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是深不可测的夜,兮行把琴轻轻放在柳树下的石案上,幽雅坐下,微风吹的柳树叶子唦唦咝咝,交错作响,兮行伸出手指,挑起一根琴弦,发出了一记沉闷的空响,半边华光暗影落于兮行脚边的水里,清凉如许,兮行的脑海里,月光应是洒满整座城池。
“这双手只怕是只适合用来弹琴了”
庄寒把剑握于手中,环手靠在兮行身后的柳树一旁。在庄寒看来,那双手纤细修长,骨节分明。那些杀戮,那些血污,与一身淡雅如玉,清白如许的他毫无关系。庄寒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我也不知,除了弹琴,我…还会些什么?”,兮行的手轻柔地停留在琴弦上。
“从今以后,要与你一起共事的便是当朝的太子,不管你能做什么,对他来说,他想让你做的,是帮他守天下。你既自小修习儒墨纵横之道,又有治世安邦之才,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庄寒提着剑在他的脚边写了一个天字。
“东方先生说的没错,我早已不能置身事外,从我来到长安开始,从遇见百夜升开始,从寻找你开始,我已经陷入了这场朝野的权争利斗,从我入狱,又被太子殿下派去的人救出,我已经不再是一个心无旁鹜,心高性远的琴师了”,兮行的眼睛里闪过些许无奈,大丈夫,理应为民为国,夫子教给他的,他一直记得,但却没想到最终还是走向了自己不愿意去走的一条路,也许只能像东方先生说的那样,不能出世而逸,自当入世而生了。
庄寒从他的表情里和眼神里,看得出他心中未说出口的话。“人活一世,有太多东西由不得自己去判夺,师傅说过,人达则兼济天下,人穷则独善其身,太子殿下一心为民,没有比博望苑更好的去处了,你我在这诺大的长安城想要立足,也没有比太子门客更能令人接受的身份了”,庄寒仰面,任一倾而下的冷光洒在脸面。
“仿佛又回到了百年前,荆轲和高渐离同事太子丹,如今你我二人又同事太子刘据”,兮行内心的平静犹若眼前的清水一般,细水长流,波澜不惊。
庄寒沉默了,凝眉的样子仿若在思索着什么,却说不清是什么,“不早了,早些休息吧,既然你执意留在琴阁,我明日便差人来打理一下”
庄寒刚走了几步,却又停住,“对了,燕王和广陵王那边有消息了,殿下那边不方便出面插手,而我还有其他的事要做,那这件事交给你去办吧”
断断续续的琴声,时而清透,时而沉闷,兮行的心早已不在琴上,他在认真的听着庄寒说的话,这大概是他们第一次如此平静无声的对话,没有任何情绪,尽管仍是如此的陌生,但仿佛那一层特殊的关系将两个人拉近了心念的距离。
“百夜升他,真的会和燕王联手吗?”,兮行还是不信,庄寒让他去办这件事,其实就是在暗示他要和百夜升断绝关系。
“百夜门与燕王私下同盟多年,殿下不是不知道,毒害百夜明之事必与燕王和西域脱不了干系,百夜明一死,百夜门无依无靠,自然而然归于燕王手下,敌人在暗,我们在明,大事在即,不得不备”
庄寒走了,留下兮行一个人坐落于黑夜之中,兮行想不明白,如果真如他所说的那般,百夜门和燕王府同盟多年,若是百夜升继任门主,一样可以归顺于他,那他燕王又为何非要除掉百夜升不可?
