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夏正在主屋里跟着小太公学写大字,小爪爪拎着爸爸给她专门做的幼儿号小毛笔,一笔一划写得认真。
一会写一个“一”,看看旁边的姐姐,又看看旁边的两位太公,在大家鼓励的目光下接着又在下面多划了一横。
“二!”
夏夏自豪地欣赏着她的“书法大作”,小嗓门儿响亮地念出声来。
“哈哈,是二……”
太公被夏夏那神气的小模样逗得哈哈大笑。
正教夏夏写字的小太公摸了摸小活宝软乎乎的头发,眼睛里都带着笑意。
“夏夏,再写一笔,看看是什么字。”
春妮在旁边跟着太公给的字帖描红,转过头看了看妹妹那有模有样的“二”也笑了,逗着夏夏继续写。
“嗯嗯啊!”
夏夏还答应了一声,拎着她的专用毛笔又开始“创作”了
她无师自通地在“二”中间斜斜地划了一横。
问她这是什么字,夏夏毫不犹豫地答道:“小船船!”
怕大家没听明白,她还挥着小胖胳膊比划了个划船的姿势。”
那多出的一斜杠,可不就像抽象的小船上搭着浆吗。
小叔拿着两盒饭票进了屋,看夏夏这手舞足蹈的姿势,就知道她又在“自由发挥”了,笑咪咪地特意凑过去围观了一下小侄女的大作。
看到那被“丶”从中间劈开的“二”,他也不由得“噗嗤”一声乐了,顺手刮了刮夏夏的小鼻子。
厨房在做饭,把屋里的暖气也烧得热热的,在里屋都穿不住厚衣服。
因为要学字,妈妈担心夏夏把墨水都蹭身上,给她今天穿了件很旧但洗得干干净净的薄袄子,外面还套上了好久没穿的饭兜兜。
套饭兜兜的时候夏夏还不乐意,左扭右摆地拒绝妈妈把它套身上,边摇拨浪鼓似地摇着头,边亮着小嗓门儿说“我长大了呀!不穿兜兜、不穿兜兜!”
妈妈答应写完字就给她摘下来,小宝宝这才消停了。
不过妈妈明显没有预估到夏夏还有其他路径把墨水蹭身上。
鼻子上突然被小叔刮了一下,夏夏的小爪子不由自主地捂住了鼻子,在大人们还没来及反应过来,她手里握着的毛笔就随着手的动作在她脸上画了一道黑黑的墨痕。
“小花猫”夏夏奇怪地看着满屋子哄笑的人,想了想又继续在纸上写起“一”来,俨然一个勤奋好学的乖宝宝,就是脸上那一横明显了点。
还是爱操心的妮儿姐姐忍不住了,哄着夏夏放下了笔,带着她去厨房洗脸去了。
家里的蒸饭铺子还没开张,宽敞的厨房里很空,只有原主人为烧炕预留的小灶台里烧着火。
此时,灶眼上一口锅里正煮着白菜野菌汤,妈妈在看着火候;姆姆挥着铁勺在旁边大铁锅里炒豆芽菜;还有一口小的铁锅上隔水蒸着一个圆溜溜的小木桶,里面飘出了浓郁而纯粹的大米香气,仔细分辨,那米香中还有一股清新的原木气息。
冬天,天寒地冻的,应季没有什么新鲜菜。刚搬来这个四合院没多久,秦家人也学着周围的邻居们冬天囤大白菜。
不过他们家不是就近去菜市场几百斤地买。秦家三兄弟不怕辛苦地跑到了郊县,由经验丰富的秦大哥挑了不少个头饱满圆润、叶球紧实柔嫩的好白菜,几乎把那家菜农家品相和质量皆佳的白菜一网打尽。
虽然临近的丰四季乡和好几处郊县都有“暖房”里栽培的“洞子货”(温室反季节蔬菜),可那暖房出来的脆生生的黄瓜一斤就要两块五,比两块三一斤的猪肉还多2毛,真赶上“菜比肉贵”了。
一家人在丰都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往后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夏夏的大伯母还是秉着能省则省的精神来持家。
往常还在竹溪村的时候,冬天河水不封冻,家里时不时还能去捞几尾鱼打牙祭;山上还经常有小型的野物出没,勤快点的人家去套只山鸡、野兔的也能吃顿肉。
秦大嫂心疼家里人,再俭省的情况下也希望能多给家人寻摸些新鲜吃食,便和丈夫一块想起了办法来。
夏夏的大伯秦望明今年三十不到,已经在田里耕耘了快20年,种田上是一把好手,头脑也不笨。去了丰四季乡不少回后,他自己琢磨了几天,在院墙边上依着烧暖气的原理,垒了个一平米见方的小“暖房”。
虽然大批的菜种不了,可种种葱蒜、发发豆芽菜什么的还是很方便的,家里也能偶尔换换口味。
秦望明还从种子站买了小油菜和小白菜的菜籽回来,搭了五层的架子放在暖房里,灵活地利用立体空间,尝试地种起了新鲜青菜来。
夏夏跟着大伯在门口张望过暖房里的菜菜,那些泥盆里都长出绿色的小苗苗了,看着好小好小,可是感觉很有力气的样子,顶着柔软的叶子就钻出了黑乎乎的泥土。
夏夏一进门,妈妈和姆姆就看到她脸上大大的墨水“一”了,问她怎么弄的,小人儿呆呆地看了看大人们,这会儿还没反应过来自个儿脸上有“花”,笑嘻嘻地说她刚才“写字了,很乖啊!”
春妮姐姐在婶婶的帮忙下打了小半脸盆的热水,又从厨房里面的小水缸兑了些凉水,用手试了水温刚好,拧了毛巾动作轻柔地给花猫脸夏夏抹干净脸。
等发现盆里的水变脏了,夏夏还把锅甩到了水上,指着水盆说:
“水坏了,黑黑的……”
一屋子人听了都笑了起来。
夏夏看妈妈她们在笑,不明所以,自己也跟着哈哈笑起来,两边的小梨涡就像两个小太阳一样,看得人暖洋洋的,十足一个开心果。
吃完了午饭,一家人聚在一起看新出炉的“秦家饭票”。
饭票薄薄的一张,长方形,宽两厘米、长五厘米;左上角有孙老爷子出马写的一笔行书“秦”字,是单独用印章盖上去的。正中央是楷体的“秦家饭铺单次票”,下面还用小两号的字写着秦家租的这个四合院的地址:丰都市海晏区昕和园胡同21号。
本着尽可能节约成本的考虑,饭票设计得很朴实,没什么花哨的东西,样子看着也和公交月票差不多。
怕到时候有人会拿错了饭盒,饭票右侧的三分之一处预留了一条虚线,等有顾客上门的时候就撕下一半作为来蒸饭客人的存根。
秦家还另外做了一种长得像粮食供应证的掌心大的小本子,打算提供给长期在他们家饭铺蒸饭、菜的客人。
秦家饭铺正有条不紊地筹备着,新年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