭却有千情万劫,非空非有,离名离相。内智之光微细远遥自受自用,外身之光可引他用,那万象生辉的一真法界,如是清静圣洁,圆融和谐,遍照一切生灵。”
“依师傅所言,弟子,本以为自己看到是幻想呢?现在明白了”
“你可知道这串佛珠,原本有九颗?”
“弟子,知道天珠图腾八颗已经算是至宝,无怪乎总感觉有些……”
“天珠图腾以九颗最为珍贵,这第九颗便是一切法们之口。那一颗上记载一段讣告,我也曾听先师提及其中断片,他曾和一位故友破解其中奥秘,只是不曾对为师言语,只在圆寂之时交于为师,叮嘱为师切勿落入逮人之手,否则将有一场浩瀚天劫,可解之法需等有缘之人。
“你仔细辨别其纹路雕饰,只是以图为凭据,但是却没有发现它的纹饰融合了点、线、圆等诸般形体,一切图皆有形生而成,若以佛法解释,其中颜色、皆有密窍法门,其皆有意,而且其意涵容天地之间多般意念。你所感知的是日月之念。只是师傅至今无法参悟其中奥迷,虽隶佛门之属,只怕和道家、儒家颇多渊源。”
“师傅,那么都囊括什么意念?”
“天地之间最为高者为天念、次之地念、再次之为中央之念、再次为人念等等,最奇异者为无念。”
“那师傅所感知的意念是……”
“天念是诸般神界所思所悟,包罗万象。地念因博广大地而生,花草树木、山川水岭、循环一切生养。中央之念最为宽泛皆是因由“和”而生、“别”而分。山可为峰、为崖、为谷、为石、为尘。水可为雨、为川溪、为沧海、为雾、为冰、为风、为气。人念为爱、为欲、为困、为思、为忘而不一等等。
“那么那一颗是否……?
“师傅,也无从知道?”
“那弟子不如下山,去请正一真人和仁安先生来与师傅仔细鉴别,以自家论述共同来解悟其中奥秘”。
“为师,这几日参禅,梦中时时浮现先师叮嘱,又加之屠塔上空几日频频有浓云遮日,唯恐有所过失……有所祸罹,,此事关系重大,需要为师亲自前往,加之明日便是日月馆一年一度的日月剑会,一可借此观瞻少年群侠之风采,引优资良才以自勉本寺,亦可相比之长短,尽心竭力为正道之路而行。二则真人、先生皆是领袖群伦的当世英杰,其功德、心智定有不测之能。
“师傅,所言甚好”
“慧定,你明早收拾一下,我们明早出发。本寺我以劳烦师弟代为看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