兮行摇了摇头,直觉告诉他,百夜升不会轻易将百夜门交送出去,不会轻易投向燕王,兮行一直觉得,百夜升他有他自己的远谋,多年的隐而不发,他早已剑悬一脉,周明有待。
宁静的清晨,温和的光线,穿透南亭的缝隙,落在百夜升的华衣之上,百夜升昨夜便在这南亭之中昏昏沉沉地睡了下去。
一位下人匆匆的从门外进来,叫醒了百夜升,百夜升醒来,一只手撑着伤痛的腹部,面色惨白的坐了起来,下人从怀中掏出一张便条来,百夜升接过,读下便条上的字,把字狠狠的揉碎在手心里。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将楚游吵醒,楚游慵懒地抬头看了看据自己的头顶不远处的鸟巢,心烦意乱地从树枝上抓掉一把树叶丢了过去,迷迷糊糊的做了起来,九儿从随身带的包袱里拿出一块饼来递给楚游。
楚游接过去,趴在九儿的身边,咬起来,他们藏身在燕王住所门外的一棵高大的乌桕树上,密密麻麻的小树叶将他们遮掩的极为隐秘,从这里能直接观察到燕王正堂所有的情况。
“九爷,这燕王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我们都在这里守了一天了,为何燕王府一点动静都没有?是不是你的判断有误?”,楚游一边吃,一边翻身去找水壶。
“不会的,燕王是一个极为精明谨慎的人,长安城内遍布他燕王府的耳目,如有风吹草动,他立刻便能知道动向。封王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封地,若是被皇上知道,是逆天大罪,这也是这里为何没有守卫的原因,而这里看似松弛,实则是虎狼之穴。弋儿在他手里,我们不能大意”,九儿打起了十万分的精神紧紧的盯着这处住所的正堂。
“今日是何时?”,九儿问楚游。
楚游伸出手指数起来,“后天是皇上在上林苑游猎的日子,朝内的王公大臣都会参加”
“那就是说,燕王,广陵王,太子都会参加”
“你不是废话,九爷,你什么时候变得没脑子了”,九儿听了,一个巴掌挥了过去,“你才没脑子,他们把弋儿抓走是为了控制百夜升,百夜明当年派刺客刺杀广陵王刘胥,那刺客又被百夜明抓住在长安处死,燕王广陵王都是有仇必报,手段高隐之人,你猜,是谁下的命令去刺杀刘胥?”
在长安的这些年,九儿做的不只是一味的沉默,所有的事实,别人知道的,不知道的,他的心里都如明镜,深藏不露,隐而避世,是他的处世态度,落魄到极致,无法生存,是他的尽头。当有一天不得不动用自己的身份来守护自己重要的东西时,一切的危险,一切的隐忍,都不再重要。
楚游恍然大悟,虽然跟在九儿的身边不久,但九儿的话他却听的明明白白,“你的意是说燕王他……”
“燕王故作玄虚,派百夜明去刺杀刘胥,岂料刘胥逃过一劫,而他便立刻主动向皇上请罪,由此,刘胥便一心认为是皇帝和太子厌恶于他,燕王天衣无缝地嫁祸给皇上和太子,这一招,既除去了广陵王的势力,又获取了皇上的信任,又让广陵王成了反对太子的最好人选,彻彻底底站在自己的一边,又抓了百夜门的一个大把柄,真是谋得一手好计策,高明如他,说他一举四得都不为过”
“刘胥他可是燕王的…”,楚游瞪大了眼睛。
九儿看了他一眼,沉静下来,他也的确是没有想到,在外界人的眼里,燕王是一位极为惜才,广结贤士之人,可若真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即便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也不会放过,更何况是太子殿下,他的野心也不得不让人心生畏惧。
“那我们要怎么救人啊?”,楚游觉得这才是当务之急,他才不管什么燕王广陵王的。
“有人从正堂里出来过,那人便是王府的送信之人,送到哪里?我猜,百夜升一定会来这里,我们就等到百夜升来了再动手”
楚游一听要等百夜升来,不由得喷了一口水出来,“等他?他还不知道死没死呢?”
