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岳也感到挺累的,这说明穿越而来的人,其实也在遭受双刃剑的折磨:一面可以依据历史惯性为自己飞黄腾达铺路,可另一面却不自觉要努力打破历史惯性。
皇帝询问的话,传到高岳的耳朵中。
将士们请求豁免叙勋的原因,几位宰相说得挺清楚的,皇帝是要高岳拿出解决的方案来。
“冰冻三日绝非一日之寒,不过既然将士们已拒绝叙录,还是先请陛下将报。
看到高岳不置可否的样子,皇帝便把一封密奏交到他的手里。
这份密奏,正是汴宋宣武军都知兵马使李万荣送来的。
在里面,李万荣对宣武军节度使刘士宁的怨气,可谓有千仞高,万丈长!
于是他直接绕开进奏院,派遣心腹和枢密使联系上,称只要朝廷能默许他驱逐刘士宁,继任旌节,那么此后宣武镇便全心全意恭顺,漕运之事,一听朝廷安排。
这时有了眉目的高岳,稍微思索下,就对皇帝说:“陛下,刘士宁的罪名可谓明显,现在又有李万荣作为内应,便可借平定洺州叛乱的余威,不用征伐,便能解决好宣武镇。”
刘士宁的罪状,在密奏里李万荣列举了三大条,每条都触目惊心。
第一条,刘士宁亲昵妹夫翟佐本,及宵小辛叶、白英贤,对其父亲时代便功勋卓著的老将多有猜忌和杀戮;
第二条,刘士宁在其父丧期间,把父亲生前的妾侍悉数“烝”了个遍,还让府中的娼妓裸体相扑,饮酒观赏;
第三条,刘士宁不但在内淫逸,还整日外出打猎,挪用军府的留使钱供自己花天酒地,士卒没有赏设钱,怨声载道。
而身为都知兵马使的李万荣,因和士宁的父亲刘玄佐同是滑州匡城乡里,威信最高,也最被刘士宁忌恨,眼看刀就要砍到自己脖子,便先下手为强,只求朝廷准许,他便发动兵变,至于对刘士宁是杀,还是驱逐,全听朝廷的。
“陛下,可下诏征刘士宁来京为官,这样就能给李万荣起兵的旗帜,挑唆二人争斗。如刘士宁胜,宣武军自相残杀,也将大衰;如李万荣胜,宣武军此后必会恭顺朝廷,如此朝廷坐收其利。事态一定,臣便让中书门下政事堂随后出堂牒,废除窦参昔日的‘差纲法’,把漕运大权重新收归朝廷所有!”高岳立刻如此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