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在此时前后,还有不少人得到了最新的消息,其中就包括了政事堂相公之一的卢怀。
他刚刚坐下,便有人过来将这个消息告知于他。
“知道了。”卢怀表情不变的点点头,似乎丝毫也不意外,反而问起另外一事,“定襄侯已经上任了吗?”
那人似乎对各个衙门的事情颇为通晓,想也不想的直接回答道:“定襄侯昨日便去了司法参军的司衙,见了不少人,今日一早便正式坐堂了,不过这会大概在京兆尹的文馆,查阅文献。”
“哦?”卢怀听着微微一笑,“想要暂时避开城西的纷争,从各个衙门的文献、卷宗上着手,明智之举,只可惜,那些文献、卷宗可不是那么好看的,既然选了此路,那免不了是要头疼的。”
——————
“从来查阅卷宗,都是让人头疼之事,是以每次梳理、翻阅,都要动用大批人手,但即便如此,依旧效率低下……”
京兆府卷宗仓管走在前面,轻声轻语的介绍着,走在后面的李怀听着,则连连点头。
他方才带着三位“得力属下”见了京兆尹之后,便直奔此处而来。
“这般说来,要查阅这卷宗,得耗费不少时间?”听了一会,李怀不由出生问着,他放眼望去,便见了一扇扇门,顺手推开手边的一个,入目的就是一排排摆满了书册、竹简、布帛的架子,有些还摆放着很多木头盒子。
那文管愣了一下,点头道:“正是如此,因着里面不仅有积年卷宗,还有各地汇总过来的文献,更不缺官府案牍,繁综复杂,委实难以理清。”
边上跟着的刘毅、郭詹闻言,也若有所思,看着李怀。
要耗费时间?
咱们的定襄侯盘算起来。
也不见得是坏事,毕竟这事若是发展起来,必然有诸多麻烦,那边听说已经闹得一团浆糊了,我这边多耗费点时间,只要不影响审问人犯,正好清净清净!
一念至此,他微微一笑,道:“好了,我知道了,你先带着我等去那纪录案犯的卷宗所在。”
那人一愣,随后指着周围,苦笑道:“不瞒侯爷,咱们周围这几间,还有路过的,都是纪录案宗的,还都是近些年的。”
“这么多?”李怀吃了一惊,但旋即平静下来,他看了一眼头上的光环,顿时就有了底气,“既如此,那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开始吧,省得再耽搁时间。”
说着,推开了手边的门,走了进去。
不过,随后他又想起一事,转过来问道:“你们这卷宗,莫非都不分类,比如那涉及淫祀的,该是单独划分出来的吧?”
“这……”那人迟疑了一下,才道,“过去是有过分类,只是积年卷宗,好些个放进去了,便不会再拿出来,于是就不会刻意分类,而且每个京兆尹上任,总要有新的法子,难免就会有变。”
就是说换个领导,就换一套政策,导致这边也每个定式?
李怀不由摇了摇头,随后也意识到这事的复杂情况。
“您是不是先回去,将司衙那边的人调配一部分过来?”那管事之人提示了一句。
郭詹也上前道:“要属下过去通报吗?”随后,他压低声音,提醒着:“这等机械重复的活动,突然让他们做,怕是会有些抵触,毕竟您方入主,还是权知……”
“有道理。”李怀点点头,然后一挥手,“那就咱们几个先看。”李怀一说,身边几人都是一愣,随后对视一眼,都露出了诧异。
郭詹再次忍不住提醒:“这事怕是十分繁杂,您先前可能没有如何分辨过……”
李怀顺手拿出一本,笑道:“这事不急,我先看看,试试手。”说着,头上光环转动,为学之人的技能概念有已经运转起来。
门外,郭詹和高渡对视了一眼,轻轻摇头,注意到李怀全情投入的看着卷宗,他便低语道:“咱们这位侯爷,固是能耐不小,但终究还是有些是不够了解,不知这查阅卷宗是何等复杂之事,不说旁的,便是从一篇卷宗里面,辨别出有用信息,分辨出是何等案子,就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做的。”
高渡也点头低语,道:“正是如此,先前我协助相公,与人查案,虽没有亲自查阅过,但也见过,知晓一般人未受过训练,无人指导,那一开始可能都看不明白。”
郭詹点点头,又看向刘毅,道:“刘君,你说呢?”
刘毅沉思片刻,笑道:“这也寻常,哪里有人可以事事精通?”
说话间,那边的李怀翻看了一会,忽然放下了手中卷宗。
见此情景,郭詹便笑道:“侯爷是否未能看通其中内容?属下稍有经验,不如让我来帮您看上几眼,等会再回去招呼其他人过来。”
李怀一听,很是诧异,问道:“这么了?为何还要再看,这里面记载的,乃是崇定八年的一桩寻母案,里面虽有波折,但最终结果差强人意,也没有什么需要重新评估的,而且距今也几十年了。”
此言一出,莫说郭詹,便是高渡、刘毅都愣在原地,随后相互对视,皆是一时说不出话来,觉得这情况发展,和预计不符。
李怀见着几人表情,也是不明所以,但为了维持上官威严,总不好询问下属,于是怀着疑惑,翻看起另外一叠卷宗。
郭詹犹豫了一下,走过去拿起李怀方才翻看的那个,随后表情阴晴不定。
刘毅也凑上前去,最后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惊讶与疑惑。
倒是那文馆记录官见着,不由道:“不愧是定襄侯,真是见面更胜闻名。”
——————
“若是如此,那属下还真想见见这位定襄侯,居然能将侯爷您逼得提前离开长安。”
同一时间,还有一人正念叨着李怀,此人身着白袍,拿着羽扇,面容清瘦,更有一缕长须,一派仙风道骨。
在他对面却有一人,风尘仆仆,面露疲态,正是那永昌侯罗致远。
这位匆忙离开长安的君侯闻言,冷哼一声,道:“关先生,你这是觉得,我等大事会被此人所扰?如今我既逃出长安,要不了多久便要有追诏过来,官家必已警惕,或会让我交出兵权,事已至此,若不低头,就只能仓促而起了。”
“非也,非也!”那位白袍关先生笑了起来,“以鄙人来看,此时正好,吾有一计,侯爷请听,可斩定襄,可行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