皇宫大殿之上,群臣呕哑嘲喳,议论纷纷,刘彻倒是能猜得到几分,他们在议论什么,前日,皇后匆匆来到寝宫,面不改色,颇有微词,一字不落的将霍九儿的事坦白,碍于他父亲霍去病的缘故,刘彻也不得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如今冠军侯霍去病的儿子动用私刑,草菅人命之事已在朝堂内外传的沸沸扬扬。说他仰仗权势,肆杀兄母的说法流言甚广。
刘彻刚在龙榻上坐稳,台下便有大臣右跨一步,上前进言。
左将军上官桀首先上言,“启秉陛下,近日来长安城流言四起,霍去病之子霍嬗,即霍九儿因动用侯府私刑,闹出人命,依仗父功,无视朝纲,并因多年未归,以死上报,擅自私藏侯印,犯下欺君之罪,依我大汉律法,理应押入大牢,择日定罪”,
御史大夫桑弘羊见上官桀站了出来,也不由得走了出来,“陛下,此人虽是忠臣良将之后,但却飞扬跋扈,目无法纪,理性重罚”,
“陛下,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他只是一个侯爷”
……
芸芸众口,一如定罪的说辞让刘彻心烦意乱,定夺不得,的确是霍九儿身背人命在先,即使他再偏爱霍家,朝中反卫势力哪有容他为他脱口的机会。
刘彻拂了拂手,“光禄大夫何在?”
霍光正值惶恐不安之际,却听到刘彻的点名,战战兢兢的站了出去,“微臣在”
“依辈份,霍九儿是您的亲侄子,那,光禄大夫对此事有何看法?”,刘彻听到的尽是定罪之词,倒是听的烦了,这也是个看清他们结党营私之徒的好机会,他倒想看看,叔侄关系确实,霍光的想法会有何不同?
霍光想了片刻,还是决定谨言慎行,“回皇上,依辈份所言,霍九儿是我侄儿,九儿他自幼流浪在外,前些日子才得以归家,这期间必然受了不少的苦,兄长去世多年,作为叔父,是霍光未尽到照顾九儿的职责,然而他此次的确是犯下了不可饶恕之过,只是九儿他是我兄长独子,又是功臣之后,还望陛下宽厚,从轻发落”
卫伉一听,立刻明白了霍光的意思,卫伉看了前方的公孙贺一眼,见他微低着头,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从上朝到现在,他身为丞相,却不发一言,难道是在他意料之中吗?卫伉顿时觉得有了底气。
“皇上,霍九儿他与他父亲霍去病一般,心性秉直,不拘小节,如今也已是勇武之人,其父霍去病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霍九儿即便是犯了大错,也可将功补过,为功臣留后也是为我大汉积福,何况我大汉与各夷国交战,正是缺人少将之时…”,卫伉没有想到,此次为霍九儿说话的竟然是太史令司马迁…
“霍去病能以力抗敌,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必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这样一来,即可留下功臣之后,又能为我大汉留下另一位忠臣良将,稳固后世,又可令其将功补过,也尽显陛下心慈仁厚”
“好,太史令说的好”,刘彻一拍面前的木案,便大声叫好,刘彻等了这么久就只在等一个能说服他赦免霍九儿的理由,果然,一场辩论便让他看清了朝中局势。
刘彻本就不想为难霍家的人,司马迁如此一说,便甚得他心。霍光中立,公孙贺,卫伉,司马迁一心,上官桀,桑弘羊,史孑成一心,倒也真是分明了鉴。
“传朕旨意,擢霍去病之子霍九儿左将军,率两万将士,助阵玉门关,令其戴罪立功,将功补过”,大宛久攻不下,节节败退,正是磨练人的好机会,倒不如趁此机会,也好让他好好看看他霍九儿的能力,刘彻不由得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妥当。
命令一下,卫伉听后,顿时感觉五雷轰顶,九儿他年纪尚小,未经战事,毫无经验,怎么能让他去带兵,攻打大宛?那战场残忍厮杀岂是一个少年所能忍受的,卫伉心头一颤,便立刻想上去为九儿辩解,卫伉刚走出去一步去,却一把被身后的人拉住,金日磾用力的制住他,小声在他耳边讲,“慎重,另做打算”
卫伉用力抽离,甩了几下,还是没能摆脱金日磾的控制,这时,卫伉却看到公孙贺的手势,卫伉明白公孙贺是让他安定,卫伉这才不再反抗,退了一小步回到原来的位置。